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AMD在去年凭借着RX 560XT和RX 580 2048SP两款显卡,在千元级市场站稳了脚跟。对于这个结果,其肯定是不满于此的。于是现在,它带着手下两员猛将:RX 5700/5700 XT杀来了。那么AMD能否凭借着它们来打开高端市场,扩充自己的市场份额呢?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评测中吧。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01测前总结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在这里给大家总结了几条我使用过后的直接感受供大家参考。

1、性能强劲、对位显卡能够领先。 首先在大家最关心的性能表现上,AMD这次并没有说大话,RX 5700/5700 XT都能够领先对位产品不少,这一点可以看我们后期的评测数据了解详细数值。

2、性价比爆棚。 本来RX 5700/5700 XT的价格分别是2999元和3599元。但是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NVIDIA发布了SUPER系列显卡,并采用同样的价格策略),因此AMD这边马上反应过来,现定价为RX 5700:2699元,RX 5700 XT:3099元。 这个价格一下子就“真香”了。

3、功耗大幅度降低。 老司机们应该都知道,AMD一直有一个短板,那就是功耗。不过这次可不一样了。由于7nm、GDDR6显存、RDNA架构等一系列加持,功耗已经控制的和友商一样低。我在刚开始测试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这还是我熟悉的A卡吗?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气氛逐渐焦灼了起来?那就赶快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正片吧!

02外观

外观设计的话,二者都采用了Radeon家族式的涡轮散热设计,首先我们来看定位相对较低的RX 5700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显卡正面采用全金属包裹极简风格,正面只有风扇和RADEON的标志,再无其他。细节之处AMD也为风扇进行了金属包边处理,好评。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由于定位相对低端RX 5700并没有背板保护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正面还有类似磨砂处理 手感不错 四周还有倒角处理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上方视角 采用了6+8pin供电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视频输出接口配备了3×DP 1.4+HDMI 2.0b。并没有支持VirtualLink标准的Type-C接口。不过我们前段时间也报道了其实RX系列显卡是从内部支持VirtualLink标准的,相信AIC厂商会在后续型号中推出。

接下来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RX 5700 XT了。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首先正面虽然和RX 5700一样使用了涡轮散热,但是有两点不同。第一就是外壳上面做了横纹处理,不易打滑,阻尼感明显加强。第二就是外壳上方有一块凹下去的印记,从正面看很像一个“7”。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涡轮风扇同样有金属包边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上方RADEON有条纹处理 且能发光 同样采用6+8pin供电设计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拥有金属背板 且具有防烫标识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进风口细节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视频输出接口同样配备了3×DP 1.4+HDMI 2.0b

03拆解

拆解过程总体来说非常顺利,螺丝数量并不是很多,稍有难度的就是RX 5700 XT的外壳与PCB需要两组排线连接。不过总体来说非常简单,会拧螺丝就可以了,这也给后期换硅脂节约了不少时间。首先我们来看RX 5700。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全家福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散热鳍片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PCB主体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芯片面积由于7nm制程和RDNA架构大幅缩小 只有251平方毫米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三星GDDR6显存 单颗1GB 共8颗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安森美FDMF 3170 DrMos 最大通过电流70A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6+1相供电

接下来我们来看RX 5700 XT,总体上大同小异。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全家福 多了一块背板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芯片面积相同 都为251平方毫米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供电变为7+1相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IR35217 供电主控

04RDNA架构详解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的聊聊这次的RDNA架构都有什么变化,工作机制是怎么样的。不过由于芯片设计非常复杂,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增加细节。

在过去的几代中,AMD的GPU已经利用了很久的基于GCN架构的计算单元。GCN多年来一直很好地服务于AMD,并且非常适合各种工作负载,但是对于Radeon RX 5700系列和Navi,AMD的GCN已经不能继续满足了,因此他们推出了RDNA(Radeon DNA)。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RDNA采用台积电的7nm工艺节点制造,GDDR6显存,支持PCI Express 4.0接口。GPU还采用了新的Radeon Media和Radeon Display引擎,以更好地满足流媒体和内容创作者的需求,并引入一系列新的显示技术。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Navi中的新COMPUTE UNIT设计具有多级缓存层次结构和简化的图形管道,不仅可以提高每时钟性能,还可以提高时钟频率。新的CU提供双倍的GCN指令速率,并且具有两倍的标量单位数和调度程序数。通过资源池,两个CU可以协调并充当工作组处理器。例如,64个线程可以分组为两个Wave32指令,并在单个时钟中执行。CU的灵活性和集中资源的能力提高了单线程性能,GPU利用率和效率。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Navi还具有新的缓存层次结构。AMD为其增加了一个新的L1缓存,并将L0缓存的负载带宽加倍到ALU。新的缓存层次结构减少了每个级别的缓存延迟,并提高了有效带宽。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Navi中的DCC(Delta Color Compression)算法也得到了改进,并且也可用于缓存子系统的更广泛部分。使用Navi,着色器现在可以读取和写入压缩的颜色数据。新的显示单元还可以读取帧缓冲器中的压缩数据,而无需先对其进行解压缩。最终结果是整个GPU的有效带宽更高。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Navi中的整个图形管道也已得到改进,可提高效率,实现更好的每时钟性能,并且GPU还具有更高效的时钟门控功能,可提高整体电源效率。

相对于GCN,RDNA提供超过50%的每瓦性能提升和25%更好的整体性能提升。据AMD称,超过50%的改进来自架构优化;GPU的7nm工艺和频率改进也得到了提升。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那么一块完整的RDNA架构里面都有什么呢?40个RDNA计算单元,包括80个标量处理器,2560个流处理器和160个64位双线性滤波器单元。GPU具有4MB L2缓存,512K L1和双倍V $ L0负载带宽,支持整个芯片的DCC(Delta Color Compression)。简化的图形引擎具有新的几何引擎,64像素单位和4个异步计算引擎。

根据AMD的说法,Navi的40 CU设计性能比Vega64提高了约14%,功耗降低了23%。并且具有小得多的芯片尺寸。(Navi 10的面积为251平方毫米,作为对比Vega 64上面的那颗为495平方毫米。)

05详细参数对比和评测平台简介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在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RX 5700 XT 有40个计算单元、2560个流处理器 、64个ROP单元、256个纹理单元,核心频率提供三个级别:

拷机等高负载下的基准频率(Base Clock) 1605MHz 、典型游戏负载下的游戏频率(Game Clock) 1755MHz 、芯片体质决定的极限加速频率(Boost Clock) 1905MHz ——极限加速频率为显卡在散热和供电达到最佳状态下的理论值,不同显卡体质原因也会不同。

显存搭载了8GB GDDR6,位宽为256-bit,等效频率14GHz,带宽为448GB/s。(超级熟悉有没有),整卡功耗为225W,8+6针辅助供电。

RX 5700 减少到36个计算单元、2304个流处理器 、144个纹理单元,ROP单元不变,频率基准1465MHz、游戏1625MHz、极限1725MHz ,显存不变,整卡功耗为180W,也是8+6针辅助供电。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为保证此次评测能够发挥显卡的最佳性能,本次测试平台采用第九代Intel八核心十六线程的i9-9900K、ROG MAXIMUS XI HERO (WI-FI) 主板、影驰HOFOCLABMASTERDDR4-4000MHz 8GB×2 内存、鑫谷昆仑KL-650W电源、海盗船MP600 NVMe SSD固态、散热器为超频三偃月240RGB,详情请看下图。

影驰HOFOCLABMASTERDDR4-4000MHz 8GB×2内存: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HOF OC LAB MASTER DDR4-4000的外观设计完美诠释了名人堂系列的设计哲学。铝材散热片延续极简的风格,配以白色涂层带来出众质感。对称式的设计让中间的名人堂logo更聚焦。细节之处,无不体现设计打磨的匠心。

海盗船MP600 NVMe SSD: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海盗船MP600 NVMe SSD

为何呼应AMD打造的首个PCIe 4.0平台,海盗船为我们准备了MP600 NVMe SSD,这款固态硬盘基于Phison的PS5016-E16控制器并使用了3D TLC NAND存储器,读取速度能达5000MB/s以上。

鑫谷昆仑KL-650W: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鑫谷昆仑KL-650W

鑫谷昆仑KL-650W是一款经过了80 PLUS白金牌认证的电源,采用了纯正的LLC Pro白金全模架构,并且采用独特的28PIN接口设计,其正是因安全而专属打造的,额定功率能够达到650W,足够满足上面3A平台的需求。

超频三偃月240RGB水冷: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超频三偃月240RGB水冷

超频三偃月240RGB水冷采用了经典的黑色外观主配色,是最常见也是百搭的一个配色,240毫米的水冷排也是目前主流的水冷,搭配的可编程RGB接口既可以单独设置光效,也可以同步主板光效,可以说还是非常实用的。

06理论性能测试

理论测试环节我们请出显卡评测的“扛把子”:3DMARK。使用FS、FSE来参考DX11环境;TS参考DX12环境,表现如下: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FireStrike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FireStrike Extreme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TimeSpy

在DX11环境中,RX 5700已经领先了其对位产品RTX 2060,并且越级挑战了RTX 2060S、另外RX 5700 XT也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不过DX11也一直是AMD的理论测试优势项目,结果仅供参考。

而在DX12环境中,RX 5700领先了RTX 2060,RX 5700 XT稍落后于RTX 2070。在这里我们发现好像二者对位产品已经相当明朗了,结合价位来看,RX 5700对位RTX 2060;而RX 5700 XT对位RTX 2060S和RTX 2070。那么实际游戏性能究竟如何呢?我们接着看。

07游戏性能测试

那么体现在游戏中,两款显卡的表现如何呢?为此我们选择了DX11模式下的《孤岛惊魂5》、DX12模式下的《古墓丽影暗影》和对硬件要求非常高的《刺客信条奥德赛》作对比。游戏中我们使用1080P/2K 两种分辨率,画质均为预设最高,使用游戏自带BenchMark记录平均帧数,表现如下: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孤岛惊魂5》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古墓丽影暗影》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刺客信条奥德赛》

很有意思的事,我们得到的实际游戏数据和3DMARK理论测试差不多,不过有一些差异,这可能是测试驱动问题(毕竟AMD早期驱动,你懂得)。在DX11环境《孤岛惊魂5》中,RX 5700 XT只在1080P中没有跑过RTX 2070,在2K环境下甚至超过了RTX 2070 SUPER大约1帧左右。

而DX12环境下情况也比较类似,大家看图就好。说实话这个成绩我是没想到的,毕竟价格摆在那里。而且这只是AMD的初期驱动,“鸡血驱动”的名字可不是白叫的,这块卡“战未来”的资本究竟如何也让我们拭目以待。

08温度和功耗测试

终于,到了大家最感兴趣的温度和功耗测试了。我们使用3DMARK的Fire Strike Extreme压力测试进行对比,用功耗仪测试整机功耗,软件自动记录最高温度,成绩如下: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温度测试

在温度测试中,RX 5700相比RTX 2060高出5摄氏度,RX 5700 XT比RTX 2070高出8摄氏度。考虑到两款显卡的设计因素为涡轮散热,而NV这边都改为开放式双风扇散热,所以这个温度表现差距也是很正常的。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整机功耗测试

而在功耗方面,AMD真是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其长期被诟病的“你功耗高”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总体来说二者已经回归了一个起跑线。这就代表同等级A/N显卡互换现在不用考虑电源问题了。

09购买建议和总结

当然,提到购买建议就不得不提到价格。目前敲定的价格为RX 5700:2699元、RX 5700 XT为3099元。 考虑到定位和性能表现,这个价格是相当便宜的。

有趣的是,原本AMD在七月份之前的发布会上已经公布了价格,那就是RX 5700为2999元,RX 5700 XT为3599元。在发布性能解禁和开售的前一天才突然宣布调价的,也就是说二者分别便宜了300和500元,这个让利区间不得不让人说一句“AMD YES!”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这个定价对于SUPER系列来说是个不小的压力。从我们目前得出的性能表现来看,二者分别领先RTX 2060和RTX 2070是没有问题的,而和SUPER系列比较弱也弱不到哪去。在我们的测试中,RX 5700和RTX 2060 SUPER几乎相当,RX 5700 XT比RTX 2070 SUPER弱5%~10%左右,但是这价格可就太美丽了。

作为比较,RTX 2060 SUPER的公版售价为3199元,RTX 2070 SUPER的公版售价为3999元。分别便宜了500元和1000元,要知道这个价差在几乎同级别的显卡中几乎是不存在的,看来AMD这次也是狠了心,你要战,那便战!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最后总结一波。出色的性能、先进的制程、全新的架构以及优秀的功耗控制,是这代Navi显卡带给我的感觉。何况还有这种定价策略加持(要知道这可是首发价,后面的优惠价格只可能比这个低),估计你们现在YES都喊疯了。

最近这两年,AMD在处理器上的发力让我们有目共睹,这让显卡领域的用户们着实有些嫉妒。不过现在好了,AMD看来并不是只醉心于研究处理器,显卡的高端市场他们也在争取。希望以后显卡的市场也能像隔壁一样,越来越精彩吧。

10部分AIB RX 5700系列显卡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迪兰 RX 5700 XT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蓝宝石 RX 5700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两家显卡预售已开启 都赠送定制U盘哦!

(7210781)

三星手机又爆炸了!网友:现在还有人用三星G5700?

大家好,我是科技君的探讨,欢迎关注我,与我一起进行科技的探讨。

三星自从“爆炸门事件”开始,国内市场份额就日益下滑,最后连工厂都撤离国内,可见对于国内市场,三星并未过分在意,毕竟没有了中国市场,三星全球手机市场份额依旧是遥遥领先。

早期的三星在国内的地位很高,发布的顶级旗舰机可以说深得用户喜爱,热度即使是苹果都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优势。但是过度的自负加上不重视国内消费者,民心开始倾斜,而三星Note7爆炸事件成为导火索,因为其不作为导致三星失去了大批的国内忠实用户。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目前中国手机市场,三星市场占有率不足1%,除了那些人还在坚持使用三星手机,其余的用户基本上都投入华米OV以及苹果手机的阵营内了,毕竟现在国产手机的实力丝毫不逊色三星手机。

现在关于三星的消息又再度呈现在国内消费者的视野当中,原来三星手机爆炸事件又再度上演了。

从网上曝光的视频得知,一男子和朋友走在大街上,包中的三星手机突然爆炸,迅速起火,幸亏只是少面积烧伤,经查证爆炸的手机为三星G5700。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作为一款2016年发布的手机,算是一个“古董机”了,看到这有网友回答:现在怎么还有人用三星手机?进而表示怎么还有人使用三星G5700,可见三星手机在消费者心里的地位有多低。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时隔五年,无论是手机外观还是内部排列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三星G5700爆炸的原因目前暂不知晓,还需专业人士进行调查。

三星5700 厚“7”薄发 AMD Radeon RX 5700系列显卡评测

不过,三星官方给出的消息是若有用户反映该情况,将有专人联系用户本人,其它的不方便透露。

手机爆炸不管怎样,都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但是三星似乎还是老样子,国内消费者不用三星手机其实也不无道理,毕竟服务态度在那。

这次三星手机爆炸,网友一点也不惊讶,毕竟作为常客,早已习以为常了。不知道这次事件的发生是否阻止大家继续使用三星手机?是否会进一步影响手机市场份额。

相关问答

三星盖乐世on5g5700产品参数?

若您想要了解三星On5手机的规格参数,请参考以下介绍:1.屏幕:5.0英寸TFT屏,分辨率:720x1280(HD)。2.外形体积是:142.3x72.1x8.5mm;重量为149g。...

拆机换屏三星G5700,拆到这里不知道怎么拆了?

没螺丝,先拆坏屏,好总成装上就行,需要加热没螺丝,先拆坏屏,好总成装上就行,需要加热

三星on5g5700怎么拆机?三星on5g?

三星On5手机拆机/组装问题:1、三星手机拆卸及安装,需要工程师使用专用工具拆卸,不建议自行操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2、如果手机出现问题,为了更针对性...

三星on5G5700后盖如何拆卸?

需要加热后盖,然后通过吸盘把后盖吸出来需要加热后盖,然后通过吸盘把后盖吸出来

三星g5700后盖有没有商标?

三星g5700后盖无手机标示。如果要鉴别机器是否是中国大陆上市的行货机器,请带好购机发票、包修卡和机器,到就近的三星服务中心,咨询服务中心人员机器在包修范...

三星I5700打开菜单本来是左右翻页的.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变成...

三星I57004人讨论6013次围观关注问题写回答讨论回答(4)420361366qq应该是你装的不是原来系统自带的桌面软件,三星自带的是左右翻页,你刷的系统应该集成的...

三星手机on5g5700怎么换电池?

1.关机:首先,确保三星手机ON5G5700手机已完全关机,以防止意外操作导致电路短路或其他损坏。2.找到电池盖:在手机背面,找到电池盖。它通常位于手机底部,...

三星手机gt18286详细参数表-ZOL问答

On5(2016)标准版G5700规格参数,请参考以下介绍:1.屏幕:5英寸的PLSTFTLCD屏;...若您想要了解更多功能参数请点击三星官网链接:http://www.samsung.c...

5700电脑配置?

配置如下:处理器AMD锐龙R75700G盒装¥2499散热器九州风神玄冰400CPU散热器¥89显卡CPU内置VEGA8核显(性能类似GTX750Ti)--主板华硕TU...

三星gt18558参数及市场价格-ZOL问答

5700和5230都在1200左右,5230换彩壳的和导航的贵200左右,5233大概900左右不过没啥意思,见意考虑一下HTC的G8和G13,安卓系统大触屏导航啊无线上网啊该有的都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