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我是很多年的 macbook 用户,对苹果双 11 发布的 M1 电脑很感兴趣,我没有买,但一直在关注,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了解到的信息吧。有点长,大概一万字。

下文把 Macbook Air、Macbook Pro 分别简称为 MBA、MBP。

M1 的 CPU 是什么水平

M1 有两个版本,7 核 GPU 版、8 核 GPU 版,只有入门款 MBA 是七核 GPU,其他都是八核 GPU。

CPU 性能测试使用 Cinebench、Geekbench,两款软件均已适配 M1。以下是 The Verge 的测试结果,三款电脑都是 8 核 GPU 的 M1: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Cinebench R23 之所以跑了一次 30 分钟,是为了观察长时间高负荷工作后,M1 的性能是否下降。结果显示 pro 和 mini 不受影响,但 air 性能下降了,多核跑分从 6803 下降至 5369。Cinebench R23 单次测试,air 的得分也低于 pro 和 mini,应该也是发热导致。

Geekbench 跑分带来的发热还不至于让 air 性能下降,所以三款电脑得分一致。

air 没有风扇,体积小,散热效率相对低,所以 air 的性能更易受发热影响。mini、pro 散热好,性能很稳定,真的很稳定。

下一个问题是,M1 和 intel、AMD 比,大概处于哪个位置?

Anandtech 用 M1 Mac mini 进行了对比评测,由于三款 M1 电脑所配置的 CPU 是一样的,所以跑分可供其他两款参考。

Anandtech 一个有趣做法是,分别使用适配了 M1 的 Geekbench,以及没有适配 M1 的 Geekbench 进行测试。根据后者的跑分,我们可以推测运行那些未适配的软件时,M1 性能如何。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上图是 Geekbench 跑分,黑色是 M1 的数据。

使用未适配的 Geekbench 进行跑分,M1 得分大概打 7.6 ~ 7.8 折。

M1 的单核得分超过了 Ryzen 9 5950X,这是 AMD 最新微架构 zen 3 下的产品,是目前已发布的性能最强的 zen 3 处理器(注意是已发布的),发烧级定位,主要用于台式电脑。比 5950X 还强的 zen 3 处理器就是 Threadripper 系列了,用于工作站和高端台式机,但还没有发布。

M1 的单核得分也超过了 intel i9-10900K,它是 intel 10 代中最强的 S 系列处理器,S 系列是台式处理器,比 S 系列定位更高的是 X 系列,例如 i9-10900X,定位于高端台式机。但事实上 10900K 的 Geekbench 跑分比 10900X 还高。

苹果在发布会上表示,就单一核心而言,M1 的高性能核心全球最强,这在 Geekbench 的跑分中得到了验证。

至于多核得分,4 高性能 + 4 节能核心的 M1 明显落后于 10 核的 intel 10900K,更比不上 16 核的 Ryzen 9 5950X 以及 zen 2 架构的 Ryzen 9 3950X。这在意料之中,毕竟核心数量不同。

和中高端台式处理器对比,多核跑分 M1 自然处于劣势,所以下面的 Cinebench 主要对比笔记本处理器。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M1 在 Cinebench 中的位置没有 Geekbench 那么靠前,媒体通常认为前者更能反映 CPU 的性能。

黑色是 M1 的数据,没有适配 M1 的跑分,大概打了 6.5 ~ 6.7 折。

单核方面,尽管在 Geekbench 的测试中 M1 高于 Ryzen 9 5950X,但在 Cinebench 的测试中,M1 稍弱于 5950X。intel 参战的是 i7-1165G7(笔记本处理器) 而不是前面提到的 i9-10900K(台式处理器),单核得分 M1 比 1165G7 低了一点点,可以认为几乎一样。

多核方面,AMD 派出 Ryzen 7 4800U、Ryzen 9 4900HS 上场迎战,它们都是 8 核高端笔记本处理器,都是 zen 2 架构(zen 3 台式处理器发布了,但笔记本处理器尚未发布,所以这里对比 zen 2),其中 4900HS 差不多是 zen 2 最强的笔记本处理器,仅次于 4900H。这轮对比,M1 明显败下阵来。

多核测试 i7-1165G7 远远落后于 M1,毕竟 1165G7 是四核。因为核心数不同,这样对比对 intel 有点不公平,而且 1165G7 远远不是 intel 最强的笔记本处理器,所以接下来和 intel 进行更多对比。

intel 已发布的 11 代处理器中,i7-1165G7 仅次于 i7-1185G7,即 1185G7 是已发布的 11 代处理器中最强的产品(注意是已发布)。根据 ars 提供的数据,M1 的 Cinebench 单核跑分低于 1185G7,但差距很小可认为一致,多核跑分因为 1185G7 还是只有 4 核,所以 M1 明显领先,如下图所示: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为了充分了解 M1 所处的位置,最好可以和 intel 最强的 8 核笔记本处理器进行对比。

intel 的笔记本处理器性能从低到高,大概可以分为 Y、U、H 系列,并不是 H 系列的每一款都强于 U 系列,但 H 系列的最强者通常比 U 系列的最强者要快。目前看来 1185G7 是 11 代 U 系列(现在改名叫 UP3 系列)最强者,已证明不敌 M1,但 11 代 H 系列还没有发布,所以无法对比,不过可以和 10 代 H 系列的最强者 i9-10980HK 比比。10980HK 是八核笔记本处理器。

laptopmedia 的测试结果显示 Geekbench 跑分,M1 单核比 10980HK 高 22%,多核 10980HK 比 M1 高 19%。两款处理器都是 8 核,但正如我前面说过的,M1 是 4 + 4 的设计。

苹果目前在售的 16 英寸 Macbook Pro 价格超过 2 万,是最贵的苹果笔记本,可选配 i9-9980HK 或 i9-9980H,它们是 intel 第 9 代 H 系列八核处理器。11 代 H 系列未发布,10 代 H 系列单核败于 M1,可推断 9980HK、9980H 的单核也比不上 M1。至于多核,根据 appleinsider 给出的数据,Geekbench 跑分 M1 胜出,Cinebench 跑分 M1 不敌,如下图所示: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appleinsider 给出的这张表格还包括了 2019 年发布的最低配的 Mac Pro 工作站,它搭载 intel Xeon W-3223 处理器,这是一颗 8 核 3.5GHz 可 Turbo Boost 到 4.0GHz 的处理器。前面提到的 i7、i9 等等都是 intel 的 Core 子品牌处理器,而这里的 W-3223 是 intel 的 Xeon 子品牌处理器,主要定位于服务器、工作站等。

从跑分可知,单核性能 W-3223 明显不敌 M1,但多核跑分强于所有 Macbook 处理器。换言之,M1 电脑的 CPU 多核性能比不上最低配的 Mac Pro。

appleinsider 没有给出 iMac Pro 的数据,但目前在售的 iMac Pro 最低配也是搭载 10 核的 Xeon W-2150B 处理器,geekbench 跑分是 1069、8701,多核跑分也超过了 M1。换言之,M1 电脑的 CPU 多核性能也比不上最低配的 iMac Pro。

最后看看下面这份由 wccftech 整理的数据,数据给出了 intel、AMD 高端笔记本处理器的制造工艺,M1 是 5nm,AMD 是 7nm,intel 是 10nm 甚至 14nm,这说明 intel、AMD 可以通过提高制造工艺拉大或缩小和 M1 的差距。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总结一下 M1 的 CPU 跑分 :苹果表示 M1 的高性能核心全球最强,这在 Geekbench 中得到了验证,但 Cinebench 认为 M1 单核比 AMD 最强的处理器还差了一点,和 intel 的最强者大体相同;至于多核性能,目前 AMD 有多款笔记本处理器明显强于 M1,intel 似乎也有三四款。台式处理器无论是 AMD 还是 intel,由于可以拥有更多核心,多核跑分比 M1 高的有很多,当然也有比 M1 差的台式处理器。

所以 M1 并没有所向披靡,有对手,而且不少。

和苹果自家的 mac 产品线进行对比,16 英寸 MBP、iMac Pro、Mac Pro 所搭载的 CPU 多核性能均强于 M1,M1 只是比搭载 intel 处理器的 MBA、13 英寸 MBP、Mac mini 强,还强不少。如果以 Geekbench 跑分为准,M1 也强于 16 英寸的 MBP。

当然啦,M1 毕竟是苹果第一代处理器,也是苹果最入门的处理器,苹果只要把 4 + 4 改为 6 + 2 或 8 + 2,完全可以挑战 iMac Pro、Mac Pro 的部分配置。

以上只是根据跑分得出来的结论,具体到某个实际工作,M1 电脑可能快于 iMac Pro、Mac Pro,后文会有相关例子。

接下来看看 M1 的 GPU 性能。

M1 的 GPU 是什么水平

目前搭载 M1 的三款苹果电脑均没有独立显卡,仅依赖集成在 M1 的 GPU 核心。本文开头已经说过,M1 有 7 核 GPU 版、8 核 GPU 版。

Anandtech 通过 Mac mini 测试了 8 核 GPU 的 M1,测试工具是 GFXBench,结果如下: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黑色是 M1 的数据,数据显示 M1 的 GPU 性能和是否适配 M1 无关,这意味着 macOS 的所有游戏能马上从 M1 GPU 受益。

当然,任何一款游戏的运行都需要 CPU、GPU 同时发力,而 M1 的 CPU 需要适配才能充分释放性能。GFXBench 是纯 GPU 测试,所以上图 M1 的两个分数相等。

运行 GFXBench 5.0 Aztec Ruins 离屏测试,在 1440p 的高分辨率下,M1 的帧率达到 77,在1080p 的分辨率下,帧率达到 204。

数据显示 M1 的 GPU 性能不敌独显 GTX 1650,但差距不是很大,GTX 1660Ti 则比 M1 领先了 60% ~ 70%,至于 RX 560、RX 560X,均落后于 M1 的 GPU。

Tomshardware 提供的数据还表明 M1 强于 GTX 1050Ti,如下图所示: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GTX 1050Ti 是英伟达 GeForce 10 系列的中端 GPU,发布于 2016 年 10 月。GTX 1650 和 1660Ti 则分别是 GeForce 16 系列的入门、中端 GPU,16 系列是为了填补 20 系列所没有覆盖到的入门 ~ 中端市场而推出的。20 系列是高端 ~ 发烧友级别,30 系列作为 20 系列的延续,也定位于高端 ~ 发烧。

所以 M1 的 GPU 性能大概相当于 4 年前的英伟达中端独立显卡,和一年半前发布的入门独显 1650 有差距,和 20 个月前发布的中端独显 1660Ti 差距较大。有观点认为,GTX 1050Ti 可以满足诸多 AAA 游戏的最低配置要求,所以性能与之类似的 M1 GPU 应该也能满足 AAA 游戏的最低配置要求。

RX 560、RX 560X 都是 AMD RX 500 系列的入门独显,分别发布于 2017 年和 2018 年。

Anandtech 用《古墓丽影:崛起》这款游戏进行了实测,数据如下: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数据显示,在 1366 x 768 中等设置下,搭载 M1 处理器的 Mac mini 帧率可以达到 73,相当于 560X 的水平。如果是 1080p 高设置下,M1 帧率为 39.6,优于 560X。

虽然在前面 GFXBench 5.0 的跑分测试中,M1 并没有比 GTX 1650 低多少,但在实际的游戏表现中,M1 的帧率比 GTX 1650 差不少。可能的原因是,虽然 GPU 性能和是否适配 M1 无关,但游戏运行和 CPU、GPU 都有关,而该游戏并没有适配 M1。

Anandtech 还测试了 M1 的能耗,使用 GFXBench 5.0 Aztec 跑分时 GPU 的功率是 10W,GFXBench 差不多是纯 GPU 测试,所以 CPU 功率低至 0.16W,10W 应该也是 M1 的 GPU 最大功率了。运行《古墓丽影:崛起》,CPU 和 GPU 同时作用,功率分别是 7.5W、7W,如下图所示: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作为对比,1660Ti、1650、1050Ti、560 所设计的显卡功率分别是 120W、75W、75W、60 ~ 80W,远远高于 M1 实测得到的 16.5W。

苹果目前在售的笔记本中,只有 16 英寸 MBP 配置独显,最低采用 Radeon Pro 5300M。至于台式机,21.5 英寸 iMac 可能配置入门独显,而 27 英寸 iMac 最低也采用 Radeon Pro 5300。定位更高的 iMac Pro、Mac Pro,可配置的 GPU 性能就更强了。

所以 M1 的 GPU 性能比不上 16 英寸 MBP,比不上 27 英寸 iMac,更比不上 iMac Pro、Mac Pro。

总的来说,Anandtech 认为 M1 的 GPU 是核显的王者,是入门独显(诸如 560、560X、1050Ti)的挑战者。对于很多 AAA 游戏,不要期待 M1 能在高分辨率、高画质的设置下还能达到 60fps 的流畅度,但调低分辨率、调低画质应该能应付大多数游戏。

Anandtech 的测试是基于 Mac mini 的 8 核 GPU 版 M1,基础款的 MBA 搭载 7 核 GPU 的 M1,它的性能表现如何?macworld 在基础款 MBA 上测试了两款游戏表现,结果如下: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左边是《古墓丽影:崛起》的数据,最上面是 M1 MBA,在 1920 x 1200 高设置下帧率为 37.4,在 1280 x 800 中等设置下帧率是 60.6。右边是 《文明6》,1280 x 800 中等设置、高设置的帧率分别是 33.8、54.5。

M1 电脑的实际体验

Rosetta 2 真的这么好吗

没有适配 M1 的软件是通过 Rosetta 2 运行的,Rosetta 2 就像一位翻译,它把 M1 不能直接识别的代码翻译为 M1 能识别的代码。前面 Cinebench 和 Geekbench 的测试显示,通过 Rosetta 2 翻译后再运行,会让 M1 的 CPU 得分打 6 - 8 折,GPU 不受影响。

很多用户对 Rosetta 2 的第一印象是快,从跑分看它确实影响了软件运行速度,但还是很快,用户通常感知不到 Rosetta 的存在。

但事实上没有这么简单。

Adobe 软件没有适配 M1,The Verge 表示使用非常流畅,速度很快,只是评测期间他们发现了 Premiere 一个奇怪 bug:导出的视频码率可能只有 intel 电脑的一半。多了一步,增加了复杂性,Rosetta 2 可能无意之间增加了软件的 bug。

因为还没有适配 M1,微软表示第一次打开 office 可能要等大概 20 秒,但下次打开速度就正常了。这是因为 Rosetta 2 是在应用安装或首次打开时完成编译的,并不是实时编译。当然啦,第一次打开虽然慢,但通常不需要 20 秒。

有些应用,例如 screenflow 无法通过 Rosetta 2 运行,即完全不可用,只能等修复或适配。再比如字节跳动出品的飞书完全无法运行,无限重启。

有些应用,例如 Handbrake 1.1 虽然可以通过 Rosetta 2 运行,但根据 pcmag 的测试,其导出视频的速度可能慢于搭载 intel 处理器的 13 英寸 Macbook Pro。

开发者 Steve 表示 Rosetta 2 会严重影响视频的编码/解码效率,因为这个环节不能事先编译。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有些软件,例如未适配 M1 的 Chrome,The Verge 表示它在 M1 电脑的耗电量高于它在 intel 电脑的耗电量。

有一个网站 isapplesiliconready.com 整理了一些软件的兼容性,如果你好奇某款软件能否正常使用,可以去看看: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过去 15 年写给 macOS 的软件都是基于 intel 芯片写的,从 intel 到 ARM 的过渡恐怕不是一时半会的事,但目前看来开发者的反应还是比较积极的。

苹果以身作则,随着 Big Sur 的发布,苹果更新了一大波应用,Final Cut Pro 、Logic Pro 等所有苹果自家的应用均已适配 M1。macrumors 连续点击差不多 20 款苹果应用,打开速度很快,如下:

苹果在发布会上表示 Adobe Lightroom 将于 12 月适配 M1,Photoshop 将于明年上半年完成适配,至于 Premiere 的适配计划我没有找到。

微软也表示在安排了,mac 版 Office 有望变得更快。因为根据已有的数据,应用适配之后速度提升都很明显。

Chrome 也很快适配了 M1,ars 使用 Speedometer 测试的数据显示,适配后的 Chrome 速度提升了 80%,但和 Safari 比还是差了一点。我没有找到 Chrome 适配以后的续航,但推测会有提升。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Handbrake 的最新测试版 1.4 beta 适配了 M1,导出同一个视频,M1 MBP 从 17 分钟下降到 8 分钟,M1 MBA 从 18 分钟下降到 11 分钟,而配置了 GTX 1650Ti 独显的 Spectre x360 是 10 分钟。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ars 安装并测试了 120 个应用,除了少数 3D 游戏之外,其他应用都能正常打开,不会觉得慢,个别 UI 不协调,但不至于影响使用。

Mac 应用商店不会标志应用是否适配 M1,Jonathan 发现活动监视器会用 Apple、intel 进行区分。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打开 Finder - 应用程序,选择一个应用,通过 command + i 可查看该应用的信息,这里会标记该应用是 universal 还是 intel 还是 native 应用,如果是 universal,还可以强制它总是通过 Rosetta 打开: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 Homebrew 无法正常使用,但强制 Terminal 通过 Rosetta 的方式运行之后,问题就解决了。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糟糕的 iPadOS、iOS 应用

The Verge 表示 iPadOS、iOS 应用虽然可以运行在 M1 电脑,但使用体验有点混乱:1)并非所有 iOS 应用都能运行在苹果电脑,开发者可以选择不上架 Mac 应用商城;2)有些应用,例如在线视频应用 HBO Max,无法全屏播放,甚至不能调整窗口大小;3)有些应用,例如 Telegram,收到新消息通知时,Telegram 窗口会自动跳出来,挡住正在使用的其他应用;4)有些应用,例如 Tumblr 打开时闪退,无法使用。

运行在 mac 电脑的 iOS 应用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按键模拟触控操作,例如按下空格键相当于单击窗口中间的位置,按下方向键模拟左右滑动屏幕,可以想象体验并不好。

Techcrunch 表示,在 mac 上运行 iOS、iPadOS 应用听起来振奋人心,实际体验下来更像是营销噱头,用户体验令人失望。

我个人认为 iPadOS、iOS 应用在 mac 电脑体验虽然不好,但毕竟提供了更多选择,目前的问题主要是交互问题,还有很多优化空间,相信会改善。

一位在阿里巴巴工作的博主 @蒸米spark 表示,允许 iOS 应用运行在 macOS 可能存在令人担忧的安全问题:1)没有在 Mac 应用商店上架的应用,也可以通过先在 iPhone 上安装,然后把该应用的 ipa 安装包从 iPhone 导出至电脑,最后双击 ipa 包安装在电脑;2)在 macOS 运行的 iOS 应用,其用户数据保存在可见的文件目录,可轻松获取。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人见人爱的续航

M1 MBA、MBP 电量不变,但续航大幅增加。苹果表示 MBA 续航最长 18 小时,比之前多出 6 小时,MBP 续航最长 20 小时,比之前翻倍。

这些数据可能有点理想化,The Verge 评测后表示,MBP 综合使用可达 10 小时续航,要想在 8 小时内消耗完,你要出力地去压榨它。MBA 日常使用可达 8 ~ 10 小时,对大多数用户而言,8 ~ 10 小时就是一个完整的工作日。当越来越多的应用适配 M1,它们的续航还会继续提升。

WSJ 的测试显示,M1 MBP 可以连续观看 16 小时 YT 视频,MBA 可以连续观看 10 小时 45 分钟。

Engadget 在文章中表示,今年上半年发布的 intel air 九点上班开始用,下午四点就要充电,而 M1 MBA 下午五点下班时,还有 38% 的电量。

Techcrunch 认为:M1 MBP 性能确实强,但令人震惊的不是它的性能,是它的续航。

下图是其他用户关于续航的表述。用户一:在 M1 MBP 上写了 40 分钟脚本,电量依然显示 100%。用户二:使用 M1 MBA 听音乐、发推、安装应用、用 Safari 冲浪,一个小时后,电量显示 99%。用户三:在 M1 MBP 安装系统、传输数据、初始设置等,3 小时后电量显示 94%。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M1 电脑在盒盖的情况下几乎不消耗电量,如下图所示: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虽然合盖时耗电极低,但 M1 依然保持定期活跃,Surge 的开发者 Yachen Liu 测试后表示:

即使在电池供电且合盖的状态下,M1 设备 CPU 依然会定期的保持活跃,和 iDevice 一样,而且这个活跃不是系统特权。 旧的 MBA 合盖后几分钟内依然活跃,然后就彻底休眠了。

于是搭载 M1 的 Macbook 可以像 iPhone 那样实现立即唤醒,Yachen 发现即使合盖了一整晚,第二天依然能「瞬开」,这和 iPhone 的体验差不多。作为对比,Yachen 还补充说:

在原来 Intel 的机器上,未接电源下唤醒时先要黑屏个几秒,再卡顿个几秒,解锁后的几秒也是卡的一笔,没个十秒根本无法进入正常使用状态。

说到黑屏,开发者 Steve 表示 M1 Macbook 另一个令人赞叹的表现是:更改分辨率或连接外置显示器,电脑能立即显示新画面,没有任何延迟。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这个我有经验,我的 2017 年 13 英寸 MBP 连上外置的 4K 显示器,马上黑屏,等,接着屏幕重新点亮,先显示桌面,等,最后再显示应用窗口,总耗时大概 9 秒。更换壁纸,我的 macbook 大概有 2 秒延迟。

关于噪音、散热

续航其实和噪音、散热是直接相关的。M1 性能虽然强悍,但能耗低、散热少。

得益于此,M1 MBA 取消了风扇,仅采用铝金属散热片,始终静音。

M1 MBP 虽然保留了风扇,但 The Verge 表示 M1 MBP 的风扇不会轻易转起来,一些很容易让 intel MBP 风扇转起来的应用,却很难让 M1 MBP 的风扇转起来,例如在 Chrome 使用 Google Meet。

The Verge 让 M1 Mac mini 连续跑了 30 分钟 Cinebench,竟然没有听到风扇在转。

WSJ 的评测重点恰好是散热、噪音,作者做了多项对比测试。

测试一:

在 M1 MBA、MBP 分别使用未适配的 Chrome 打开 25 个网页,两部电脑都很流畅也很凉爽,打开 50 个网页,依然凉爽,但 air 速度变慢,pro 继续打开 100 个网页,依然流畅,并且完全静音。

作为对比,今年年初发布的搭载 intel 处理器的 air 使用 Chrome 打开 35 个网页时,风扇就发出明显噪音。对于搭载 intel 处理器的 pro,打开 65 个网页时,风扇也发出了明显噪音。

测试二:

打开一个四人在线的视频会议,搭载 intel 处理器的 air 和 pro 都发出了噪音,但搭载 M1 的 air 和 pro 完全静音。

测试三:

运行同一款游戏,intel air 风扇发出明显噪音,M1 air 没有噪音且流畅,M1 pro 风扇完全不转。

测试四:

极限测试来了,在 M1 MBP 上同时使用 adobe premere 导出一个 4k 视频、运行游戏、打开 chrome,这时候 M1 pro 的风扇终于转起来,可以听到噪音。

网友 myiphone 对比了 M1 air 和最新的 intel air 的发热情况,高负荷工作一段时间以后,M1 air 的键盘处最高温为 26.5 度,intel air 键盘处最高温是 34.2 度。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Max Tech 做了类似测试,在开机但是空闲的情况下,M1 MBA 的键盘处最高温度是 28 度,intel 是 33 度,intel 高温部分面积更大。

先连续使用了一段时间,接着跑 Cinebench,期间测试键盘最高温,M1 air 是 40 度(下图左边),intel air 是 41 度(下图右边),几乎一样。但 M1 air 仅通过散热片散热,没有噪音。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有风扇的 pro、mini 发热应该比 air 好,根据前面的 CPU 跑分,pro、mini 的连续高负荷工作下,性能依然表现稳定。

8GB、16GB 内存够用吗

M1 电脑最低只有 8GB 内存,最高只有 16GB,它的内存是所谓的统一内存,和 CPU、GPU 集成在一块板子上,数据在它们三者之间传输的速度更快更高效。部分媒体及用户认为 8GB 的统一内存相当于更多的一般内存。

下图是 ifixit 拆解公开的 M1 外观,左边是处理器的顶盖,右边是集成在一起的统一内存,看起来有点奇怪。ifixit 拆解的是 8GB 的版本,所以右边有 2 个 4GB 内存条。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techcrunch 用 16GB M1 MBP 做了一项测试,用未适配的 Chrome 打开 400 个网页,虽然 Chrome 卡得无法用,但不影响继续看视频、听音乐。接着他用 Safari 打开 400 个网页,Safari 却很流畅,点击任意一个标签,可马上切换到该网页。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techcrunch 用未适配的 Chrome 测试,网友 themaster 则用适配后的 Chrome 打开 400 个网页,他说没任何问题,也是 16GB 的版本。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以上是 16GB 的测试,下面看看 8GB 的。

9to5mac 的 Stephen 把 8GB 的 M1 MBA 连接到外置显示器,用浏览器打开 7 个全屏 YT 视频,还打开了 13 个其他应用,表现流畅: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Tyler Stalman 在 8GB M1 MBP 使用还未适配的 Photoshop 编辑多张 4500 万像素的照片,照片还有很多图层,零卡顿,丝毫不觉得变慢,完全静音,他表示很意外。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Rust(腐蚀)这款游戏要求最低 10GB 内存,有网友在他的 8GB M1 MBA 上测试了 Rust。把画质开到最高,分辨率设置为最高的 2880 x 1800,帧率只有 10 左右,很卡;把分辨率降到 2048 x 1280,画质不变,帧率超过 25。

但他没有继续测试下去,我猜测如果再稍微调低分辨率,把画质设置为中等,帧率应该能达到流畅。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其实 8GB 毕竟是 8GB,有时候还是不够用的。

博主李自然分别在 intel 六核 i5 16GB Mac mini、M1 8GB Mac mini 上分别载入并显示一个巨大的文本文件,用时分别是 66 秒、31 秒。我们不知道这个文件具体是多大,但 M1 可能输在了内存。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另一位自称非程序员/设计/工程人士的博主表示,『M1 8GB 完全够用』这种说法极具误导性,虽然 Safari 可以打开上百个标签,但 70% 的标签载入延迟,30% 是彻底 reload。这种说法和前面 techcrunch 用 Safari 打开 400 个标签但依然流畅的测试,是矛盾的。双方的观点供各位读者参考。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视频处理能力

单独说一下 M1 对视频工作者的提升,先看数据。

techcrunch 用 final cut pro 导出一段 5 分钟的 4K 60fps 视频,M1 MBP 远远快于 2019 年 13 英寸 MBP,但不敌 16 英寸 MBP,如下图所示: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但导出一段 5 分钟的 8K 视频(体积高达 81GB),三款 M1 电脑用时为 33 ~ 36 分钟,16 英寸 MBP 用时不到 15 分钟,Mac Pro 只要 5.5 分钟。可见 M1 差距很大,如下图所示: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M1 的用时差距,和它们的硬件差距是吻合的,16 英寸 MBP 和 Mac Pro 的配置明显高于三款 M1 电脑:

2019 16” MBP:8核 i9-9980HK、Radeon Pro 5500M、32GB2019 Mac Pro:12核 W-3235、AMD Radeon Pro Vega II、48GB

techcrunch 同时统计了它们的电量变化,结果是令人意外的。M1 MBP 连续工作 33 分钟电量从 100% 降至 83%,16 英寸的 MBP 工作 15 分钟电量就跌至 79%,13 英寸的 intel MBP 单次充电甚至无法成功导出这段视频,需要再充电。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看看 MKBHD 的测试数据,导出一段 15 分钟的 4K 视频,M1 MBP 慢于 16 英寸 MBP 和 28 核的 Mac Pro,但差距远远小于它们的价格差。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其实导出视频的速度,M1 不一定远远落后于 Mac Pro,有可能远远快于 Mac Pro,这和视频的格式有较大关系,接下来的测试可以证明这个说法。

Max Yuryev 的 Mac Pro 和 techcrunch 的 Mac Pro 搭载了一样的 CPU 和 GPU,用 final cut pro 导出一段 8 bit 4k 视频,视频长度未知,M1 MBP 和 Mac Pro 用时几乎一样: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H.265 10-bit 4:2:2 是一种有点特别的视频格式,Canon EOS R5、Sony S7S3 等相机在拍摄 10 bit 视频时,可以保存为 H.265 4:2:2 格式。市面上似乎还没有支持硬解 H.265 4:2:2 的显卡,所以没有电脑可以流畅地剪辑 4k 10-bit H.265 4:2:2 视频。Max Yuryev 的 Mac Pro 在 final cut pro 的时间线上播放这段视频,效果是这样的: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这里要来一个转折:虽然 M1 的 GPU 和 CPU 性能均比不上 Max 那部近 10 万人民币的 Mac Pro,但 M1 电脑可以流畅地剪辑 10 bit 4K H.265 4:2:2 视频。其实 iPad Pro 也可以,M1 和 A 系列芯片有很多共同的设计。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Max Yuryev 在两部电脑分别导出这段 5 分钟的 4K H.265 4:2:2 视频,M1 MBP 比 Mac Pro 快得多: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techcrunch 表示 M1 MBP 可以流畅剪辑 8K 视频,但 Max Yuryev 的测试发现 M1 MBP 无法流畅剪辑 8K ,但 6K 没有问题。我猜测可能和视频的格式、剪辑效果等因素有关。

techcrunch 没有加入 iMac Pro 进行对比,但我找到博主 @悉尼顾俊 的测试数据,他手头的 iMac Pro 配置 W-2150B 十核 CPU、Radeon Pro Vega 56 独显、128GB 内存,售价 5 万+,配置没有前面的 Mac Pro 那么高,但也明显强于 M1。

@悉尼顾俊 测试的三段视频如下,分别用两部电脑导出这些视频:

第一段视频(4k h264 10bit 422 7分36秒):

- iMac Pro:11.5 分钟左右

- M1 MBP:10 分 20 秒

第二段视频(4k h265 10bit 422 30秒 100fps):

- iMac Pro:1 分 20 秒

- M1 MBP:45 秒

第三段视频(8k h265 10bit 422 30秒):

- iMac Pro:2 分 47 秒

- M1 MBP:1 分 2 秒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悉尼顾俊 还表示,他的 iMac Pro 在 final cut pro 上无法流畅播放 4K 10bit H.264 422 300fps 的视频,注意不是 H.265 422 而是 H.264 422,降低帧率慢速播放,这时候才算流畅,但 M1 MBP 无需慢速播放,能直接以 100fps 流畅播放这个视频。

总结一下: M1 剪辑 4K 视频无压力,8K 看情况;剪辑 H265 422 视频 M1 似乎没有对手;至于导出视频的速度,@悉尼顾俊 的测试表明 M1 比他的 iMac Pro 快,但 techcrunch 和 MKBHD 的测试显示 M1 可能慢于 16 英寸 MBP,和 Mac Pro 的差距更大,我猜可能和视频格式、剪辑效果等有关系。

前面看了这么多 M1 的积极评价,不妨再看看用户小紫的观点: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编程速度

还是先看 techcrunch 的数据,参与对比的三款 intel 电脑的配置和前面的一样,分别如下:

2019 16” MBP:8核 i9-9980HK、Radeon Pro 5500M、32GB2019 13” MBP:4核 i7-8569U、16GB2019 Mac Pro:12核 W-3235、AMD Radeon Pro Vega II、48GB

首先测试了 webkit 的编译时间,M1 MBP、M1 Mac mini 用时和 Mac Pro 几乎一样,M1 MBA 慢了一点,但也比 16 英寸的 MBP 快。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有趣的是,编译结束后,13 英寸 intel MBP 只剩下 24% 电量,16 英寸 MBP 只有 61%,两款 M1 电脑均剩下 91%,摇摇领先!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另一项测试是解压缩 Xcode 压缩包,测试结果和 webkit 编译类似,由于所用时间较短(5 分钟出头),M1 MBA 性能没有下降,所以三款 M1 电脑用时接近,远快于 intel mac。该测试表明,M1 的多核跑分虽然比不上大部分 mac 台式机,但处理某些工作时,可能更快。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Surge 开发者用三款电脑分别编译 Surge 源码,测试 3 次,结果都是 M1 胜出,如下:

MacBook Pro (2020, M1, 16GB):38 秒 / 39 秒 / 41 秒iMac Pro (2017, 3 GHz 10 核 Intel Xeon W):46 秒 / 43 秒 / 44 秒MacBook Air (2019, 1.6GHz 双核 Intel Core i5):208 秒 / 207 秒 / 206 秒

Overcast 开发者 Marco 编译 Overcast,64GB 内存 10 核 iMac Pro 用时 56 秒,M1 MBA 用时 39 秒,即使性能受限,用时最高 49 秒。

以上数据对开发者非常有吸引力,但开发者对兼容性的要求也很高,一些重要工具,例如 Docker、Virtualbox 等暂时不兼容 M1 电脑。熊猫吃短信的作者 Baye 表示 M1 电脑可能不适合非 iOS 开发者用作生产力工具:

见到几个后端开发的程序员买了 M1 后退货了,因为还没法用来干活。目前尝鲜并且给了高评价的基本都是 iOS 开发者,苹果自己的生态肯定是没啥问题的。非 iOS 开发者如果打算买来做生产工具,还要是慎重考虑下。

建议买吗?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度有强烈的购买冲动。我最先看到用户分享 M1 在视频剪辑、代码编译、压缩包解压上的出色表现,数据显示 M1 吊打 intel MBP,力压贵得多的 iMac Pro 甚至 Mac Pro。我相信这些数据的真实性,但同时认为这只是管中窥豹,并不能全面反映 M1 电脑的使用体验。

看了 M1 的跑分,你会发现 M1 的性能确实很强,CPU 的高性能核心如果不是全球最强也是最强之一,但说到整体性能 M1 还有很多对手。有人把 M1 和一些高端台式机比,虽然某些任务 M1 更快,例如剪辑 H265 422 视频、解压缩 Xcode、iOS 软件编译等,但不要天真地认为 M1 已经打败了大多数台式处理器,事实上苹果台式机的 intel CPU 多核性能基本都强于 M1,没办法,它们核心多。但即使是笔记本处理器,都是八核,AMD、intel 也能拿出多核性能强于 M1 的芯片,而且并不少。

再说 GPU,有网友分享了很多用 M1 玩游戏的视频,效果似乎不错,让人误以为 M1 已经上升到游戏本的水平,事实上 M1 的 GPU 只相当于入门独显。游戏性能提升大,只能说明 intel macbook 起点太低,从原来的卡成 PPT 变成 40fps,从原来的 40fps 变成 70fps,大概是这样吧。M1 电脑要想获得稳定的 60fps 的体验,很多时候还是要降低分辨率、调低画质。前面 techcrunch 的测试也表明,使用 fcp 导出 8k 视频,Mac Pro、16 英寸 MBP 因为配置了明显更强的独显,速度比 M1 MBP 快得多。

总的来说 M1 在同级产品中拥有顶级性能,有时候甚至能挑战高端台式机,但不要被这个『有时候』蒙蔽了双眼,不要过分地越级比较,比不过。

我觉得能耗才是 M1 最大的优势,M1 电脑的发热明显低于 intel 电脑,因为省电,续航相对上一代产品大幅提升,也很安静,很难让它的风扇转起来,如果有风扇的话。关于续航我还没有看到任何负面观点,完全是人见人爱。

intel、AMD 虽然有不少处理器强于 M1,但相似性能的处理器不可能用在 MBA 这种超长续航的轻薄本上,更不可能取消风扇。相似性能的处理器只能用在 16 英寸的 MBP 或台式电脑上,这样才能塞入更大的电池、更大的风扇、更多的散热片。M1 以更薄的机身,更低的能耗,获得了中端 ~ 高端笔记本的性能,这是令人震惊的。

没有风扇且空间狭窄的 MBA 对处理器而言,是严苛的生存环境,M1 即便在这种环境下还能如鱼得水,说明 M1 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把它放在一个更大的空间中,给它加上更好的散热装置,M1 肯定能把翅膀张得更宽,飞得更高。这让创作者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这也是我最后决定暂时不买 M1 电脑的原因。苹果这次发布的三款 M1 电脑外观设计几乎没有变化,尤其是 Mac mini,网友拆机后发现它内部闲置了很多空间,完全可以做得更小。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目前只有 MBA、入门的 MBP 转换了阵营,苹果定位高端的 MBP、iMac、Mac Pro 也会逐步过渡,但苹果需要拿出比 M1 更强的芯片才能配得上这些电脑的专业定位,另外,统一内存效率再高,16GB 也远远无法满足专业需求,这意味着苹果芯片未来两三年会快速地升级迭代。

除了硬件,从 x86 过渡到 ARM,整个软件生态也需要重新适应。虽然看看网页写写东西之类的简单需求完全可以满足,但如果用作严肃的生产力工具还是再等一等比较好。

应该也不用等多久,我猜不出一年,各行各业的主流生产力工具都可以适配过来,届时第二代苹果芯片,姑且叫它 M2 吧,可能也发布上市了,MBA、入门的 MBP、mini 说不定也会采用新的内外部设计,高端的 MBP、台式机说不定能用上比 M1 强得多的苹果芯片。

-----

文章有点长,看不完的可以收藏、再看。

M1杀疯了!全网最快的Apple Silicon M1 MacBook Air上手详细评测

>>>威锋20W迷你PD快充充电器来啦,还有威锋精选全球好壳。快来威锋自营店抢购吧!

离开 Intel 的第一天,一点都不想它。

简要总结这款 M1 MacBook Air:

1. M1性能表现超出预期的好,速度快到堪称恐怖

2. 与Intel Mac一样功能强大,甚至更强大

3. M1发热大幅降低,续航大幅提升

4. 兼容性不是大问题,而且吃惊的是,用M1跑X86应用甚至比用Intel跑X86应用都快出很多

5. 外观设计无任何变化

6. 新增P3广色域、Wi-Fi 6

7. 可运行iOS App

本文全部在这款 M1 MacBook Air 上编辑完成。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首先放上配置。

2020 款 M1 最基础的配置Air,教师优惠 7199 元。

上午 7 点收到货,就马不停蹄的做了一整天的测试,目前来做一个汇总。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八核CPU(4大+4小)3.2GHz

七核GPU

十六核NE

8GB UMA 内存

256GB SSD

49.9 瓦时锂聚合物电池

对比手上另一款2020款Intel最高配的配置Air,教师优惠9799元。

i7-1060NG7 四核八线程 1.2GHz 睿频加速3.9GHz

Iris Plus G7 GPU

16GB LPDDR4X 内存

256GB SSD

49.9 瓦时锂聚合物电池

1. 性能表现

开门见山,直接谈感受。

系统级流畅度的直观体验:一个字:快,丝滑流畅!

在均搭载macOS Big Sur 11.0.1 正式版(20B29)的情况下,M1芯片的Air在各项系统操作中流畅度远远超过Intel Air。尤其体现在动画效果、打开/切换应用程序、滑动、页面放大缩小、打字流畅度、和睡眠唤醒速度。

得益于更强的GPU,掉帧现象几乎不存在,而这在Intel Air上随处可见。

得益于低延迟的UMA内存和新内存控制器,切换应用程序的响应速度迅速。

得益于M1的新SSD控制器,连续读写能力达到了2400Mb/s以上,而Intel Air只有1200Mb/s。随机读写能力也大幅增强。这让打开应用程序、睡眠唤醒都得到了,可以说是革命性的提升。

对于睡眠唤醒,Intel Mac从睡眠中唤醒需要2-3秒的等待时间,就和普通PC一样。而这款M1 Mac就和你手中的iPhone一样,瞬间唤醒,瞬间解锁。千万不要小看了这几秒的提升,它带来的是一种非常舒适非常“Apple”的体验。

再比如打开Safari,快速滑动网页像Apple网站,在Intel上总是会出现一点点迟滞和卡顿,像是处理器还在处理数据。而M1 Mac上滑动就和iPhone上滑动网页一样,没有任何阻滞感。

如果非要让我找出一些词语形容,我只能说这款MacBook Air在得到了Apple Silicon之后,如鱼得水,有了一种用iPhone 和iPad时候的丝滑流畅感和迅捷感。而之前用Intel Mac时候,感受不到这种流畅,相反总是有一些细枝末节的卡顿和拖泥带水的阻滞感。

直观体验后我们将用数据说话,测试CPU、GPU的各项性能。因为还有许多软件并未完全适配M1,而是使用Rosetta模拟器进行运作,所以在图中会特别标注。

首先是CPU Geekbench 5部分的跑分。两张直观的图应该可以说明一切了。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M1芯片在MacBook Air上跑出了单核1732,多核7443。这个成绩已经超越了所有的MacBook产品线包括最新的MacBook Pro 16寸搭载的i9-9980HK。单核能力基本与目前的桌面级AMD Ryzen 7 5800X相似,超过此前的最强移动级Intel Core i9-9980HK将近70%。

至于同为ARM的隔壁微软Surface Pro X最新定制的SQ2处理器,则只有M1的一半都不到。值得注意的是,M1的最高频率只有3.2GHz,但已经实现了和4.7GHz的R7 5800X同样的单核性能,而睿频高达5.0GHz 的i9-9980HK,它的单核性能竟大幅落后于只有3.2GHz的M1。可见M1的IPC效能已经达到了可以说是极其恐怖的程度。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有趣的是,因为最新的Geekbench5.3是适配ARM Mac的,但同时也适配Rosetta2来转译x86跑分。结果出人意料,M1芯片在Rosetta2模拟x86的情况下,都跑出了单核 1265分,多核 5647分的结果,其表现依旧轻松超过我的顶配i7 Air,也超过了桌面级i5-9400F。也就是说,M1在模拟X86情况下跑X86应用,竟然仍比大多数Intel原生跑X86应用快。

然后是iMovie渲染一段1080p分辨率60帧的视频。使用ProRes,大小约为3GB。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测试结果几乎正正好如苹果官网所描述的3.5倍提升。

GPU方面,首先是GFXbench跑分,测试项为Aztec Ruin和Aztec Ruin离屏。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年轻人不讲武德,Intel曾经的最强核显Iris毫无面子。苹果宣称M1拥有2.6T的浮点运算能力,轻轻松松就抬走了Intel Iris核显,据网上其他跑分资料显示其分数已经和桌面级GTX1050Ti和RX560相当。值得注意的是,我的Air是残血M1,少一颗GPU核心,如果是满血M1,其实力会更强(按照过去A12X和A12Z的比例来看差距约15%)。

然后是游戏,我选用Dota2 Vulkan,中画质,1440x900,按照平均帧率计算。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不测不知道,一测吓一跳。可以看到M1尽管是用Rosetta2模拟运行的x86 Dota2,但这帧数,整整领先Intel Iris三倍之多。加上Intel发热严重高于M1,风扇非常吵闹。实际感受就是Intel卡成了ppt,简直没法继续游戏,而M1是能很流畅,注意,是很流畅的运行这款游戏。(游戏帧率稳定性和持续性能测试在后面)

通过上述性能测试,可以看到,相比于我的i7Air,M1Air在各个性能指标上都实现了大幅增长,带来了系统流畅度体验上的飞跃提升。中文互联网里盛行的一个谣言:ARM性能无法比拟桌面级处理器,现在似乎已不攻自破。时代变迁如此之快的现在,恐未来将会是X86性能无法比拟ARM 了。当然,好戏还远不止此,我将继续测试,请往下细看。

2. 持续性能、发热和散热测试

Intel x86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高能耗。X86 CISC相对落后的架构和工艺,带来了超高发热量和功耗,让MacBook系列总是背负着发热大、降频、卡顿的包袱,俗称3秒真男人。当然不只是MacBook,许多Windows轻薄本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那么这次测试以无风扇的被动散热M1 MacBook Air 和 有一个小风扇散热的 Intel MacBook Air进行对比,看看他们的持续性能表现究竟如何。

我们选用比较压榨性能的Cinebench R23,10分钟循环烤鸡和游戏来测试。

测试分别记录降频情况、发热情况和风扇情况。

Cinebench R23在第一时间就对ARM AArch64进行了适配。

那就让我们在10分钟的烤鸡中来找出最真实的性能。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Cinebench 10分钟测试里,M1 Air无风扇的表现明显不如Pro M1和mini M1的7500分来的高,很明显无风扇导致的发热降频得背大锅。但是,1500分单核和6500分多核,依旧甩开了 i7 Air有风扇一大截距离。

接下来看一下游戏的帧率稳定性表现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Intel款Air仅在前6秒钟能维持40-50帧率,6秒之后开始直线下降,到了30秒时候只有30帧,此时风扇开始逐渐吹响,帧率则出现了反复波动,从15帧到25帧来回跳动。

而M1的表现出人意料,没有风扇,但前面3分钟都丝毫没有任何影响,5分钟后略微帧数有了下降,此后30分钟帧数也有波动,大概在80-90之间来回跳动。抚摸屏幕下方和背面主板部,有发烫,但Intel款发烫明显比M1款更严重。

由于M1 Air没有风扇,所以全程保持安静0分贝的噪音。

而Intel Air有一个转速高达5000rpm的小风扇,在渲染视频和游戏时候全程保持着高速运转,噪音还是非常扰人的,用Apple Watch测量其噪音值达到42分贝。

结论:M1芯片的Air虽然没有风扇,然而其持续性能输出时间仍旧比Intel长了,苹果说好的3.5倍的CPU性能提升和5倍的GPU性能提升,也正是在持续压力测试状态下得出的更精准的结论。

说白了,Intel因为降频发热,实际性能并没有Geekbench峰值跑出来那样高。而M1的低发热使其持续性能输出更好,更符合Geekbench跑出来的峰值性能。这点我们从Dota2的10分钟测试便可以看到,Intel款尽管有风扇加持,经过10分钟的测试后,还是“体力透支”了,而无风扇的M1继续坚挺着。

测量其背部发热程度,不比Intel严重。而且在日常操作使用中也保持比Intel更低的温度(跟iPad一样,基本是凉的)。i7-1060NG7,这么一款高配的低电压10代酷睿i7,Intel引以为傲的第一代10纳米工艺,不仅性能上完败于第一代5纳米的M1芯片,在发热和持续性能表现上,也败得惨不忍睹。至于M1,在Air上的表现出色,发热控制很好,持续性能依然会有降频但不算严重。Air毕竟是Air,没有风扇的轻薄设计,注定让它无法长久发挥全部的实力。我相信,在更好散热环境的MacBook Pro 和 Mac mini下,M1可以爆发出更持久的惊人潜力。

3. 续航

M1不仅带来了性能、安静和低发热,续航的提升也是另一个激动人心的地方。碍于时间关系没有细测。根据苹果官网给的参考,Intel的Air使用时间是12小时视频播放,而M1的Air是18小时视频播放。多出了整整6个小时。这里我们采用视频播放3小时的剩余电量来进行对比实验。(对照中i7 Air电池循环42次,基本不影响结果准确性,M1 Air循环则为0次)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可以看出M1芯片的低功耗,确实对电池续航有着质的提升。相比于许多Windows电脑只能靠做大做厚电池的方法来提升续航,这将是又一个大飞跃。现在,即便是外出工作一整天,也不需要携带充电器了。

4. 设计

2020款M1和2020款Intel 在外形、设计、三围、体重上,完全一样。

还是一如既往的简洁线条,细腻无暇的金属,还有坚固耐用,让人很安心的铝外壳。

依然是令人爱不释手,很舒服的笔记本电脑使用体验。

但不是全面屏的设计,屏占比依旧不高,似乎有些过时。因此我猜测明年很可能出一个设计大改的新Air。

键盘依旧是沿用2020款的剪刀键盘,打字体验还是比较舒适的。

这篇文章是在2020款M1 MacBook Air上亲手打成的。总之,符合笔记本电脑键盘的理想标准。值得一提的是,我是文书工作者,键入速度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得益于M1芯片,无论是多繁忙的状态,无论是在Word还是LaTeX,打字流畅度都达到了巅峰水平。而在Intel Air上,倘若电脑任务繁忙或发热大时,我的打字速度就经常超越Intel处理的速度。

5. 兼容性

许多人担忧的ARM兼容性问题。至少目前来看,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绝大多数常用App都能良好运行。系统方面使用起来和Intel Mac完全无异,功能全部可用,俨然是一部强大的Mac而不是一个大号的iPad。许多软件已经及时更新,像常用的Office、WPS系列宣布将很快支持ARM架构,届时使用起来更加顺畅。即使部分软件暂不支持ARM架构,在Rosetta2转换器支持下,运行起来速度和功能和以前并无区别(甚至仍然比许多Intel处理器原生x86更快)。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Rosetta2转译时需要耗费一点时间,表现为第一次打开x86软件,需要等待十几秒到二十几秒在Dock栏上弹跳,表明其正进行转译,以后再打开时则无需再转译。绝大多数软件都可以迅速转译完毕并且功能正常,目前我还没遇到过不能用的X86软件,根据网上其他评测也表明仅有极少部分软件暂时无法转译或会出现错误。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Rosetta2的转换效率非常高,苹果官网也说了,许多游戏和图形密集型App,在用Rosetta2转换后的帧率表现,都比Intel高出不少(再一次侧面暴击Intel GPU确实不太行)。而Adobe也在发布会上承诺最迟明年完成旗下软件的迁移适配工作。

另外有一点,那就是M1和A14等A系列芯片同宗同源,所以可以直接原生运行iOS App,适配好的App可以直接在App Store下载。使用起来和iPhone、iPad无异。诸如时下热门的游戏原神(Genshin Impact),非常吃手机配置,假如官方适配的话,相信使用这台M1 Mac可以流畅无压力高特效随意运行。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

当然,这仅针对macOS用户。如果你是Windows 作业系统的主力用户,那么很抱歉首先暂时不支持Boot Camp。题外话,微软其实对ARM也早已情有独钟,类似Rosetta2的转译器也在微软的开发当中,所以Windows 10运行并非遥遥无期,但短期内是不现实的。

而Windows虚拟机如Parallels目前也还在加紧开发当中,针对需要虚拟机Win来处理任务,相信用Parallels或VMware之类的还是可以应付解决的。

(老话重提,你如果拿Windows当主力系统,为何要买 Mac呢,隔壁XPS13它不香吗?)

苹果M1 苹果 M1 性能详细分析:一万字的总结6. 屏幕

· 依旧是Retina IPS屏幕清晰细腻

· 依旧是苹果优秀的色彩管理

· 依旧是macOS对高分屏天衣无缝的支持

· 2020 M1款增加了 P3 广色域的支持

· 与2020 Intel款一致的400nit屏幕亮度+反光率+原彩显示

7. 其他部分

最激动人心的几个部分已经看完了。其他方面的话惊喜就不多了。

· 本作Air并非全新设计,而是旧瓶装新酒,亮点在于M1芯片

· 依旧是素质优秀的屏幕、外放音质、力度触控板以及流畅精致的Bug Sur

· 新的ISP有略微改善前置摄像头画质,然而720p的摄像头依然是硬伤

· 从Wi-Fi 5(802.11ac)升级到了Wi-Fi 6(802.11ax)

· 经常故障的T2芯片已经移除了,新的安全芯片整合在M1中

· M1 Air目前不支持eGPU(外接显卡)

· 包装盒里有一个30瓦的USB-C充电头,不环保!

8. 写在最后

总体来看,从Intel 到 Apple Silicon 是又一次巨大的新革命。苹果电脑处理器的革命毕竟也不只是这一次,过去四十多年时间长河里,经历了从摩托罗拉到PowerPC,再从PowerPC到Intel,再到今天的自研芯片。回想2004年,史蒂夫·乔布斯在开发者大会上宣布,Intel的处理器拥有更好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是未来便捷电脑的趋势,所以将放弃PowerPC。

不禁感叹,十五年光阴,Intel也走上了PowerPC的老路,成为了高耗能低性能的“牙膏厂”,终致被抛弃。而Apple Silicon M1芯片以其强大的性能和超低的功耗,足已证明苹果做了一次正确的选择,网络上盛行的ARM性能无法比拟桌面级x86的谣言,也已不攻自破。配合苹果自己研发的Rosetta高效转译,过渡期的兼容性也不会是什么问题。加之天下忍Intel久矣,过去十年PC行业止步不前,与Intel十年来性能挤牙膏脱不了干系。如今如微软等企业率先响应积极适配更先进的ARM,牙膏的竞争对手AMD也在制造投入研发ARM处理器,老旧的X86未来难免落到墙倒众人推的地步。我认为,有竞争是好事,这也算是给了Intel和它的x86 CISC架构多年来不思进取、高耗低能,敲响了一记警钟。

对于M1芯片的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13 购买建议。从价格来看,两者的最低配相差2000元。Pro多了100g重量,2小时续航,TouchBar,100nit亮度,更好的扬声器和麦克风,以及一个有助于提升持续性能输出表现的小风扇。

另外,mini、Pro和512GB Air提供的是:满血版M1(拥有8核CPU,8核GPU);而256GB Air提供的是:略残血版M1(拥有8核CPU,7核GPU)。

两者区别并不大,参考A12Z和A12X。应该是将其中一批体质较差的M1阉割了一颗GPU核心,CPU和其他部分则无区别。

如果你对笔记本电脑不感兴趣,而是对M1芯片特别感兴趣的话,那么Mac mini小型台式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5299的起售价,拥有满血的M1和更好的散热环境,不需要担心电能限制。目前三款M1设备的最大UMA内存选配都是16GB。我比较相信苹果的蜜汁优化,例如iPhone 12的6GB RAM能吊打Android一众12GB RAM。

目前我购买的是8GB的Air,目前来看,日常使用,连续打开10个Safari Tap,开启数个文档都问题不大,但开启大型应用,加载大专案,还是会触及交换文件swap造成性能轻微下降。也有可能是这些软件的优化还未到位。得益于SSD性能带宽延迟响应的改善,触及swap仅造成轻微的性能下降。但总之,如果有更Pro的需求或者期望使用2-3年更久的,我还是会推荐你选择定制16GB RAM或等等明年更大RAM容量的Apple Silicon芯片。

因为初代M1芯片目前只应用在Air,Pro13和mini上。尽管M1的强大已经很惊人了,但我相信杀手锏还在更后面。如果你还不想做初代芯片的小白鼠,或者想要购买iMac和MBP16,等待明年更成熟的加强版M1X/M1Z/M2芯片部署在全系Mac上,可能会是更好的选择。另外,据消息,全新全面屏设计的12寸和14寸MacBook也在路上了,很可能在2021年与M2芯片一起发布,不妨拭目以待。

全部测试和文章都是自己完成的,如果有帮助欢迎转载,须注明出处。

注:

1. I7-1070NG7和M1的数据均为测试所得。其余型号芯片(处理器)的数据来源:

Geekbench Browser网页、Cinebench R23 App

2. 测试中涉及到的系统和软件版本,M1和i7两款均安装macOS Big Sur 11.0.1(2B029)、Safari 14.0.1、Geekbench 5.3、Cinebench R23.200、iMovie 10.2.1、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 3.2,所有设置均一致。

3. 测试中涉及到计时方面,使用iPhone 和 Apple Watch进行计时,四舍五入至0.x秒。

4. 测试中涉及到电池性能方面,Air i7电池循环为42次,Air M1为0次,根据电池循环性能,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基本不影响结果准确性。

5. 本文进行的测试已尽力排除干扰因素以保证结果准确可靠,所提出观点亦为本人所总结,非其他团队、个人意志。然而测试有限,并不能完全反映电脑的全部功能和性能,所有数据和观点仅供大家理性参考交流之用。

本文转自:威锋 Mac 版块

原文链接:《M1杀疯了!全网最快的Apple Silicon M1 MacBook Air上手详细评测》丨作者:@黑猫的野望

编辑于 2020-11-17 18:09:55

相关问答

什么是苹果m1?

11月11日,苹果正式发布第一款用于Mac的自研电脑芯片M1。苹果公司表示,M1芯片实现了巨大飞跃,它能够让Mac成为完全不同的产品。这颗芯片采用5纳米制程工艺,CPU...

严重被外界低估的M1芯片,为什么说是革命性产品?

M1芯片还未出来被大家低估是情有可原的,毕竟谁都知道造芯片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颠覆x86的生态更是难上加难,但M1芯片出来之后却给大家带来了颠覆性的认识。...

苹果m1处理器相当于什么水平?

1、M1芯片参数:5纳米制程,160亿个晶体管,8核CPU包括包括四个高性能核心和四个高能效核心。图形处理GPU同样有8个核心,相比同类机型,性能提升了整整6倍。1...

苹果m1平板有多强

苹果M1平板是一款非常强大的产品,它搭载了苹果自研的M1芯片,采用了完全新的架构设计,拥有惊人的性能表现和出色的能效比。无论是日常使用还是高强度任务,苹...

m1芯片相当于苹果什么级别芯片?

相当于英特尔酷睿i9,此外苹果m1芯片参数如下:1、M1芯片参数:5纳米制程,160亿个晶体管,8核CPU包括包括四个高性能核心和四个高能效核心。图形处理GPU同样有8...

苹果m1平板参数?

多媒体扬声器 内置音效芯片格式支持图片格式 支持JPG,TIFF,GIF格式接口/按键音频接口 3.5mm耳机接口,3.5mm麦克风接口其他接口苹果Dock接口电源参数...

苹果m1好还是i5?

m1M1是2020年双11后苹果推出的新品,目前在Air、Pro系列上均有搭载,M1可以理解为集大成者,将CPU、GPU(处理图片信息)整合在一块芯片上,极大的提升了性能、i5...

苹果电脑m1是什么?

苹果电脑m1是苹果公司自研的最新芯片。苹果电脑m1是苹果公司自研的最新芯片。

苹果m1相当于什么级别的显卡?

M1的GPU性能大概相当于4年前的英伟达中端独立显卡,和一年半前发布的入门独显1650有差距,和20个月前发布的中端独显1660Ti差距较大。有观点认为,GTX...

苹果笔记本m1现在如何?

苹果笔记本M1是一款非常优秀的产品,它采用了苹果自主研发的M1芯片,性能表现非常出色,运行速度快、电池续航能力强,使用起来非常顺畅。同时,M1还具备较强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