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死不会死"的显示迭代史上 等离子不是唯一

好的技术并不意味着能够决胜江湖。纵观电视显示设备的发展历史,屏幕越来越大,分辨率逐步提升,人们对画质以及核心显示技术的追求永无止境。目前液晶依然处于电视行业霸主的地位,而量子点、OLED以及HDR等新晋显示技术也正在逐渐受到人们追捧,仿佛新一轮的显示大战已经打响。但是,这一切没有让笔者感到多么兴奋,反而更多的却是担心与恐惧。

松下等离子 “不作死不会死“的显示迭代史上 等离子不是唯一

"不作死就不会死"的显示迭代史

一定有人会问,这话从何而来?其实笔者开篇第一句就已经提到,一些大家认为更好的技术并不意味着能够统治江湖。在电视行业也是如此。在电视显示技术的发展历程中,拿液晶电视为例,从本质上来说,液晶有着诸多硬伤,比如说响应时间以及背光源对画质表现的损害。可以说液晶一直都不是电视显示技术的最佳选择,但它却称霸市场十年之久,至今依然活力十足。

松下等离子 “不作死不会死“的显示迭代史上 等离子不是唯一

有些显示技术虽然带来了更好的效果,但由于种种原因被市场所淘汰

电视产业是依靠成本的产业,很多技术在转化为实际产品时,受到技术以及成本上的限制,即使产品做出来,也会存在许多问题,或者价格太高而遭到市场的抛弃。其实有许多在现在看来都非常牛的技术,本来可以为我们在画质上带来质的飞跃,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如今已经深陷泥潭,甚至有的已经死亡。

松下等离子 “不作死不会死“的显示迭代史上 等离子不是唯一

一些当年热门的显示技术确实是自己实力作死

如同“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从万众瞩目到逐渐被其他技术取代再到从市场中消失,这里面包括已经消亡的等离子,不温不火的蓝光以及前途迷茫的裸眼3D。进入2017年,在这个显示技术大爆发的时代,我们不妨回顾过去,并详细分析一下这些技术为何在技术领先的情况下被市场抛弃,会不会有逆袭未来的可能?

等离子——傲娇死

如今在市场中已经难以寻觅到等离子电视的身影,刚刚关注电视市场的朋友甚至都不道它的存在,毕竟它已经被液晶电视全面击溃。可是在十多年前,它却是众多人梦寐以求的显示产品。在当时来看,等离子电视可以说能够秒杀一切显示产品,在当时等离子技术受到了很多业内人士和消费者的关注,在色彩表现以及响应速度上都拥有绝对的优势。甚至现在还有人存在等离子信仰,认为“等离子比液晶明亮,可视性更优越”。

松下等离子 “不作死不会死“的显示迭代史上 等离子不是唯一

甚至现在还有人存在等离子信仰,认为“等离子比液晶明亮,可视性更优越”

“外行看液晶,内行看等离子”,这是当年业内广泛流传的一句话,当年的等离子电视确实如信仰一般。等离子如同现在OLED,也是自发光的显示技术,基于这一特性,等离子拥有色彩还原度高、动态清晰度高(响应速度快)、可视角度广、视觉舒适度以及对比度高等特性。凭借这些优势,在当时以松下为首的等离子联盟非常自信的认为,他们可以在短时间里战胜液晶,但殊不知正是他们自己断送了等离子的前途。

松下等离子 “不作死不会死“的显示迭代史上 等离子不是唯一

当时以松下为首的等离子阵营实行技术垄断策略

当时的松下、日立、先锋,手中掌握着等离子电视的核心技术,但是在战略上做出了致命的选择。他们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牢牢垄断了等离子技术以及上游面板资源,即便是同属日系品牌的索尼等成员甚至也并没有获得更好的面板资源,更不用说韩系、大陆以及台系厂商。想封闭技术一家独大,战略上的失误让许多厂商索性转投液晶阵营与等离子对抗。

松下等离子 “不作死不会死“的显示迭代史上 等离子不是唯一

众多厂商不断加速产业发展,让液晶电视获得了大力发展

同时拥有众多优势的等离子技术在当时也存在着高功耗、烧屏等问题。然而松下等等厂商仍让没有醒悟,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搞研究,殊不知在此时三星、夏普、索尼等液晶厂商开放技术,不断加速产业发展,让液晶技术在画质等方面获得了大力发展,同时庞大的市场需求拉动了产量的增加,液晶电视的价格更加亲民,最终等离子阵营分崩离析,最终被液晶所取代。

裸眼3D——尬聊死

裸眼3D技术让人们对未来显示产品充满了希望,让所有人开始憧憬具有无限沉浸感的视觉体验。相比于色彩表现,可能人们更倾向于显示产品的临场感与沉浸感,虽然曲面电视能够带来一定的临场感,但是相比裸眼3D来说根本不值一提。裸眼3D技术甚至不用通过佩戴任何设备,通过屏幕直接就能够观看到3D立体影像。

松下等离子 “不作死不会死“的显示迭代史上 等离子不是唯一

裸眼3D技术确实可以带来无限的沉浸感

曾几何时,3D电视在市场中叱咤风云,成为不少品牌电视的宣传卖点所在,像不闪式3D、主动快门式3D这些专业术语也是经常在宣传海报和广告中看到。然而可能是过分的宣传徐吹嘘,当人们真正使用这些设备时却并不尽如人意,失望高过期望。

松下等离子 “不作死不会死“的显示迭代史上 等离子不是唯一

一些商家的过分吹捧加速本没有达到预期的3D技术衰退

3D视频节目的制作成本很高,相对于普通的电视节目,3D电视节目则需要进行大量的后期制作处理,总体投入的成本相比普通节目要高出几倍。拍摄3D节目和拍摄传统的2D节目不同,需要使用专业级的3D摄像机。拍摄完毕之后,还有大量的后期制作过程。其中包括素材采集、3D编辑、特效处理以及音频、字幕叠加等多种步骤。因此就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这些都导致了3D视频成本的高昂。

松下等离子 “不作死不会死“的显示迭代史上 等离子不是唯一

任何视角/距离的变动可能都会导致画面的模糊不清晰

除了成本过高之外,裸眼3D以及由于技术限制,在视觉体验上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在一个裸眼3D设备面前,因为对焦角度的不同,裸眼3D效果也会不同。这就导致了人们在观看时只能坐在一个固定的点,任何的视角以及距离的位移都会导致画面模糊不清晰的现象发生。同时长时间的观看还会令观看者头晕目眩。

甚至3D电视从来没有消费市场所接受,2016年,三星宣布旗下电视新品都不在支持3D技术,今年年初,随着LG、索尼宣布停止在以后的电视产品中加入3D技术,或许3D电视已经走向了生命的尽头。而随着VR、AR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裸眼3D技术并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而被遗忘。

蓝光DVD——正在死

2008年2月19日,东芝宣布将不再支持HD DVD格式,并停止生产HD DVD格式的播放设备,使得索尼的蓝光DVD成为DVD播放的唯一标准。而后大批蓝光拥护者开始感叹蓝光时代即将来临。然而事情却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目前在市场上,无论是蓝光播放机,还是蓝光光盘,都难见其宗。而其高昂的价格也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

松下等离子 “不作死不会死“的显示迭代史上 等离子不是唯一

索尼的蓝光DVD

蓝光播放器的发展远没有跟上显示产品分辨率的普及速度,就在蓝光刚刚战胜HD DVD格式不久,4K超高清分辨率的电视产品已经开始在市场中崭露头角,目前大尺寸4K电视产品几乎已经在市场中得到普及,而蓝光分辨率却一直停留在1080P,虽然2015年年底4K蓝光标准的公布让人们看到希望,新格式采用了3840×2160的分辨率,扩展了对色域、高动态范围(HDR)、以及高帧率内容(60fps),但是这个时机真的是非常糟糕。顺便说一句,YouTube在2010年就已经宣布将支持4K视频播放。

松下等离子 “不作死不会死“的显示迭代史上 等离子不是唯一

早在2010年YouTube就已经宣布将支持4K视频播放

虽然蓝光在画质,音效上对比普通的视频片源来讲确实拥有这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作为普通用户中的一员,我们为何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金钱去消费它呢?我们知道一张蓝光光碟价格不菲,而蓝光播放器普通消费者更是承受不起。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视频开始迅速发展起来,一般用户通过网络就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影片,大量免费的片源充斥着网络,让蓝光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可以说蓝光是故步自封,没有考虑到市场的消费能力而深陷泥潭。

松下等离子 “不作死不会死“的显示迭代史上 等离子不是唯一

写在最后:

可能很多技术从生下来就注定是一个悲剧。当我们回顾这些显示技术的兴衰史时,我们发现,其实它们并不是由于技术本身的缺陷而失败。任何先进的技术,如果不与时俱进,是很难获消费者的认同,不及时地看清形势而孤芳自赏,也 必将成为一段历史供我们回味。

谁杀死了等离子电视?

来源:正解局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松下等离子 “不作死不会死“的显示迭代史上 等离子不是唯一

等离子电视,不是输在了技术上,而是输在了产业上。

正解局出品

说起现在的电视,大家都知道买液晶的。

在20年前,消费者还有另一种选择:等离子电视。

拥有众多技术优势的等离子,为何干不过液晶?

谁杀死了等离子电视?

松下等离子 “不作死不会死“的显示迭代史上 等离子不是唯一

等离子电视,名字来源于“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是由自由流动的离子(带电的原子)和电子(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气体。

等离子电视的原理是,在两张超薄的玻璃板之间注入惰性等离子气体,再施加电压使R、G、B三原色荧光粉发光,每一个像素都是一个主动发光单元,在发光单元内部实现256级灰度后再进行混色,最终显示出正确的色彩。

松下等离子 “不作死不会死“的显示迭代史上 等离子不是唯一

等离子发光显示原理

1964年,美国科学家造出了第一个等离子面板,拉开了等离子技术应用的序幕。

技术是美国人研发出来的,产品却是日本人造出来的。

1993年,日本富士通公司率先制造出第一台商用等离子电视机,分辨率达到640x480,能够显示26万色。

3年后,松下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台26英寸宽尺寸等离子显示器TH-26PD1,标志着等离子电视开始步入民用市场。

松下等离子 “不作死不会死“的显示迭代史上 等离子不是唯一

松下等离子电视

彼时,市场上流行的是CRT显像管电视。

CRT电视屏幕尺寸不大,机身却极厚,看上去呈正方体,显得十分笨重。

松下等离子 “不作死不会死“的显示迭代史上 等离子不是唯一

CRT电视

与之相比,等离子电视就薄多了。

今天我们买电视,追求超薄超大,20年前的消费潮流亦是如此。

所以说,等离子电视一经面世,便堪称“惊艳”。

松下等离子 “不作死不会死“的显示迭代史上 等离子不是唯一

2006年(右)与2011年(左)的等离子电视厚度对比

除了薄,等离子电视还有几个显著的优势:

一是显示效果好。

等离子电视显示的色彩数量数以亿计,色彩还原性能好,远非CRT电视可比。

等离子电视的面板自动发光,拥有更出色的画面宽容度、动态对比度。

亮度也更高,即使在强光下,也能看清画面。

二是响应速度快。

等离子的响应时间达到微秒级,已经大大超出了人眼可以辨识的范围,观看时几乎察觉不到卡顿。

三是抗干扰性强。

CRT电视的原理是,射线打到屏幕上发光,射线在磁场下会改变方向。

这就导致,CRT电视一旦受到电磁干扰,图像就会倾斜、变形。

等离子电视显示原理与电磁场无关,所以,外界的电磁干扰对等离子图像几乎没有影响。

凭借着“黑科技”,等离子电视跻身电视中的高端产品,也成为当时送礼的首选。

今年年初,热播的电视剧《狂飙》中,就有两处等离子电视的细节。

一处是,“地头蛇”唐小虎、唐小龙暗示高启强,给他们送一台等离子电视。

另一处是,“黑社会老大”徐江看到唐小龙家里有等离子电视,火冒三丈,让手下的人把电视给砸了。

松下等离子 “不作死不会死“的显示迭代史上 等离子不是唯一

《狂飙》电视剧中,徐江要求砸电视的情节截图

等离子电视的“档次”,可见一斑。

松下等离子 “不作死不会死“的显示迭代史上 等离子不是唯一

与等离子电视同时代竞争的,还有液晶电视。

巧合的是,液晶也是美国人发明,日本人产业化的。

1981年,日本索尼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液晶电视机。

在最初的竞争中,等离子电视占据上风。

彼时,中国电视市场有句话,叫“外行买液晶,内行选等离子”,可见等离子电视的地位之高。

从数据上看,2005年,在全球大屏幕平板电视(40英寸以上)的市场上,等离子电视拥有90%左右的市场份额,占有绝对的优势。

现在,等离子电视为何销声匿迹了?

有人认为是价格太高。

国内的液晶电视价格普遍在3000-8000元不等,而等离子电视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稍微便宜点的都要8000元,甚至1万多元,打不起价格战。

松下等离子 “不作死不会死“的显示迭代史上 等离子不是唯一

等离子电视

有的则说是耗电太厉害。

等离子电视需要较高的电能来驱动其显示屏,这导致它的能源消耗比其他类型的电视更高,被称为“电老虎”。

功率大,发热量也会增加,整体散热效果不理想。

有人认为是厚度原因。

等离子电视比CRT电视轻薄许多,但比液晶电视还是要厚重一些。

从外观设计与便携性上看,等离子电视棋差一着。

还有人提到了烧屏问题。

所谓烧屏,不是指屏幕被烧坏,而是由于等离子的显示原理,如果在屏幕上保持较长时间的静止图像,就会在屏幕上留下静止图像的痕迹。

松下等离子 “不作死不会死“的显示迭代史上 等离子不是唯一

等离子电视屏幕上出现残影

这些残影,影响观感,也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在很多人看来,等离子电视输在了“技不如人”,所以被液晶电视取代了。

事实上,市场竞争复杂,一个品类取代另一个品类,远非技术差距那么简单。

就拿耗电来说,20年前买得起等离子电视的消费者,不会太在乎那点电费。

即便是以技术对比,等离子电视与液晶电视,亦是各有千秋。

松下等离子 “不作死不会死“的显示迭代史上 等离子不是唯一

等离子电视与液晶电视的优势对比

那么,到底是谁杀死了等离子电视?

松下等离子 “不作死不会死“的显示迭代史上 等离子不是唯一

导致等离子电视失败的,不是技术,而是产业。

等离子、液晶是两条不同的技术路线,也可以分为两个阵营。

等离子阵营,以日本的松下为首;液晶阵营,以韩国的三星为头。

需要指出的是,这两个阵营,并非“泾渭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像松下、三星这些厂商,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也都有涉足。

可见,面对两条技术路线,厂商们也不知道如何选择,而是两头押注。

说回这两个阵营,有点像智能手机领域的苹果和安卓。

等离子电视阵营中,松下像今天的苹果,掌握了最多的等离子技术。

但是松下“老大心态”作祟,拒绝向其他企业开放技术,而是通过掌控上游的等离子面板制造资源,以获取更大的利益。

松下等离子 “不作死不会死“的显示迭代史上 等离子不是唯一

新闻报道

这导致等离子电视阵营相对封闭。

反观液晶电视阵营,如同今天的安卓系统,是开放的。

技术没有被独占,所有的厂商都可以参与进来。

表面上看,虽然电视机厂商可以同时生产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但商业模式是不一样的。

等离子电视模式,大部分厂商只能向松下购买技术或面板。

液晶电视模式,大部分厂商可以自己投资搞研发。

为了追求利润和自主权,电视机厂商,自然愿意投资液晶。

于是,大量资金、人才涌入液晶领域,技术不断迭代,规模也越做越大。

此外,液晶面板除了用于电视,还可以在手机、电脑显示器和平板电脑等小型设备上使用。

更为广阔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刺激了产业规模。

液晶领域还出现了一批像京东方这样的专业液晶面板生产商。

这些企业,只专注于上游液晶面板。

松下等离子 “不作死不会死“的显示迭代史上 等离子不是唯一

液晶面板生产

仅以京东方一家为例,自2003年以来,京东方累计投资了11条面板生产线,总投资金额高达3062亿元。

液晶行业如此庞大的资金投入,让等离子行业难以招架。

等离子电视原本的优势是大屏,但随着液晶技术升级,液晶面板的尺寸越做越大。

等离子的大尺寸面板优势,也失守了。

液晶电视的参与者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低,路子自然越走越宽。

反观等离子电视,路子越走越窄。

市场就这么大,此消彼长间,液晶取得了绝对的优势。

2012年,全球液晶电视高达2亿台,等离子电视出货量只有1300万台了。

2013年底,松下正式宣布,停止等离子显示器的生产,宣告等离子电视的彻底失败。

所以说,等离子电视,不是输在了技术上,而是输在了产业上。

让我们回到上文提到的等离子电视在价格、耗电、厚度等方面的问题,只要投入资金,升级技术,做大规模,这些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真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等离子电视的命运再次警示我们,要开放,要合作,闭门造车是没有出路的。

相关问答

松下等离子电视可以投屏吗_懂视生活_懂你更懂生活

松下等离子电视可以投屏吗松下是我们熟悉的知名电子产品品牌,除了出名的松下洗衣机其实松下电视也是它旗下热门的一款电子产品。随着现在智能科技的发展,电视都...

松下等离子电视哪个系列好?

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VT系列,3D旗舰震撼美学V系列,旗舰产品尊贵体验G系列,动态流畅色彩亮丽S系列,优质驱动高清享受U系列,入门精品高清享受X系列...

我家一台一代松下等离子42电视现在坏了,会只有一半的图像或...

等离子屏好,还是液晶屏好?224浏览2回答电视机选LG的液晶还是松下的等离子597浏览2回答海信50寸电视只有等离子没有液晶的?91浏览1回答海信液晶和三...

松下等离子SC板故障求助?

还有,换了块SC板,发现有时会偷停的现象,闪红等5下,重新开机后又正常使用了几天。机子无法开,闪6下红灯,拆开清理下SC板的排线现在又可以使用。不过还是会...

松下等离子电视自动跳台是怎么回事?

电视总是自动跳台的一般原因和解决方法:1、电视机的遥控器故障导致不断触发频道+/-键,所以会不断跳台;一般可以将遥控器的电池卸下再进行测试,如果恢复正常...

T3D98是什么管,电视机上的?

T3D98是瞬变二极管,常用在松下等离子彩电待机电源回路消除反峰电压,保护开关器件。从电路原理上看,T3D98是二极管与稳压管的复合体,其中二极管的反向耐压700V...

说说看松下等离子电视如何打开后盖_住范儿家装官网

电视后盖的打开方法如下:1、准备一把螺丝刀;2、找出电视机后壳上的所有螺丝孔,一般在四个边角;3、用螺丝刀将后壳上的所有螺丝卸下,然后慢慢地将...

松下等离子电视,电源指示灯不亮开不开机。-ZOL问答

中关村在线vivoX90Pro+举报电源松下6人讨论2289次围观关注问题写回答...上千,我搞家电维修,专功等离子液晶,如你想修可寄到我这来有用(0)回复规格书...

松下等离子TH-P50U20C电视,红灯闪烁13次是什么意思?

故障现象:开机电源指示灯闪7次原因分析:根据闪烁次数,为SS板不良检修过程:保护前,测量SS板上D6255的正极有高电平,说明SS板的保护电路动作,观察发光二极...

松下等离子电视出现红影怎么办?

第一步:判断电视机的背光板是否有异常或者是存在损坏。第二步:确认一下电视度机的显像管是否坏了,若是损坏了我们直接更换一个方可解决。第三步: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