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 RTX 3060 Ti 由于其强悍的性能,一时间成为了主流游戏玩家们的好选择。因此今年发布的基于全新 Ada 架构打造的 RTX 4060 Ti 也同样引人注目。大家关心下一代 RTX 4060 Ti 能否延续 RTX 3060 Ti 的优秀表现、能否继续延续 60 Ti 系列的高性价比。
而 NVIDIA 方面交出的答卷是 NVIDIA GeForce RTX 4060 Ti 8G 和 NVIDIA GeForce RTX 4060 Ti 16G 这两张新卡。它们的性能几乎相同,也都拥有 32MB 的 L2 大缓存,带来更高的读取命中率。两者的区别在于 16G 大显存版更适合加速 AI 内容创作,8G 版则拥有更高的性价比适合 1080P 高帧游戏。它们相比于 RTX 3060Ti GDDR6 都拥有 15%-70% 的性能提升,相比于 2060 SUPER 更是有着 60%-160% 的性能提升。能带来 1080P 分辨率下的高帧率低延迟游戏体验。
IT之家也是提前收到了公版的 NVIDIA GeForce RTX 4060 Ti 8G,在本次测试中,我们将使用一套高配 intel 配置来测试,分辨率也都调整到 1080P,以避免显卡瓶颈。具体配置如下:
NVIDIA GeForce RTX 4060 Ti 8G 的外观设计与我们之前测试的 NVIDIA GeForce RTX 4070 非常相似,显卡本体都为标准的 2 槽设计,长度也只有 24cm 左右,整体设计方正紧凑。即便是 A4 结构的 ITX 机箱也可以轻松装下。
整个散热器和 NVIDIA GeForce RTX 4070 唯一的区别在于,旁边的金属包边从枪灰色变成了银灰色,观感更灵动一些。
正面则是厚实的散热鳍片,整张显卡全金属的设计也有利于散热。
显卡风扇采用一左一右一上一下的独特排布方式,能形成垂直风道,更好地带走鳍片上的热量。
显卡外围环绕着一层银灰色的全金属包边,上方印有醒目的 GeForce RTX 标识。
螺丝接口被设计在了右侧,整卡的一体感很强。
供电方面,它采用最新的 ATX3.0 规范的 16Pin 供电接口,随包装内附赠了 1*8Pin 转 16Pin 的转接头,这个设计还是比较幽默的,可以看出 NVIDIA 推广 ATX3.0 标准的决心。
事实上,它的 TGP 功耗仅 160W 左右,单 8Pin 的供电完全能带动。因此绝大多数非公版 RTX 4060 Ti 都选择单 8Pin 的供电设计。
I / O 接口挡板采用 RTX 4070 同款的深灰配色,接口方面配备了 3*DP1.4a 接口和 1*HDMI2.1 接口,最高支持 8K60Hz 输出。
RTX 4060 Ti 基于 AD106 核心打造。整体架构和我们之前测试的 RTX 4070 是差不多的,不过里面的 GPC 从 4 组变成了 3 组,内部共有 4352 个 CUDA 核心、136 个 Tensor 核心、34 个第三代 RT 核心和 51 个 ROP 单元,基本上可以理解为保留了 RTX 4070 75% 的核心规模。招牌的 NVENC 视频编码单元和 NVDNC 视频解码单元也依旧存在,这意味着它也是很适合用来进行内容创作的。
RTX 4060 Ti 的 BOOST 频率是 2535MHz,默认频率为 2250MHz。显存方面是 128-bit 位宽的 8GB GDDR6 海力士显存,功耗和发热都极大的降低了。
至于为什么会选择 128-bit 的闪存,NVIDIA 官方也做出了解释,主要原因在于,全新 NVIDIA Ada Lovelace 架构的存储子系统将 L2 缓存的大小增加了 16 倍,极大提高了缓存命中率。英伟达称,从历史上看,显存位宽一直被用作确定新 GPU 的速度和性能等级的重要指标。然而,显存位宽本身并不能充分表明存储子系统的性能。相反,更全面地了解存储子系统设计及其对游戏性能的整体影响是有帮助的。
如上图所示,Ada GPU 中的 L2 缓存带宽已显著增加。这使得在处理核心和 L2 缓存之间传输更多数据成为可能。在各种游戏和综合基准测试中,与 2 MB 二级缓存的性能相比,32 MB 二级缓存将显存总线流量平均降低了 50% 以上。这种 50% 的流量减少使 GPU 能够更有效地使用其显存带宽,效率提升可达近 2 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隔离显存性能,具有 288 GB / 秒峰值显存带宽的 Ada GPU 的性能与具有 554 GB / 秒峰值显存带宽的 Ampere GPU 的性能相似。在一系列游戏和综合测试中,大大提高的缓存命中率将游戏帧率提高了高达 34%。
以上这些显存利用效率的提高,都要得益于最新的 NVIDIA Ada 架构,NVIDIA Ada 架构是 NVIDIA 的最新架构,它基于 TSMC 4N NVIDIA 定制工艺打造,从而实现了高达 2 倍的性能功耗比飞跃。它的流式多处理器吞吐量超过上一代产品的 2 倍,第三代 RT Cores 的光线追踪计算能力更是提升了 2.8 倍。此外,第四代 Tensor Cores 新增了 FP8 引擎,具备高达 1.32 petaflops 的 Tensor 处理性能,超过上一代的 5 倍。而 SER 技术为光线追踪带来了最高可达 3 倍的性能提升,整体游戏性能也可高达 25% 的提升。
新的 Ada 架构为各种专业图形、视频、AI 和计算工作负载提供了惊人的性能和能效,也带来了许多创新的特性,例如:
1.新增了光流加速器,能够利用 AI 预测场景中的运动变化,实现了 DLSS 3 的帧生成技术,大幅提升了帧率和图像质量。
2.支持了 AV1 编码器,能够有效压缩视频文件的大小,同时保证更高的画质。这对于视频转码、流媒体、视频会议、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等应用场景非常有用。
3.引入了 RTX VSR 功能,能够实现实时视频超分辨率,让低分辨率的视频在高分辨率的屏幕上也能呈现出清晰的细节。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 RTX 4060 Ti 8G 采用的接口也发生了变化,从 PCIe 4.0*16,变成了 PCIe 4.0*8,这对于采用新主板的玩家们是不会带来任何影响的。但如果你的主板只支持 PCIe 3.0 的话,那么实际使用中就是以 PCIe3.0*8 运行的,带宽会受到一定影响,建议搭配比较新的平台来装机。
我们在导语就有说到,NVIDIA GeForce RTX 4060 Ti 8G 的功耗非常低。具体能有多低呢?我们接下来就进行烤机测试。烤机 15 分钟后,核心温度稳定在 66.8℃左右,显存温度约 78.2℃。整卡功耗仅仅 160W,不仅远低于 RTX 3060 Ti,甚至比 RTX 3060 还更低。如果电源不虚标,CPU 配个 i5、R5 之类的百瓦 CPU,只要 450W 的电源都能带动整机了,不得不说 Ada 架构和 TSMC 4N 定制工艺的能效比真的非常高,RTX 4060 系列也将会是 ITX 玩家们的福音。
接下来进行 3DMark 压力测试,这个测试可以检测连续跑分下显卡性能有没有发生下降,一般 97% 以上才算合格的显卡。实测 NVIDIA GeForce RTX 4060 Ti 8G 的得分为 99.5%,性能释放极其稳定。
在 3DMark TimeSpy DX12 测试中,显卡分数达到了 13653 分,作为对比,RTX 3060Ti 的成绩为 12277 分,提升大约在 10% 左右,而功耗却低了非常多。
在 3DMark FireStrike Extreme DX11 测试中,NVIDIAGeForce RTX 4060 Ti 8G 显卡分数达到了 16194 分,作为对比,RTX 3060 Ti 的分数为 14553,提升幅度也是在 10% 左右。
而在 3DMark Portal Royal 光追测试中,NVIDIAGeForce RTX 4060 Ti 8G 获得了 8056 分,作为对比,RTX 3060 Ti 的分数为 7158 分,看来 RTX 4060 Ti 8G 的理论性能相比于 RTX 3060 Ti 就是在 10% 左右了。
接下来,我们就进行一下游戏实测,分辨率调整为 1920*1080,画质统一调整为最高,有光追则打开最高档的光追,有 DLSS 就开启到质量档。首先是竞技游戏《CS:GO》,这款游戏可以展现 RTX 4060 Ti 8G 在高帧下的表现。运行自带的 BenchMark 后,平均帧达到了 537 帧,可以满足高帧畅玩的需求,完全能跑满各种电竞屏了。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有 70 款游戏已支持 NVIDIA Reflex 低延迟技术,其中有 8 款主流竞技射击游戏支持 NVIDIA Reflex,包括:《Apex 英雄》,《使命召唤: 战区 2》,《命运 2》,《逃离塔科夫》,《堡垒之夜》,《守望先锋》”归来”,《彩虹六号:围攻》和《无畏契约》。笔者期待 CS2 能够在更新起源 2 版本后,也能加入 NVIDIA Reflex 的支持,让所有热门的 FPS 游戏都能享受低延迟的优势。
接下来笔者还测试了两款经典 3A 大作。《荒野大镖客 2: 救赎》在开启质量 DLSS 的情况下,能达到平均 115 帧,已经能满足百帧畅玩高画质了,这个 1080P 下的体验无疑是非常出色的。
在另一款经典的 3A 大作《古墓丽影: 暗影》中,我们也得到了类似的答案。在 1080P 最高画质下运行自带的 BenchMark,已经能达到平均 212 帧,如此高的帧数意味着征服 2K 分辨率也不在话下了。
在光追大作《控制》中,开启最高光追的情况下甚至能达到 144 帧,以电竞帧数畅玩光追 3A 大作再也不是梦了。
真正让 RTX 4060 Ti 和 RTX 3060Ti 拉开差距的,是其 DLSS 3 技术,它能够利用 AI 和 GeForce RTX 40 系列 GPU 上的第四代 Tensor Core 和光流加速器,生成更多的高质量帧,从而大幅提升帧数。DLSS 3 是 NVIDIA 深度学习超采样技术的最新版本,也是神经图形技术的革命性突破,能够在保持画质和反应速度的同时,将性能提升高达 4 倍。
简单来说,过去的 DLSS 2 技术是通过渲染一个低分辨率图像,然后通过 AI 放大至高分辨率,从而提升画质和帧率。而全新的 DLSS 3 技术在兼容 DLSS 2 的基础上,新增了帧生成功能,可以在两个真实帧之间插入 AI 推算出的全新帧,从而实现帧率的倍增。同时,结合 DLSS 2 的超分辨率功能,AI 能够重建多达八分之七的显示像素,与没有 DLSS 相比,游戏性能最高可提升 4 倍!
目前已经有超过 300 款 DLSS 游戏和应用发布。其中已有超 30 款已发布的 DLSS 3 游戏。从发布进度来看,在 DLSS 2 和 DLSS 3 各自发布的前六个月中,DLSS 3 的采用速度比 DLSS 2 快 7 倍。看来适配难度是相当低的,相信将来有越来越多的游戏适配 DLSS 技术。
我们先来看看压力最大的《赛博朋克 2077》在光追 + 1080P 分辨率下的帧数情况,在默认状态下,RTX 4060 Ti 8G 还是没有办法畅玩的,平均帧数约 45 帧。如果开启 DLSS 2 质量,帧数就可以达到平均 79 帧畅玩了。而如果开启 RTX 40 系列专享的黑科技 DLSS 3,瞬间暴涨到了平均 119 帧,百帧畅玩光追不在话下。
传奇 3A 大作《巫师 3:狂猎》最近也更新了次世代版,配置要求大大提高,当然画质也跟上了潮流,放在如今也毫不落伍。同时它也提供了 DLSS 3 技术的支持,这对于 RTX 40 系列显卡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巫师 3:狂猎》次世代版在 1080P 分辨率不开启 DLSS 的情况下,GeForce RTX 4060 Ti 8G 平均仅有 43 帧,如果开启质量档 DLSS 2,就可以达到平均 65 帧流畅游玩。如果开启 AI 加持的 DLSS 3 技术,帧数就能暴涨到平均 102 帧,大部分场景可以实现 1080P 最高特效百帧畅玩了。
在另一款画质爆炸的次世代 3A 大作《瘟疫传说:安魂曲》中,优化相对来说就要好不少了。即便不开启任何 AI 技术,也可以满足 1080P 60 帧流畅游玩,而在 DLSS 3 加持后更是可以以电竞帧数畅玩。
实测 RTX 4060 Ti 8G 在不开启 DLSS 技术时就已经能满足 60 帧畅玩了。如果开启 DLSS 2 质量档,就能达到平均 84 帧,如果开启 DLSS 3 插帧后,帧数更是会暴涨到平均 110 帧,满足高刷显示器的需求。
那么,60 Ti 系列在”代与代之间”的 GPU 会有多大的提升呢?笔者这套配置换上 RTX 3060 Ti GDDR6 (OC) 测试了一套数据,看看隔代之间性能会有多少提升,在 DLSS 3 技术的加持下又会有多少提升。实测不开启 DLSS 3 的情况下,RTX 4060 Ti 8G 大约有 15% 的帧数优势。如果开启 RTX 40 系列独占的 DLSS 3 技术,帧数则普遍相比上代实现了近乎翻倍的提升,效果真是相当出彩。
前面我们有提到过,RTX 4060 Ti 8G 的功耗是相当低的,实际上一根 8Pin 供电就能带动。因此我们还使用英伟达官方的 FrameView 工具统计了一下各个 3A 大作中的平均功耗。测出来的数据令笔者十分惊讶,大部分 3A 大作中实际功耗都在 130-140W 左右,甚至比很多笔记本分配给 GPU 的功耗都低了。如此 DIY 玩家们完全不需要买大电源了,ITX 玩家们也可以期待大批单风扇 RTX 4060 Ti 上市。
NVIDIA GeForce RTX 4060 Ti 系列也被赋予了一定的创意生产能力,该显卡支持安装 NVIDIA Studio 驱动,以加速 110 多款最受欢迎的创意应用。专有的 SDK 能使这些应用的运行速度更快,并提供独家功能,如 Optix、DLSS 和 Maxine。NVIDIA Studio 全套创意应用,包括 NVIDIA Omniverse、Broadcast、Canvas 和 RTX Remix。如果选购 16G 大显存版本的话,也让它具备了一定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运算能力,拿来进行简单的 AI 绘画训练也是没有问题的。不过 16G 大显存版尚未发售,我们接下来还是用 8G 版做一下简单的测试。
NVIDIA GeForce RTX 4060 Ti 8G 的 CUDA 核心可以提供硬件加速,使得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几乎所有的建模软件都会对 NVIDIA 的 GPU 进行优化,因此在效率、稳定性和兼容性方面都能够兼顾。例如,在常用的渲染工具 V-Ray 中,可以利用 RTX 加速的光线追踪功能,实现高性能的最终帧渲染。此外,搭载了 AI 降噪功能的 GPU 还可以进一步加速交互式渲染,提供更加流畅的工作体验。
我们也实测了一下 V-Ray Benchmark 的性能表现,GeForce RTX 4060 Ti 8G 获得了 1360 分,可以应对一些中等规模的建模渲染需求。
得益于光追性能的提升,GeForce RTX 4060 Ti 8G 在 V-Ray GPU RTX 中的分数也提高到了 1919 分,也能应付一些中等负载的光追建模渲染需求。
我们还测试了一下 GeForce RTX 4060 Ti 8G 在 Blender 中的性能,实测结果如下,能看出 GeForce RTX 4060 Ti 8G 对于这种建模工作有非常好的加速效果。
在视频后期这一块,GeForce RTX 4060 Ti 8G 同样配备了 NVENC 编码器。并且 RTX 4060 Ti 8G 也支持下一代视频编码技术 AV1,AV1 能够在占用相同空间情况下,提供更加快速的视频编码和更高质量的流媒体传输性能。随着各大视频平台希望节约服务器流量费用,AV1 编码必将成为未来的主流编码方式。
我们做了一个小实验。在剪映专业版中,导出一个相同分辨率相同码率的视频,一个编码协议选择传统的 H264, 一个选择下一代的 AV1 编码,结果 H264 编码的体积为 140M,AV1 编码的体积仅 106M,在保证画质的前提下体积小了非常多。
并且笔者还发现,支持 AV1 编解码的 GeForce RTX 4060 Ti 8G 导出这个视频可以通过显卡加速,仅需 8 秒即可完成压制。
而 GeForce RTX 3060 Ti 就不支持 AV1 编码硬解了,只能用 CPU 软解,导出时间长达 1 分 26 秒,花费时间长了几十倍。可以说,RTX 40 系列 GPU 是视频工作者们“战未来”的利器。
IT之家还为大家测试了 PugetBench For Adobe 全家桶,看看它能否胜任视频剪辑工作。实测 GeForce RTX 4060 Ti 8G 在创意工作者们常用的 Adobe Premiere 中,我们开启 GPU Cuda 加速,然后使用 PugetBenchmark 进行测试。最终得分为 1188 分,浏览时间线上的 4K 视频毫无压力。
另外一款压力更大的视频特效软件 Adobe Effects 中,我们同样使用 PugetBenchmark 进行测试。最终得分为 1504 分,能用来制作一些比较复杂的视效。
除了视频内容生产以外,在视频内容消费领域 RTX 4060 Ti 8G 也提供了 RTX VSR 技术。全称为 RTX Video Super Resolution(RTX 视频超分辨率技术)。它可以通过 GPU 的 AI 计算,至多将在线 1080P 视频提升到 4K 分辨率,实现提高清晰度的效果,目前这一技术已经适配了 Chrome 浏览器和 Edge 浏览器,以及本地播放器 VLC。
RTX 视频超分辨率的使用非常简单,只要将 RTX 30 系列 / 40 系列的驱动程序更新到最新版本,并将 Chrome / Edge 浏览器也更新到最新版本便可以启用。启用路径为:NVIDIA 控制面板 —— 视频 —— 调整视频图像设置。此选项框下有四个档位可选。档位越高超分辨率效果更明显,但也会消耗更多的 GPU 资源。
目前它已支持国内的主流视频平台(哔哩哔哩、斗鱼和虎牙),以及一些国外的视频平台(Youtube、Twitch、Netflix、Hulu 和 Disney+)。同时它也支持本地视频超分辨率。在下面的测试中,从最左边的原生 480P 分辨率超分后,后面的 1-4 档能看出更加清晰了,实际观感媲美 4K。
↑ 从左至右依次为 480P、VSR1、VSR2、VSR3、VSR4
在纯理论性能上,NVIDIA GeForce RTX 4060 Ti 8G 相比于上一代的提升大概在 10% 左右。当然了,AI 时代正汹涌而来,在 DLSS 3 技术的帮助下,3A 大作的帧数可轻松实现翻倍的提升。虽然现在 DLSS 3 覆盖的游戏只有数十款,但从 DLSS 2 适配的速度来看,我们离 DLSS 3 普及也不是很远了。在我们的实际体验中,RTX 4060 Ti 8G 能满足 1080P 最高画质下百帧畅玩 3A 大作,电竞游戏更是能以极高画质超低延迟运行,适合整机预算在 5000-7000 左右的玩家们装机,也适合还在用 RTX 20 系及之前的老卡的玩家们升级。
价格方面,NVIDIA GeForce RTX 4060 Ti 8G FE 版的价格定在了 3199 元,预计非公版第三方的价格能来到 3000 以下,这对于新装机的玩家们来说,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想拿来做生产力的话,不放期待一下后续发售的 16G 大显存版 NVIDIA GeForce RTX 4060 Ti。
大巴车缓缓停在了距离英国诺福克Hethel路特斯工厂不远处的一间小作坊旁,在这儿你可以透过厚实的灌木丛,依稀看到那里的职工停车场。上世纪60年代,柯林·查普曼先生(Colin Chapman,路特斯品牌创始人)依照伦敦政府的搬迁指示,将诞生于伦敦郊区的路特斯迁址这里。据说,当时没有选择搬去考文垂的最大因素是在这儿有二战时期的一条飞机跑道,刚好可以满足柯林的私人飞机在这里起降,载着他奔赴世界各地的一级方程式赛场。
当然,这一切不是在吹嘘也不是在炫耀,路特斯曾在一级方程式的赛场上是一股无可忽视的力量。每每远赴海外参加一场比赛,柯林都会带上自己的儿子一同前往,至今回忆起来,路特斯的赛车冲过终点线时柯林高跳着扔出自己的帽子,那画面今日还完好地保存在创始人的儿子克里夫·查普曼(Clive Chapman)的脑海中。
从1948年诞生,这个注重性能和轻量化以及赛车的汽车品牌已经跨越了70年,在诺福克的这座工厂旁就是当年路特斯备战赛事的Classic Lotus Team的所在地,出来迎接我们的是一台Type 72。
这台路特斯Type 72赛车目前正处于修复状态之中,身上披着经典的“John Player Special”烟草公司的黑金涂装。当年,关注美洲赛车的柯林是将广告涂装文化率先带到一级方程式赛场的。
“它还有很多油管、电控装置还没有完善,因此这台赛车目前还不能发动。”这位白发寸头的老人就是柯林·查普曼的儿子——克里夫·查普曼。
“在路特斯经典车队的这座厂房内,有一部分是收藏家收藏的路特斯赛车,有我们负责修复和保管,而像这台属于我们自己修复工作的赛车,自然修复周期就要长一些。”
在这座看似低调甚至没有一点敲敲打打声的工厂,却诞生过赛车界不朽的传奇。当年,每每这台赛车赢得一场分站赛冠军,克里夫的父亲就拿出之前备好的冠军贴纸,贴在路特斯赛车的尾翼上。
“之后,他就象征性地朝着后来才冲过终点线的法拉利方程式赛车挥挥手。”说完,克里夫露出了当年孩提时代般的笑容。虽然他承担起了父亲生前的事业,但对于柯林·查普曼和父亲创造的汽车品牌来说,他仍旧是个孩子。
在这间Classic Lotus Team当中,拥有着为数不多的修复工匠。那些上个世纪赛车车身上的零部件是他们无比敬重的物件,当然,对于我们来说也是。
很多赛车起初都是为了征战一两个赛季而生产制造的,而如今来看,有很多零部件的服役年限都超越了30年,这甚至是荣誉墙上的冠军车手都没想到的。
这台1/8比例的路特斯Type 72模型,是当时设计初期代替真车进行风洞试验的模具。小小的厂房内还藏有英国人对于缜密的坚持,如今摆在这里也不难理解成是对传承精神的敬畏。
虽然说修复离不开创造,但本质还是要遵循原创。和那些经典的赛车相比,这些当年柯林·查普曼的亲笔设计手稿保存至今,更像是一个传奇。
在这70年间,来自英国的路特斯作为一家小众汽车品牌,它的精神如今全部汇集在了这个占地面积不大、与商品车隔路相望的Classic Lotus Team中,虽没有太多仪式感但却充满荣誉。
Eleven&Esprit S1
除了专注于赛车,柯林·查普曼的品牌在这70年间似乎始终没有忘记去打造民用的高性能、轻量化车型。在“小作坊”的旁边,是未来Classic Lotus Team将要入驻的新址,外侧已经刷好英式赛道绿,在这之下我们见到了几款路特斯的经典车型。
从左数这第一台车,是生产于1956至1958年间的路特斯 Eleven。
这台外观颇受50年代勒芒赛事影响的路特斯 Eleven在名字上据说还有一些典故。最初这台车被命名为路特斯 11,但是阿拉伯数字“11”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罗马数字“II”,造成是路特斯的“Mark II”,也就是第二款车型的假象。柯林为了避免这一尴尬,干脆采用了英文全拼:“Eleven”。从此,以E字母开头的单词,便成为了路特斯车型的惯用命名方式。
对于一台来自50年代的公路兼赛车来说,路特斯 Eleven的身上几乎没有现代化赛车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只是采用了丰盈的减小撞风阻力而设计的流畅线条的车身造型。
车灯位置也为了降低风阻而设计了灯罩。
这台由柯林设计的跑车在当年征战了24小时勒芒耐力赛,整车的流体车壳造型交给了弗兰克·克斯汀打造。
这台车的四缸发动机由考文垂的FWB发动机工厂提供,排量仅为1.1L。但是得益于它仅仅450kg的车身重量,它的提速和急速成绩足以让你感到吃惊。
一个木制的方向盘,几盏仪表,红色的简单座椅还有4个前进挡位的挡杆,除此以外,你几乎在这台车上看不到任何特殊的配置。从品牌诞生初期开始,人们就没办法分清路特斯是民用还是赛用。
不过,光在赛车领域风生水起显然是不够的。对于大部分国内的汽车爱好者来说,了解路特斯或许是从《007》系列电影中的那台能入海的路特斯 Esprit开始的。电影情节中邦德那台既能飞驰山路,又能下海的两栖白色Esprit着实让人印象深刻,而当我看到眼前的这台时,没错就是它!
儿时的电影情节,很难让人不去将其和邦德联系在一起。平直的线条、黑色的保险杠,最关键的是Esprit S1那上世纪70年代跑车标志性的楔形车身造型,很容易就将人们的审美带回那个时代。
Esprit S1车型采用了标准的中置后驱的动力布局,这款车在1975年的巴黎车展上首次发布,1976至1978年为Esprit首代车型的生产年限,仅仅生产了714台,至今留在英国本土的少之又少。
714台的车型产量缔造了Esprit S1的历史地位,而留在大不列颠陆地上的只有205台。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台车,实际上是路特斯品牌销售经理——斯科特·沃克尔自己的收藏,前不久他刚刚完成了婚礼,而这款车便是他婚礼上的头车。可见,一台车散发出的文化魅力是多么地强大,影响着一代代的人和一件件永生难忘的事儿。
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来,Esprit有着典型的乔治亚罗设计风格。楔形车身不仅仅是为了造型的流畅,更是代表了高性能车型在70年代高效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当时的超级跑车就该是这个造型。
将它的车门打开,内饰的景象似乎跟外边的素雅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台Esprit搭载了一台2.0T的四缸发动机,“英规”车型的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04kW(142Ps),5挡代号C35的手动变速箱是当年雪铁龙和玛莎拉蒂的共享产物。车重不足1t的它,0-100km/h的加速时间仅为6.9s。
依照当时不少国家的交通法规,许多厂商都在高性能车型上装备了翻灯,虽然这样的设计早就被淘汰,但每每我们再看到翻灯设计的车型,依旧会体会到说不上来的美感。
Esprit GT3&Elise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汽车、对于跑车的的造型有了更新鲜的认知。Esprit度过了S1、S2、S3的“方正造型”时期,在1997年迎来了较为圆润的一代车型——X180。进入90年代车系正式的“Series 4”诞生,平直中富有圆润的转角,路特斯Esprit俨然成为了一台标准90年代风情的GT跑车。
而这个版本则是路特斯 Esprit S4当中的GT3车型,也是最后一款使用四缸2.0T发动机的Esprit,此后的车型配备上了V8发动机。
五角星的轮圈样式很有当年意大利跑车的风格,前轮数据为215/40 R17,后轮为245/45 R17。
路特斯 Esprit S4 GT3身上的这台发动机和此前S1身上那台为同款,但经过更先进手段调校后的数据得以提升。最大功率179kW(240Ps),最大扭矩可达294Nm。
可以说,每一代的路特斯Esprit车型都继承了中置后驱跑车该有的特质。虽然看似它们的发动机数据没有那么惊艳,但实际上,柯林·查普曼所坚持的轻量化理念,始终灌输在品牌的精神之中,这导致他们所制造的产品不用太强的动力,就能为驾驶者提供更优秀的操控,与更好的加速性能。
本以为车重仅1230kg的车中会“空空如也”,但当车门打开后才发现,这台路特斯就像是外观给人的感觉那样,像是一台标准的GT跑车,因为各处皮质的包裹让它看起来要更与豪华挂钩。
在手动变速箱的挡杆周围,你甚至还能找到与车漆同色的装饰板,这让它看起来不像是一台来自上世纪90年代的跑车,路特斯跑车。
那么,依我看来最原汁原味的路特斯跑车应该是什么样子?
1996年,路特斯推出了一台双门、双座、中置后驱,整体铝制车架的跑车——Elise,它的出现将路特斯所坚持的民用车型轻量化概念推送到了一个制高点。在近现代跑车领域,它就像是一股清流,直至今日。
即使是车身足够娇小,也足以承载柯林·查普曼的造车理念。早年间,各大页面将其恰当的翻译成“莲花爱丽丝”,是那么的贴切、自然。
第一代路特斯Elise是由当时公司的首席设计师朱利安·汤姆逊(Julian·Thomson)和最高工程师理查德·莱克汉姆(Richard Rackham)一同设计打造的。四条轮胎尽可能地推向车身四角,铝制一体式底盘车架和整体的线条造型一直影响着最新款Elise。
四眼样式的头灯在第二代车型上加装了透明罩,而如今最新款的Elise身上已经见不到这样的设计了。
即便是放在今天来看,1996产的路特斯Elise依然是有着活跃的外观设计,怪不得这些线条用在今天都难以让人察觉一丝丝的“陈旧”。
不过,从这个可拆卸的车顶向下望去:裸露在外的金属地板、几乎没有舒适性功能的内在配置,还有侧梁上多次上下车留下的摩擦痕迹都证明了它确确实实有22年的车龄。
路特斯Elise的内饰要比你想象得还要“简陋”,新款身上的也差不多,但这其实就是路特斯所营造出的,专注驾驶的座舱,它会让你想到卡丁车、想到赛车,还有享受驾驶,毕竟,这台初代的路特斯Elise只有1.8L排量的发动机,还有不足800kg的车重,玩乐的精髓。
在最新的Elise车款身上,依旧没有出现转向助力的系统,这样的坚持似乎只有像路特斯这种品牌还在为真正的驾驶者谋福利。
回首Classic Lotus Team中,这里弥漫着金属和潮湿的味道,但就是在这座不起眼的厂房之中,路特斯在发扬着以赛车引领民用车前进的精髓。
编辑点评: 或许在未来,路特斯工厂或者Classic Lotus Team的周边会建造起一座路特斯的经典车库,好的文化需要去灌溉、发酵。也许对于大部分人来讲,路特斯文化跟它的产品一样,是小众的,但当一件事情坚持做了70年之后,它自然而然就会成为传奇。
相关问答
KBOX剃须刀KBOX剃须刀很方正的机身,外观很简约大方机身轻便很好携带一只手可握,它是专门为长胡子硬胡子的男士设计的剃须刀,往复式的剃须刀先梳后剃...
[最佳回答]这个应该不是很大的问题,之前见过一些车友的改装,具体的你要找好一家相对专业的汽修厂,而且改了以后还要注意舒适度!祝你改装愉快!这个应该不是很...
三星GalaxyS7系列一如既往的配备了指纹识别功能,只是指纹识别功能按键相比之前的设计稍微方正了一些,按压手感也不错,指纹识别响应速度也很快。另外,相较于上...
驭胜s330口碑还是不错的:1、驭胜S330配置方面,1.5LGTDi手动两驱时尚版在1.5LGTDi手动两驱舒适版车型基础上新增四门车窗玻璃一键升降、电动天窗...
看到这个问题我首先想起的就是比亚迪宋MAX,毕竟这款MPV现在太出名,但遗憾的是8万落地怕是不太现实,而且你的要求是7座商务车。那么这个价位也同样遗...
2019五菱宏光s国六尺寸:1、首先是外观设计,年度小改款的五菱宏光S3在外观部分相较于2018款车型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只是在一些细节之处作了细微...
[最佳回答]五菱宏光S3(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更有气势,棱角分明。车身整体的线条轮廓比较流畅,车尾设计大气方正,颜值比较高,但plus外观上的冲击力更大一些,...
方正和宏基差不多哈哈联想他比不了虽然联想也不怎么的总之宏基和华硕比就...宏碁蜂鸟s3951的20g固态硬盘在哪个位置1750浏览5回答热门问题xvdevios...
19款五菱宏光s3是国5标准的:1、五菱宏光S3的外观给人一种刚毅的感觉,对称设计的前脸不算激进,造型方正,线条干净利索。而红色的“克尔维特”车标,带...
法律咨询你好,想请问一下七十岁老人打人不被追究法律责任吗?那受害者只能白白挨...s3tbtx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7lc0****e44qdw8分钟前提交了咨询a7dw****6ym7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