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作为一个资深的穷发烧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第一轮发烧大潮的时候我就参加了北京音乐台组织的MA发烧友俱乐部,每个月参加北京音乐台组织的音乐欣赏活动,并且在有源音箱刚刚进入中国时就买了当时著名的迪波2000有源音箱,还记得是花了六百多,和一个同学一起坐公交车从王府井百货大楼搬回中关村家里的,这套音箱现在虽然已经坏了,但还被我摆在了家里留作纪念。而在当时九十年代中后期,国内也崛起了一大批电脑多媒体音箱品牌,比如惠威,麦博,三诺,轻骑兵,还有今天我要分享的漫步者。

作为第一家多媒体音频领域的A股上市公司,漫步者于1996年在北京中关村成立,那会儿我也混在中关村,离他们不远,只不过那会儿他们还叫爱德发,也不出名,所以我也不记得具体在哪儿了。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经过多年的耕耘,2010年漫步者作为多媒体音频领域第一个在A股上市,2012年更是收购了日本老牌静电耳机厂商STAX。在二十年中漫步者不仅仅拿if设计大奖,CES产品设计与创新大奖,日本工业设计协会优良设计奖等国际大奖拿到手软,也为广大的消费者奉献出了一个又一个经典产品。如1998年推出如今仍然在销售的R1000系列,如可能是世界上销量最高的R201系列,如和世界音响品牌大厂同步推出的iPhone底座音响M500等等。下面一起来认识几款漫步者的经典产品。

R1000系列: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智能云音响: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E30: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M500: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R201系列: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S1000系列: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S2000系列: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但是作为一个音频大厂,漫步者在头戴式耳机这个领域的答卷确实有些那么不太另消费者满意,除了几年前推出的H850以两百多元的价格和还不错的声音得到了一些好评,在现在发展火爆的耳机市场中里可以说几乎没有听到漫步者的任何声音,甚至在2012年收购日本老牌静电耳机厂商STAX以后仍然是这样,就在大家琢磨漫步者是不是没有看到巨大的头戴耳机市场时,漫步者突然推出了一款售价高达999元的H880头戴式耳机,直接将旗舰耳机的价格从200多元提高到千元级别,一下子又吓了吃瓜群众一大跳,漫步者这是要干嘛?突然从300元不到的产品一下子跳到千元产品,会不会步子太大扯到蛋了?一时间不管是耳机吧还是几个耳机论坛上,都充满了漫步者新耳机是不是定价高了的讨论。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正在我也好奇的时候,感谢极果给了我这么一个机会,让我可以充分的试用漫步者最新的旗舰耳机H880。经过半个月的试听,首先可以给出一个结论:物超所值!下面来详细分享。

简约儒雅时尚外观

在说H880以前我们先来看看漫步者广受好评的上一代旗舰耳机H850。作为一个两百元级别的耳机,抛开声音不说,至少从外观上来看,H850还是没有摆脱多媒体耳机的风格,浓浓的电脑耳机设计感扑面而来,虽然两百多元能买到这样的声音已经很不错了,但是现在耳机的作用不仅仅是用来听,还有很大的功能是成为自己的配饰,H850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这个需求。而H880可以说在外观上,有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上一代旗舰耳机H850: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从外观上看H880的用户定位应该是25岁以上的时尚白领人士,主要用途就是聆听高品质音乐,而不像H850那样承载了太多的功能。首先从包装说起。一个硕大的盒子看上去就会给耳机一个很好的保护,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漫步者对这款旗舰产品的重视。打开上盖和保护层,就可以看到H880的真身了。整个H880被海绵包围着,可以得到很好地保护。

将H880拿在手上,明显看出和H850完全不一样的设计理念。H850可以说是一个拳打四方脚踢四海的半大小伙子,功夫确实不错,但是尚未成熟。而H880整体就是一个已经经历了几年的成长,将自己培养为一个有修养,彬彬有礼的儒雅白领。

包装里的H880: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H880整体的设计理念非常大气简约,没有任何夸张的装饰,宽宽的黑色蛋白皮包裹着钢结构头梁下两个背面橡胶正面蛋白皮海绵的耳机罩,在头梁和耳机罩之间是水镀工艺的可调节铝镁合金亮银色支架。整体看起来就是黑色和亮银色的结合,仅仅在右边支架上用红色标注了R,在黑白色调中加了一个点睛之笔。这个外观放在千元级耳机里绝对没问题,甚至很多两千元左右的耳机在某些细节处都不一定赶得上H880。H880整体的做工工艺都非常精细,无论是头梁,支架,耳机罩背面,耳机罩,处处细节都很不错,充分的体现出漫步者作为国内音频数一数二的大厂风范,不像我前些时间试用的国内某厂商耳机,声音是真好听,做工实在是。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处处贴心的细节设计

一个耳机如果要做到千元级,仅仅外观好看是不行的,在很多细节的设计上都要注意到,在这方面H880表现的很好。下面我就来分享几个贴心的细节设计:

1、 容易分辨左右声道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前面说过,在H880耳机左右头梁上分别用一块梯形硬橡胶嵌在铝镁合金支架里上边刻上LR字样来分辨左右声道,最开始我摸左头梁发现没有盲点设计(左头梁上做几个凸出点方便黑暗时分辨左右),还在遗憾漫步者在这块做的不好,后来仔细一看,发现左边头梁上的L 是刻进去的,右边头梁上的R是凸出来的,左右两只手把H880拿在手里准备戴到头上的时候,用左右手的食指一模就可以很方便的分出来左右。另外这款耳机是采用的左边单边进线,这样也可以分辨出来。

2、 前薄后厚耳机罩海绵设计

H880为全包耳式设计,耳机罩内侧为长方形,这样可以做到既不压耳,又不更多的捂住脸,四季皆宜佩戴。而且耳机罩的包裹海绵设计为前薄后厚,符合耳朵的生理特性,也可以让耳机单元更好的对准耳道,带来更纯粹的声音。海绵由高品质蛋白皮包裹,待在脸上也没有异物感。由于我是油性皮肤,所以某些耳机采用的海绵材质或者绒布材质的耳机罩总是带了一段时间后就感觉发痒,H880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一是方形耳机罩不会太多的接触脸部,二是这个蛋白皮材质非常舒适。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为了能够带来更好的声场和解析度的平衡,在耳机罩内侧均匀分布了三排透气孔,发声更通透自然。而且封闭式耳机长时间佩戴的话会有闷热感,有了这几排透气孔在佩戴舒适感上也会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另外这个耳机罩海绵是可拆卸式的,估计将来漫步者会推出更多材料的替换耳罩,比如我前面提到的海绵质地、绒布质地等等,来提供不同的听音体验。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3、 耳罩可折叠方便携带

虽然H880采用了全包耳式耳罩设计,可以认为定位并不是便携耳机,但是为了方便外出携带,也特意设计了可以将左右耳罩向内折叠,折叠后整个耳机的体积大概可以到原体积的二分之一,这个设计也给我带来很多方便,上下班的时候就可以很方便的放在包里。至于我上下班路上为什么不戴呢?毕竟上下班路上还是要注意安全的,我路上都是带蓝牙的骨传导耳机。而且这个折叠处铰链都是金属材料设计,做过专门的疲劳试验轻易不会折断。不过要说明一下,毕竟这是一款纯的音乐欣赏耳机,只能是耳罩向内翻折,不会像很多的DJ耳机可以耳机罩向外翻转或者左右翻转。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4、 体验友好的耳机线

H880的耳机线采用了左侧耳罩单边可换线进线设计,并且为方便的3.5mm插头。随机带了两根黑色的耳机线,一根是2.5米长用于接台式系统的音频线,一根是1.2米带三键线控的耳机线,配备了麦克风,适合在手机上使用。我最近也是一直在使用的这根耳机线。虽然只是一根耳机线,也是可以看出来漫步者的体贴入微之处。首先这根线虽然比较粗,但是很软,而且质地比较光滑,不容易被脏东西沾染。H880的耳机线没有某些高级耳机的耳机线设计的那么炫,但是更符合整体低调儒雅的风格。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为了帮助消费者可以更快掌握如何使用H880,H880在带三键线控的这根耳机线的一端特意贴了一个标签:此端插头请接入耳机,很好地提醒用户如何进行接线。另外线控的位置设计的也很合适,戴上耳机后线控和麦克风正好在下巴左侧,可以方便打电话的时候更清晰对话。

在耳机插头设计上漫步者也没有丝毫放松。首先耳机插头都采用了坚固的金属质地,而且在插设备端还非常贴心的制作了一个阶梯,方便随身设备装了保护套以后使用。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可长时间舒适佩戴

我在选择一个耳机的时候,一般是从三方面来考虑:佩戴,调音,外观。因为我是一个音乐爱好者,一旦要听可能会是两三个小时以上,虽然医学上来说可能会有损听力,还好我一般都是中等音量,并且听的是以爵士,古典为主,不会带来太大的伤害。一个耳机好不好,其实佩戴感是最重要的因素,声音再好佩戴感不佳,也不行啊。比如我在音响展上听到的美国ABYSS 1266 Lite平板耳机,戴上以后真的就像给脑袋上戴了夹板,声音再好听也不会选择了。还有以前听的hifiman HE400,虽然夹头现象没那么严重,但是沉啊,就跟戴一个钢盔是的,听一会儿还好,时间长了感觉颈椎短了一截儿。

ABYSS耳机,网上的图片: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漫步者H880在佩戴感上可以说是做到了90分。首先300克的重量戴在头上后被宽大的头梁将重量分散开,没有压头的感觉,其次钢制头梁有着很好的弹性和韧度,丝毫没有夹头的感觉。由于这个头梁由于是采用的钢结构,所以可以左右扩张到35厘米,比一般的耳机宽10厘米,可以保证在日常使用中从头上摘下来的时候轻易不会损坏。为了适应不同大小的头型,H880的可伸缩头梁可拉伸3厘米。另外就像我前面说过的,H880的耳罩为长方形设计,既保证了将耳朵全包进去,又不会捂住脸,戴上后脸部的感觉还是非常清爽的。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在外形整体的设计上H880很像我三年前使用过的KEF M500,但是KEF M500为压耳式设计,听一会儿还好,时间长了就还是感觉耳朵不舒服,而且戴着的时候低头耳机会滑下来,H880就完全没有这些问题。现在每天我上班的时候都会戴着它工作。

当年我发表在搜狐数码频道的KEF M500试用报告中的KEF M500照片: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不挑前端的英伦之声

聊完了外观和佩戴感,最后还是要来说说H880到底听起来怎么样。

从技术指标上来看,H880的阻抗24欧姆,灵敏度100dB,这两个参数说明了H880非常好推,实际使用中我用了360 N4S骁龙版,HTC A9手机,乐图PICO ,山灵M1,飞傲X5III,飞傲X7,HIFIMAN HM650,HIFIMAN HM802播放器,MAC BOOK AIR电脑上分别试听后感觉都可以将H880推的不错,尤其是360手机本身并没有主打HIF音频功能,也是可以将H880推好的。

H880采用了40mm高分子金属复核振膜单元,关于这个单元也没有更多的资料,不知道和漫步者以前使用的单元是不是一样,但是通过实际的试听,这个单元完全对得起千元级耳机的价格。

为了更好的试听H880,我也是翻出来了我的部分耳机对比试听了一下,下图中从左至右分别是HIFIMAN HE400S平板耳机,安桥ES-FC300,HIFIMAN ED S,漫步者H880,1more三单元头戴式耳机,拜亚动力TP50P,德生草根耳机。这些耳机中除了德生耳机是售价500元但是梁总有信心音质PK千元耳机以外,价格都是在千元左右。经过对比试听,除了HE400由于是开放式耳机,在音场方便有着天然的优势以外(但是可推性HE400S又远远低于H880),H880和其他几款比它贵的耳机相比可以说丝毫不会逊色。当然由于各个产品有自己的定位和调音,这里就不一一对比了,下面只是使用H880+飞傲X5III这套器材来说一下听音感受。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飞傲X5III作为2016年底推出的一款中档高保真音频播放器,一推出后就受到了广泛的好评,我也是虽然有好几个播放器,但是由于X5III可以支持双TF卡,采用了安卓系统可以通过QQ音乐和酷我音乐下载无损音乐,所以最近一直作为了我的主力播放器。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下面我先分享两个用H880+飞傲X5III的专辑试听感受。

闫学敏 天下第一鼓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这张专辑是中国三大录音师之一的李小沛老师1998年在中央电视台的录音棚录制的,当时动用了价值18万元的B&K4040顶级话筒录制。我听的是DSD版文件,整张专辑2.76G,可以更好的体验到每个细节,也是我每次用来测试耳机的低音,高音动态,瞬间控制和宽松度的曲子。天下第一鼓第一首是李真贵和谭盾大师专门为这张专辑写的曲子:鼓诗。声音一放出来,开头三小节,每小节两声雄浑低沉的大鼓鼓声立刻震人心脾,而每次鼓槌敲击大鼓后鼓面的微微颤音也被非常细致的表现了出来,某些耳机听这里只是听到咚咚~咚咚~咚咚~六声,而H880听到的则是咚~咚~~~咚~咚~~~咚~咚~~~,听上去每声大鼓都是敲到了心上震的心房直颤。然后的几个小节中,每一次鼓槌的敲击都有着鼓腔内部的共鸣音背景衬托,背景和每次鼓声既浑然一体又清晰分明,让人感觉到的确是敲在了一个优质的大鼓上,到了1分30秒时突然鼓槌以32分之一拍的滚奏,以及后面鼓槌敲在鼓面和鼓边上的区别,又非常考验H880对瞬间动态的把控。由于鼓诗是七名音乐家一起演奏,因此大鼓演奏的同时还会有中鼓,排鼓的伴奏,后面的演奏中几个鼓的定位,高音低音鼓的表现都可以说是淋漓尽致,整首曲子停下来,荡气回肠。

鼓诗全部都是鼓乐器演奏,而第二首曲子鸭子拌嘴则是由西安民间流传下来的民间小曲改编而成,主要乐器是小镲,大锣、大镲、水镲、小云锣,三角铁,撞铃等金属打击乐器,主要通过打击乐器来表现鸭子的形态,整体音色是以明亮的金属高音为主,大锣等低音乐器作为陪衬。这个曲子运用了镲乐器的滑奏、点奏、扣奏、刮奏、滚奏、闷奏等多种演奏手法,小小的两个铜片在演奏家的手里表现出了丰富的音色。在曲目一开始时小镲的轻轻滚奏生动的表现出了鸭子拍着翅膀走来走去,H880非常细腻的表现出了金属轻轻敲击和重击时不同的颤音。后面在表现不同的金属打击乐器在不同手法的敲击下的音色细节变化也非常的明显。在定位表现上H880也是表现优异,由于各个乐器都是明显的点声源,可以清晰的听出每个乐器的位置。

通过这张专辑,可以听到H880无论是雄浑有力的低音,还是泛音丰富的明亮高音都可以很好的回放,张弛之间的瞬间控制也很不错。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一说到德沃夏克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一般人都可能会想到上学时学的歌曲思故乡,确实这首歌曲的影响力太大了,以至于大家以为德九就是一首舒缓的乐曲呢。其实德九的动态非常大,从细微的英国管独奏到全乐队的爆棚协奏都有,是一首非常考验耳机动态反应的曲目。我听的这版是RCA出品LIVING STEREO系列莱纳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演绎的版本,DSD文件,整个专辑2.7G。

德九第一乐章为序奏,这个序奏非常的宏大,也是古典音乐中我最爱听的乐章之一(另外一个最爱听的曲子就是柴一钢第一乐章了)。在曲目一开始大提琴轻柔的齐奏后,经过英国管的过渡圆号和管乐器演奏出美洲大陆上广阔的背景,然后由弦乐器、定音鼓和圆号竞相奏出强烈而热情的节奏,暗喻了美国那种紧张、忙碌的快节奏生活 ,也是暗合了新大陆的主题思想,优美的旋律和跌宕起伏的动态一下子就抓住人心希望一口气听下去。

由于这是一首有些年代感的现场录音,所以在最开始清晰可辨但并不影响效果的嘶嘶底噪,一开始轻柔的大提琴齐奏,到中间低音结实的定音鼓,以及最后辉煌的铜管乐器协奏,H880都可以说尽职尽责的表现了出来。虽然作为封闭式耳机有天然的局限性,不可能做到平板耳机那么大的音场,或者音箱的那种脱箱感,但是每一个细节表现,低频中频高频的表现,都表现的酣畅淋漓,充分的体现了头戴式耳机声音宏大的特点,用H880来听古典音乐可以说是非常合适。

当然我也不止听古典音乐,爵士,流行也都听。经过半个月的试听,感觉H880是一个没有过多特别偏向调音的耳机,属于我喜欢的那种可以忠实回放原音的HIFI耳机。在三频表现上低频虽然有,但是并不夸张,中高频的表现更好,属于英国音那种类型,让人听起来可以舒服的听很长时间。这个调音和这个外观设计也是高度一致,让H880整体给人是一个儒雅的西装精英形象。作为漫步者第一个试水千元级别的耳机,可以说是称职的,整体表现绝对对得起999元这个售价,和进口品牌的两千元内级别耳机PK也丝毫不会落败。只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竞争力,我建议可以在包装中增加一根耳机线,就是现在日趋流行的2.5mm平衡耳机线,一般的来说这根线单买是要至少两三百块钱,如果H880随机带了这根线,不仅仅可以将自己单元很高的素质可以更好的表现出来,还可以大大提高自己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头戴耳机市场上的竞争力。

再来几张耳机图: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最后还是来总结一下H880的优缺点。

优点:

1、外观时尚简约,做工精细

2、声音三频均衡,低音扎实不肥

3、细节设计贴心,佩戴舒适

遗憾:

1、没有配备硬质便携包,只提供布袋

2、伸缩头梁上没有设置刻度

3、耳罩不能向外翻转,挂在脖子上时有些碍事

4、希望随机能够提供2.5mm平衡耳机线

本文由极果体验师 海风 原创

---------------END--------------

没过瘾?想亲自上手玩?

你也能跟他一样免费玩到前沿数码产品

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极果网

回复:体验师

还有万元产品免费体验等你拿!

漫步者 EDIFIER S1000MKII 有源音箱测评报告 「Soomal」

四年前[2015年],漫步者发布S1000音箱拉开了千元级2.0书架箱大幅升级的帷幕,也让2013年/2014年积累的数字分频数字功放技术平台在全新的扬声器和设计下达到了新的高度,成为千元级音箱的标杆型号。之后,Airpulse系列更新了A200、A300和A100;S系列推出了S2000MKII、S880。在Soundbar、S系列2.1还推出过一些新品。它们多多少少都与以S1000为代表的核心技术相关。2019年,漫步者推出S1000MKII音箱,它会不会成为又一轮更新的开端?我们目前不清楚。但S1000MKII仍然以1198元的价位上市,和老款S1000价格基本一致,也意味着定位和成本和老产品相当。在这样的前提下,S1000MKII还会有多大提升空间呢?我们今天来看看S1000MKII的表现。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漫步者 EDIFIER S1000MKII 有源音箱

样机来源:厂商送测样机类型:市售量产版是否商业关系:是

外观与主要功能

外观:S1000MKII相比老款S1000,外观只有很小的细节上发生了调整,整体尺寸几乎没有变化。好在S1000自从诞生到后来哪怕推出MA互联网版本,外观也没太大折腾过,不像S2000MKII,变化和版本还挺多。S1000MKII如图所示,在上侧的棱角线条上变得更为锐利,而不是第一代的圆角。两侧的木板颜色和花纹与第一代是一样的,只不过拍摄时前后灯光问题,照片里看有所不同。最大的不同在于纯黑色部分的贴皮,从我们照片好几个特写中可以看出,S1000MKII的黑色表面有了类似皮革的纹理,手摸起来也有一些很轻微的纹理质感。而第一代S1000是亚光光滑表面。在音箱底部的四个脚垫上,S1000MKII也换了更好看更稳定一点的金色脚垫,而不是S1000上的四个黑色橡胶钉。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漫步者 EDIFIER S1000MKII 有源音箱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漫步者 EDIFIER S1000MKII 有源音箱

接口:S1000MKII的扬声器布置的位置和S1000第一代完全一样,摆在一起要不是S1000第一代经过了四年的使用痕迹,很难区分出来两者差别。仔细观察扬声器,其实也很难看出差别,但其实内在是有差别的,这个我们下面再说。背面输入和输出功能没有越级功能出现,比如有网友说为啥没有USB?两组RCA接口的Aux in,一组光纤和RCA同轴的S/Pdif输入。实际测试Aux in支持2Vrms输入没问题,S/Pdif输入也可以支持到24bit/192kHz。主副箱之间仍然通过和往常一样的接线连接,没有什么特别。不过似乎Airpulse可以给5米?这个只给3米?还要细一点。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漫步者 EDIFIER S1000MKII 有源音箱

功能:此次S1000MKII使用了一个全新的遥控器,从按键的分布来说做到了每个功能一个键,看起来操控要比以往的几个方案都好了不少。不过遥控器的做工上还是比较节省,就如同在更高级的箱子里漫步者也不愿意搭配漂亮的音频线一样,能省则省?遥控器的主要功能也许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切换输入:两组模拟输入,两种数字输入外加无线蓝牙输入,共5套输入,切换还是比较便捷,数字和模拟状态切换时,内部似乎有保护机制,会渐入且有一两秒切换时间,模拟互切速度很快。另一个功能,就是遥控中心区域的播放控制,它可以在连接蓝牙播放设备如手机之后,通过遥控器进行选曲的控制。

蓝牙输入规格上可以支持aptX-HD,即可以支持更高码率的传输,且规格可以达到24bit/48kHz。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蓝牙的多设备切换和连接做得很好。它可以支持连接过的多设备,只要没有设备正在使用蓝牙播放,就可以随意切换播放设备,而且速度不慢,使用很方便。长按遥控器的蓝牙键可以进入到新设备配对模式。

总体来说,S1000MKII从表面来看相比第一代S1000的变化很小,功能上也没有太大拓展,aptX HD的支持以及实现了24bit/192kHz数字输入是技术方面带来的功能指标上的进步;而新样式贴皮和稍微硬朗的几根线条让它和老款有了一点外观上细微差别。差点忘了,还有那个Hi-Res标。[下图可以顺便看看新贴皮的质感]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漫步者 EDIFIER S1000MKII 有源音箱-LED状态窗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漫步者 EDIFIER S1000MKII 有源音箱-HiRes认证logo

核心技术

与第一代S1000如此相近的外观和不打算越级升级的功能,那S1000MKII到底有没有升级呢?难道只能靠听了?也许确实如此。不过我们还是做了一些变态的测试,并且像漫步者官方询问了一些不容易看出来的扬声器方面的升级。首先,先来看拆解可以看到的电路部分。

主控:在协调整个系统的工作功能方面,4年前的S1000还在用ST的STM8系列单片机,而S2000MKII升级到STM32系列,此次S1000MKII还是使用STM32系列的单片机控制,不过这是一个功能性的设置,不是电声部分关键。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漫步者 EDIFIER S1000MKII 有源音箱-拆解-ST单片机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漫步者 EDIFIER S1000MKII 有源音箱-拆解-TI TLV320AIC3254嵌入miniDSP的音频Codec两颗用于分频

数字分频:下面直接进入到核心部分,从2013年开始的新一代漫步者音箱开始使用数字分频和动态控制技术,即用芯片对数字信号进行分频来配合两个或多个扬声器的设计,其实如果大家还有印象,漫步者在Airpulse和部分S系列中,支持USB输入的型号如S880、Airpulse A300等直接使用XMOS芯片做USB的同时,也用XMOS做了分频。而S1000、S2000MKII、A200等一直使用TLV320AIC3254 miniDSP芯片做数字分频。所以,从芯片来看这里也没什么区别,但调校有差别,下面有变态测试。

数字功放:数字功放部分,还是没有太大变化,TI的TAS5754M D类放大器,该芯片支持192kHz的I2S数字信号输入,PWM频率为768kHz。高音和低音各使用一颗,官方标称功率高音25Wx2,低音35Wx2。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漫步者 EDIFIER S1000MKII 有源音箱-拆解-TAS5754M 功放芯片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漫步者 EDIFIER S1000MKII 有源音箱-拆解-PCM9211 ADC及数字输入接收芯片

数字输入:数字输入部分是TI BB的PCM9211,兼有ADC和S/Pdif信号输入接收功能,ADC最高规格支持到24bit/96kHz,而数字信号接收最高规格为24bit/216kHz。之前在S1000第一代上,没有实现24bit/192kHz信号的输入,而此次S1000MKII实现了。不过仍然不支持44.1kHz倍频数字信号的输入。到此了为止,整体来看,芯片和电路部分,没有什么变化?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漫步者 EDIFIER S1000MKII 有源音箱-拆解-蓝牙模块高通QCC3031

蓝牙:一点点变化来自蓝牙,蓝牙方案使用了高通的QCC3031芯片,这个芯片可以支持蓝牙5.0,且可以支持aptX HD的编码。从我们以往很多客观测试可以知道,aptX和aptX HD在压缩方法客观测试来看有非常类似的特征,主观听感也比较类似,但理论上来说aptX HD可以达到350kbps左右的码率,并且可以支持24bit的采样精度。虽然支持aptX HD的芯片不少,但用了芯片却不愿意打开这个功能的产品也不少。当然,对于S1000MKII级别音箱来说,aptX HD是一个进步,但和它的素质相比这点努力还不够。

扬声器:而从外观看起来几乎和S1000第一代没什么区别的扬声器有没有升级呢?官方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同样是1英寸的钛膜球顶单元,S1000MKII上使用的是改进版本,我们怀疑是不是在S880或者2.1系列的3/4寸钛膜球顶上就已经有了改进。新的钛合金球顶单元配合改进的含浸布边让扬声器的灵敏度有所提升,极限向上延伸表现更好,所以在官方提供数据上可以看到40kHz的指标。低音扬声器,外观来看更是相似,但也和S1000第一代的不同。整体的大冲程长音圈的设计不变,5.5英寸铸铝盆架配合铝盆和橡胶边的设计,具体细节变化在哪,说不清楚,但这套设计原本就相当厚道,即便过了4年,能在千元级看到这样的扬声器从成本来说就相当不易。至于细节差别,我们先来一组不同的测试来验证一下吧。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漫步者 EDIFIER S1000MKII 有源音箱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漫步者 EDIFIER S1000MKII 有源音箱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漫步者 EDIFIER S1000MKII 有源音箱-拆解-高音扬声器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漫步者 EDIFIER S1000MKII 有源音箱-拆解-中低音扬声器

变态的小测试:眼见不为实,因为看不出来,S1000MKII的两个扬声器到底有没有变化?S1000MKII的分频有没有重新设计?如果扬声器没变化。如果升级在于分频调校的更有品味更为成熟,按照S1000的工作原理,岂不是升级一只主箱就可以了?实际怎么样呢?我们使用S1000和S1000MKII的主箱,分别驱动S1000和S1000MKII的副箱,交叉驱动,通过切换模拟输入,进行一个声道的对比。从实际测试来看,S1000驱动S1000MKII的副箱,也能听出来扬声器单元的不同。同时,S1000MKII和S1000功放驱动S1000MKII的副箱,也能听出来S1000时期更为明亮一些的调音风格,基本可以确认,扬声器确实不同,分频和动态管理调校也确实不同。只升级一只主箱的想法破灭。

主观听感

在主观听感测试中,比较难选择音源。1000元级别音箱和十年前用户群已经大不相同,能够给S1000搭配理想音源的用户应该还是少数。最后,主观部分我们大概分为三个档次,最低是蓝牙部分,使用NEX双屏版的aptX HD输入;第二档次是Type-C转3.5mm的声卡,以HTC Type-C to 3.5mm为参考,当然还可以选择更好的乐之邦等;第三,使用HIFIMAN R2R2000红衣太子,Monitor 09,享声MR1等为参考,还有主要用到MR1的数字输出部分。

漫步者r1000 为什么漫步者能成为国产音箱的扛把子?来看看音乐老司机怎么说

漫步者 EDIFIER S1000MKII 有源音箱-对比老款S1000

测评背景:在四年前我们测试S1000的时候,当时惊讶于S1000在1000元级别的出色表现,因为就在S1000推出的一年前,我们认为R1900TV的表现恐怕已经难以超越了。而S1000的出现,完全可以挑战当时我们对比的对象E-MU的PM5音箱。S1000的测评文章留言好几百条,横跨了这4年,后期留言开始讨论S1000的中频是不是不够好等等问题,当然,后来漫步者又推出了平板高音以及带式高音的音箱,它们的素质提升同样相当惊人,这个我们在每一个测评中都谈到。只是,测评文章有一条时间线,大家回头去看S1000测评时,是不可能看到和之后推出产品对比的,但在S2000MKII、Airpulse等测评中是可以看到和前作的对比的。

如果按时间来算,我们一下从Airpulse A100又回到了1000元价位的S1000MKII,这种震撼不可能有当年从R1900TV到S1000时候的感觉。但我们推测,S1000MKII的推出,有可能是漫步者更新一个系列,至少是几款主要型号产品的一个标识。至少,S2000MKIII也已经在路上了。好吧,S1000MKII还没测完,就说到了S2000MKIII……

整体印象:S1000MKII的声音风格,大体上来说仍然保持S1000的整个形态,但是细节上,素质上进步还是相当大,风格和声音形态没有大的变化,意味着从S1000MKII上还是听不到平板高音和带式高音的味道,改进的钛合金球顶和微调的调音风格让它的整个高音素质有所提高,也修正了一些S1000上有些夸大,影响均衡性的细节部分。中低音扬声器的风格变化,同样向着更为均衡,更为自然而调整,和高音的衔接也明显变得更好,但是想要达到越级的表现,还是不太可能。下面主观听感描述,基于R2R2000和HTC Type-C to 3.5声卡,具体差别会专门谈到。大体风格没有严重影响,不特别说明音源差异。

高音表现:S1000发布后的这几年来,我们在S880、2.1的S系列上已经听到了3/4英寸漫步者硬球顶的一些变化,在它们的测评中其实我们都谈到过它们高音表现是优于S1000的。此次S1000MKII的1英寸钛合金球顶的改进是在意料之内的,搭配很高品质的音源,它的“金属膜”的味道会相比S1000时大大减少,AB对比两款音箱,非常容易察觉,第一代S1000的高音单元非常喜欢去玩弄一些轻微的小小拔高的“小技巧”,比如在一些有一点点爆发力的民谣吉他高音上,小提琴高音上,跟别说打击乐和铜管乐器的高音上了。这种听感,现在仔细品味还是挺特别,这种修饰的小手段在动态不大的音乐中并非完全不可取,但对于要求很高的烧友来说,这种伎俩恐怕不会得到好评。而S1000MKII完全没有了这些小伎俩的出现,高音变得平和,对于大动态大声压时高频的张力和控制力大幅度改善,同一个音源切换两个音箱,总感觉是音源升级了一般的稳定。由于使用R2R2000,它的高频还不是松软类的,我们也搭配了某ESS 902x的解码器,会觉得高频更为轻盈,更不像金属振膜。非常值得一提的是,S1000在大声压下,比如大编制的交响乐,比如去听个马勒?高频有濒临失控的痕迹,而且极高频部分拔高的问题在这里变得刺耳,但S1000MKII在这种情况下非常稳定,干净,失真大大小于S1000第一代。

在小动态的弦乐小品类音乐表现上,S1000MKII的高频密度稍有提高,调音风格[通过之前BT测试可以知道,这确实是调音的差异]也比S1000时起内敛,声音更为圆滑,但瞬态速度仍然比较快属于比较凌厉的一类,如果音源足够好,也可以表现出柔美的一面,但仍然属于硬球顶风格一类。极高频延伸方面的失真大大减小,让它的声音即便搭配素质不高的音源和爆棚一样的音源内容,都不会有刺耳的听感。而S1000正如第一段缩写,那个时候的调音,确实有一点点张扬和故意卖弄的嫌疑,不过此时彼时,完全可以理解S1000第一代的设计,何况那种设计并非完全不好。

中音表现:从S2000的出现到AirPulse的几款产品出现,S1000的定位其实已经发生了变化。因为在2015年漫步者设计S1000时,仍然还是将它定位在大家10年前2.0音箱千元级产品一样的位置——入门HIFI。而从后来和现在S1000的变化来看,它的确成为了入门,但真拿来HIFI的估计没几个。因为在10年前和5年前,用平板高音和带式高音的音箱,才卖2000-3000元简直不敢想象。写这段,是想说明,无论S1000还是S1000MKII,在后续产品出现后被诟病比较多的是中频不行?但,真的不行吗?

即便今天我们在做S1000MKII和S1000测评时,仍然不觉得在表达人声时S1000的中频或者说人声的中音表现的不好,在同样价位段甚至我们当年对比的PM5之类音箱上,甚至更高级HIFI箱上,S1000的调音人声还是相当饱满和拥有很好结像力的。不过与漫步者自家更高级型号相比,这只金属膜高音的瞬态速度可能还是嫌太快了些,人声中高音靠高音部分的衔接对更高要求来说,舒展程度和细节还是明显不够好的。所以,人声听起来完全够扎实,够饱满,但偏紧,不够舒展,尤其是一些优雅的女声,显得严重缺少柔美的感觉和录音中本应该有的一些空间感和层次。

S1000MKII在这方面其实没有进步,但相比第一代S1000收敛了一点的高音和整体更为均衡的调音,让中频的均衡程度更好了。也就是说,想要追求松弛和更为柔和丰富的层次,那可能还得Airpulse带式高音,但想要让中音更为均衡,更为饱满,结像更为出色,控制力更好,动态更好,S1000MKII做到了。加强了自己本身就强的强项,恐怕是在同类硬件设计不变的情况下,最容易做也最不容易做的“升级”。

虽然说,平板高音和带式高音的人声衔接有更丰富的层次,但毕竟那些音箱更贵。在S1000MKII的价位,拥有这样的中频和这样的人声表现,同样可能还是像四年前一样的无敌。这里要提一句,哪怕使用蓝牙或者Type-C声卡,还是相当无敌,不需要使用中频本身就很好的R2R2000播放器。当然,蓝牙部分的质感和细节还是要弱很多。人声风格基本保持和S1000一致,不过中音部分的衔接比S1000第一代更为自然,尤其男声部分感觉的更为明显。

在大编制交响乐的表现上,S1000的调音风格似乎轻微弱化了一点中频的力量感,也许是当时高音突出了点。而S1000MKII则明显均衡了很多,可以感觉到在需要爆发力的时候,有更好的声音的支撑。就如我们前一部分所说的,在做AB对比时,这种动态上和控制力上的提升,总让人错觉不是换了音箱,而是换了一个更高级的音源。同理,在特别极限的大声压下,S1000MKII的控制力大大提升,而且动态更好。

低音表现:S1000的低音被不少网友认为是“两头翘”中的一头,与比较内敛风格相比确实有点这个趋势,但是与目前新“数码”音箱的调音相比,那真是一点都不翘。S1000的低频与S1000MKII低频相比,真的可以听出扬声器素质的提升。在低频下潜很深部分,S1000已经有点“凑活”的感觉,点到为止心有余而力不足。而S1000MKII的低频下潜很深的部分解析力极佳,如果不怕吵到邻居,去听一段管风琴过过瘾,单这一点升级可以感受到S1000MKII的物有所值。毕竟在较低低频部分的解析力、动态S1000MKII应该是因为扬声器的提升,而大幅度提升。而在中低频、低频部分,风格和优点和上面描述高音、中音类似,与其他部分衔接保持的更为均衡,大动态下控制力出色。风格上从容稳定,声音的力度和弹性与S1000一代有了明显不同。不过,想要追求纸盆的松弛,这个尺寸和这个振膜是不擅长的。在S1000测评时的一些震撼表现,在S1000MKII上同样存在,对于低频打击乐动态的表现和迅速的瞬态反应,是它非常擅长的。而相比第一代S1000,在把它擅长的部分做得更好,恐怕是S1000MKII的一个整体思路,低频的素质尤其是较低部分低频的表现,更是如此,提升还是相当大。

蓝牙、数字和音源选择:从以往我们测试aptX HD设备表现来看,与aptX相比,优势不大,而我们今天使用type-C to 3.5mm的声卡,仍然可以比较轻易的超越aptX HD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中高频以上部分,蓝牙还是丢掉了不少细节。当然,目前aptX HD蓝牙听感也相当不错,毕竟它也很可能是S1000/S1000MKII甚至AirPulse音箱更多被使用的输入功能,没有之一。

而S1000MKII的数字输入部分音质表现良好,不过与四年前相比,我们虽然可以很便宜的买到乐之邦这样的数字输出USB声卡,但这样的应用恐怕会越来越少。数字输入可能会出现在搭配电视机或者随身听上,但这种情况下,估计还是模拟输入效果更好。如果可以用到高品质数字输入,例如使用享声MR1作为参考,S1000MKII的表现还是相当出色,似乎比以往数字输入的动态有了一定进步,只是瞬态风格会更迅猛一些。

最后,结合S1000MKII的定价,以及大家的“懒惰”程度,估计给S1000MKII搭配一个高品质的Type-C to 3.5mm的声卡是最高性价比又不那么累赘的方案,1000-2000元级随身听音质不一定会比它们更好。蓝牙的声音表现还是要比好的模拟输入单薄不少,高频损失掉的层次也极为可观,对比一下就知道完全不是一个质感,对于S1000MKII级别音箱来说,这样的蓝牙方案远不够好,但足够方便。这里倒是非常期待漫步者能重拾S1000MA上的DLNA方案,毕竟在这两年,HIFI圈里使用DLNA的热度可比以前又高了很多。至于能不能搭配R2R2000、MR1、A280级别的解码器或播放器,估计舍得投资这样音源的用户,会购买AirPulse吧。

总结

写到这里,我们觉得文中多次谈到的“把擅长的东西做得更好”这句话是对S1000MKII这款音箱声音表现的很好总结。音箱所谓“升级”本来就很难,因为从产品线设定一开始,已经通过不同硬件配置对应了不同的型号和不同价位和定位。S1000第一代的成功也是在R1900TIII和S2000V推出十多年后踩着它们的尸体脱颖而出的。S1000的脚下踩着的还有R1600到R1900TV验证了两年多的彻底的全套新技术新方案。今天,S1000MKII几乎是在和S1000完全一样的平台下推出的产品,同价位同定位的更新,并非去填补某段空白市场。S1000MKII扬声器技术的改进和更为成熟的全新调校,让S1000MKII比S1000音质有了比较明显提升,如果2选1,S1000第一代没有一丝胜算,这是技术上的胜利,也是第一次购买S1000MKII用户的胜利。而市场中应该不会有S1000老用户升级S1000MKII的需求吧?为啥不买AirPulse?为啥不买S2000MK?呢?但如果一定要在千元级选择一款产品,S1000MKII仍然具有极高素质和极好性价比,但我们希望当你使用S1000MKII的时候,少用蓝牙少用蓝牙少用蓝牙,多花点钱买个好前端。Soomal维持四年前对S1000第一代音箱的评级,给予漫步者S1000MKII有源音箱以强烈推荐评级。

相关问答

实际使用中漫步者R1000北美跟惠威D1010IV有多大区别求大神...

r1000北美版高的多,惠威1010-4的低音浑厚,中音耐听,高音都一个德行~就这样~有用(0)回复相关问题丹麦之声A5和惠威D1010-4和漫步者R1700BT,哪款音质好?34...

漫步者R1000TC音箱如何接电脑?-ZOL问答

本人淘到一2000年产R1000TC。发现只有两个音响之间互联的一根线。没有可以直接连电脑的音频线。...中关村在线vivoX90Pro+举报本人淘到一2000年产R1000TC...

漫步者R1000和漫步者R1200买哪个好?

谢邀抱歉这两款都没听过,我个人感觉是这个价位的耳机首先考虑音质其他都是其次,这个价位如果能音质做到ok其他都可以不管,漫步者是老牌子了声音上不会有太大的...

漫步者R1000北美版报价?

漫步者s1000,关注有一年了,见过最低优惠到749,听网上说最低价699,然后一直当等等党,毕竟手上还有大学时代留下来的漫步者r1000tc北美版能用。到了今年6月份...

漫步者R1000TC和漫步者R1200TII哪个好?

漫步者R1000TC(北美版)目前售价229元,定位于电脑多媒体音箱。漫步者R1200TII目前售价299元,定位于电脑多媒体音箱。外观参数漫步者R1000TC(北美版)...漫...

漫步者R1000TC北美版与漫步者R1200TII哪个好?

漫步者R1000TC(北美版)目前售价229元,定位于电脑多媒体音箱。漫步者R1200TII目前售价299元,定位于电脑多媒体音箱。外观参数漫步者R1000TC(北美版)...漫...

漫步者R1000TC音箱,主箱正常,付箱没反应,拆开看,各连线焊接点均正常,请问一般这是哪个部件损坏造成的?

找个万用表测下R1000tc的付箱上音频线压线端子是不是有问题吧如果不好解决还是送回较近售后,全国联保的嘛呵呵找个万用表测下R1000tc的付箱上音频线...

惠威D1010MKII08款和漫步者R1000TC哪个更好一点?

都是实力雄厚的霸主品牌。漫步者在多媒体音箱领域提供无人可以替代的高性价比产品,最近接触的s1000(已经更新到s2000吧)以1000的价格,外观漂亮功能丰富,低频...

漫步者r1000tc怎么接线?

一、打开包装,找到内附件:2、音频输入线一条;3、主副箱连接线(红黑两根)一条;1、将箱子位置初调整;2、取出主副箱连接线,将一段的红黑分别按颜色接入主...

漫步者R1000TC北美版音箱后的两对接口要怎么接?

漫步者音箱有两组信号输入接口,LINEINA和LINEINB,这两组插孔并不完全一样,A组线路输入带有动态高音提升,比较适合喜欢高音的朋友使用,当然如果音源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