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吉利商用车隆重发布2020新造型远程E12纯电动客车,很多读者纷纷表示:此前不是有宇通E12,这怎么又来一个E12?是不是谁都可以叫E12?对于产品本身笔者不做过多笔墨,但在客车产品型号的命名上,却有一些行业做法值得玩味。网络有云,人人都可以“做个快乐的胖纸”,而能把一款大家伙的客车产品“起个快乐的小名”也是有趣之事。
自201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后,行业结合此前汽车理论的相关介绍,迅速达成了“共识”:E/electric一般指代纯电动,H/hybrid为混合动力,F/fuel-cell为燃料电池,这也成为客车产品在新能源早期的通行代号。2017年,工信部发布了GB/T 19596-2017《电动汽车术语》,其中对各种技术路线的新能源汽车进行了详细的定义,纯电动汽车BEV(battery electric vehicle)、混合动力汽车HEV(hybrid electric vehicle)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正式定名,也为汽车行业提供了准确依据。不过E/H/F三个字母已深入人心,在社会化传播中也不必追求完全的专业化,因此这依然是最简洁有效的表达方式。
虽然本次吉利将新品命名为远程E12,然而另一个事实是,宇通客车早在2014年11月便批量注册了“宇通E”系列商标,并在日后的宣传中反复使用。出于口头传诵的习惯,大众在说“宇通E系列”时多省略了前面的企业名,直接用“字母+数字”的简称代替。伴随着宇通新能源客车销量的扩大、产品能见度的提升,进一步强化了公众心中“E12就是宇通车”的感觉”,以至于在提到E系列时,人们第一反应总会和宇通车有意无意的挂钩,这也是宇通的先知先觉所在。
宇通“E系列”注册商标由“宇通+E+数字”三部分组成,“宇通”字段的加入使得商标更具企业专有特性,也是为了避免注册失败的有效手段,而从7到18的数字也与客车常用的长度段保持一致。类似的还有宇通在2016年1月申请注册的“H系列”,读者有兴趣可自己查询。不过宇通的这套组合商标并不包括“宇通E6”或“宇通E5”,理论上说,不论是早期利用威斯达V-Star改制的(老)E6 ZK6641BEV系列,还是目前很火的新E6 ZK6650BEV系列,并无注册商标的支撑。不过早在2014年,客车行业的确没有5-6米级纯电动产品,这也不是疏漏。当然更重要的是,客车行业目前依然只有宇通对此类车型代号进行了系列化商标申报,其他企业只有零星的试水行为而未能成气候。总体而言,客车业在“注册商标”这一知识产权领域依然处于待开发阶段,少有企业将其列为议事日程,即便有也多是品牌管理部门为了传播便利性而起的内部“小名”,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宣传与公众普遍接受还有距离。
也许是宇通的E系列过于深入人心,后来的其他客车企业大多采取“绕着走”的策略,即通过增加前缀或者尾缀以示区别。例如,中通客车2015年销量超过6千辆的ZE66系列、近千辆的ZE81系列(轻型车公司作品),即通过加入Z字头予以区别,也很容易让人识别这是Zhongtong之意。不过在后续推广中,中通并未强化这一概念,而是如十几年前的“凯撒Caesar-凯越Lreator-凯驰Catch”子品牌做法,现在用“世腾Spring-世轩Elegance-世嘉Magnate”这些中英文名称对产品系列进行识别。2019年底,中通推出新一代“城市之光”公交系列,在几经推敲后也定名为N系列,现在也有了N10、N12和N18,或许是其在风采Fashion后正式启用的“小名”吧。
海格客车2016年推出“罗卡”品牌理念,也对其新能源产品进行了系列命名,不过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揣摩不透这一规则,似乎是座位客车用ER前缀,公交客车用E+G的组合,最近推出的蔚蓝系列则采用了A字头,大约是Azure的缩写。与早年的“S、U、V、H”命名规则不同,海格客车目前尚未对新一代的“小名”进行系统规范,不过始终有爱好者将海格客车的某款造型称为“罗卡”,从企业产品图册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一观点并不准确。罗卡是海格客车一种企业品牌理念,是Low-carbo Life低碳生活的音译,而非对产品的命名,更不是对某款造型的定义,如果想当然的进行套用也难免失效。
还有一个必须提及的客车企业,这就是曾经独辟蹊径的比亚迪商用车,因其创造了一套与众不同的命名方式也广为各界熟知。2009年比亚迪进军客车行业、推出了K9纯电动公交产品,在后来的产品系列化中,我们大致得出了其命名规律:K表示公交,9表示12米级、8表示10米级、7表示8米级、尾缀S表示双层等等。这种更贴近乘用车的命名法固然高大上,但数字与车长的错位排列,让受众总是需要反应一下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在今年7月28日的比亚迪新一代公交产品发布会上,三款产品的代号也回归客车行业惯例,采用了通俗易懂的命名法:B代表公交Bus,10/12代表车长级别,尾缀D代表双层Double。
其实话题至此读者应该也明白,“E12”、“H10”之类的产品代号并不归任何一家企业所有,也不是独有的注册商标,各家都可以放心使用而不用担心侵权。只是由于宇通产品过于强势和流行,以至于给大家造成了错觉,导致后来的中通N10、海格A10、比亚迪B12们都要表现出产品代号的差异化,这也是与竞争对手有效区隔的措施。而本次吉利远程E12的叫法也完全符合行业事实,毕竟只要加好定语,就不会引起任何冲突。不过宇通在推出新一代公交的宇光和宇威系列后,也抢占了I和U两个字母,考虑英文字母只有26个,在先入为主的概念下,其他企业的可选方案似乎也没有那么多,是不是应该加快占位?
类似的还有中车时代电动等企业,但主要是新能源产品,其实常规客车也有此类代号规则,宇通客车依然是代表,以下结合两款实际产品进行说明。
2017年宇通推出的模块化高端客运车型ZK6128HQ系列,就曾采用了C12的产品代号,这里的C指代的是Coach,即座位客车的通用表述,而在中客ZK6906H5Y的C9,以及中巴ZK6729DT5的C7等车型上,笔者也曾见过类似的标识,只是后续企业未做大规模宣传而已。但能用C系列的产品代号,其实也是最接近行业通行理解的做法,至少一经提起大家就能反映出大致是什么车型,或许这也是客车产品代号中的一种“世界语”吧。
对于校车产品,宇通则在第三代校车上全面启用了S系列产品代号,笔者在2018年就曾遇到其最小的19座B票幼儿校车ZK6535DX53,使用“S5mini”的标识代替了略显冗长的型号贴。这里的S显然是指School bus,而mini也是宇通为了区分同一长度段的不同车型做的后缀,也简写为M、即S5M。由于5米级校车还有ZK6575和ZK6595两款细分产品,各自命名为S5和S5L,而后者的尾缀L也是Long加长车身之意,与乘用车看齐。
宇通数年前重金打造的高端中巴T7,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和反复宣传,目前成为可与丰田Coaster相提并论的国产高端中巴,树立起了自己的形象,这也是一种成功的产品代号,并且“宇通T系列”也有注册商标支撑,完全可以一战。至于近期更著名的宇通CL6/CL7,由于这是一种用客车思维、轻客标准打造的准VAN类车型,笔者未将其归类为传统的大中型客车产品,而是视为没有国外原型车的一种自主型轻客。不过读者亦可探讨一下CL代号究竟是何含义,C是Coach相对好理解,而L是Luxury豪华之意吗?
客车产品代号主要是指英文和数字的结合,因而一些大家熟悉的中文名称则不在此列,例如金龙龙威、金龙捷冠等,这属于另一个话题,笔者也会择机进行系统盘点,为客车业增添一些娱乐性。(完)
图:文:C3
软件
微软(Microsoft)发布2022财年第二财季财报。财季营收为517.2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430.76亿美元相比增长20%;净利润为187.6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净利润154.63亿美元相比增长21%。包括Azure公共云、GitHub和Windows Server等服务器产品的智能云营收增长25.5%至183.3亿美元。包括Windows、广告、设备和游戏在内的更多个人计算部门的营收增长15.5%至174.7亿美元。包括Office、Dynamics和LinkedIn在内的生产力和业务流程部门营收增长19%至159.4亿美元。
甲骨文(Oracle)发布截至2021年11月30日的2022财年第二财季财报。第二财季总营收为103.6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98.00亿美元相比增长6%;净亏损为12.47亿美元,去年同期的净利润为24.42亿美元。不计入一次性项目,调整后净利润为33.8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32.35亿美元相比增长4%。
德国商业软件巨头思爱普(SAP)公布2021年第四季度和2021年全年财务报告。第四季度总营收为79.81亿欧元(约88.4亿美元),同比增长6%;税后利润为14.47亿欧元,同比下降25%;第四季度营业利润为14.66亿欧元,同比下降45%。第四季度云业务营收为26.11亿欧元,同比增长28%;云及软件业务营收为69.90亿欧元,同比增长6%。2021年全年总营收为278.42亿欧元,同比增长2%。2021年税后利润为53.83亿欧元,同比增长2%;2021年营业利润为46.59亿欧元,同比下降30%。
全球最大的CRM软件服务提供商Salesforce公布财年第四财季财报。财季总营收为73.26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58.17亿美元相比增长26%。净亏损为2800万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的净利润为2.67亿美元。
Adobe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季度营收为41.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0%。其中,订阅服务营收为38.12亿元,产品营收为1.28亿美元,服务和其他营收为1.70亿美元。净利润为12.3亿美元,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15.4亿美元。2021财年营收为157.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3%。净利润为48.2亿美元,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60.0亿美元。
视频会议软件开发商Zoom公布财年第四季度财报。季度总营收为10.714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8.825亿美元相比增长21%;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905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2.604亿美元相比增长88%。
计算机和办公设备
苹果(Apple)发布截至2021年12月25日2022财年第一财季业绩。财季净营收1239.45亿美元,创有史以来最高单季度营收,与去年同期的1114.39亿美元相比增长11%;净利润346.3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287.55亿美元相比增长20%。其中,大中华区营收257.8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13.13亿美元相比增长21%。iPhone营收716.28亿美元,Mac营收108.52亿美元,iPad营收72.48亿美元,可穿戴设备、家居产品和配件营收147.01亿美元,服务营收195.16亿美元。
戴尔科技(Dell Technologies)公布截至2022年1月28日的财年第四财季及全年财报。第四季度总净营收为279.92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241.50亿美元相比增长16%;归属于戴尔公司的净利润为20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12.27亿美元。第四财季来自于基础设施解决方案集团的营收为92.19亿美元,来自于客户解决方案集团的营收为173.29亿美元。财年总净营收为1011.97亿美元,与上财年的866.70亿美元相比增长17%。来自于持续运营业务的净利润为49.42亿美元,与上财年的22.45亿美元相比增长120%。
联想集团(Lenovo)发布2021/22财年第三财季业绩。季度营业额1287亿人民币(约201.3亿美元),同比增长16.7%;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IDG智能设备业务集团营业额达1126亿元,同比增长16%。ISG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营业额123亿元,同比增长19%。SSG方案服务业务集团营业额同比增长25%达到95.8亿元。
惠普(HP)发布2022财年第一财季财报。第一财季净营收为170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56亿美元相比增长8.8%;净利润为10.86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0.68亿美元相比增长2%;不计入一次性项目,惠普第一财季调整后净利润为12.03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1.88亿美元相比增长1%。
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公布2022财年第二季度财报。季度营收48.3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9.43亿美元,同比增长23%;净利润5.64亿美元,上年同期为6200万美元,同比增长810%。
希捷科技(Seagate Technology)公布2022财年第二季度(截至2021年12月31日)财报。季度营收31.1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6.23亿美元;净利润5.0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8亿美元。
施乐(Xerox)公布2021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第四季度营收17.77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9.3亿美元。季度净亏损6.75亿美元,上年同期净利润7700万美元。2021年营收70.38亿美元,2020年为70.22亿美元。2021年净亏损4.55亿美元,2020年净利润1.92亿美元。
信息服务
IBM发布2021财年第四季度财报。季度营收为166.95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56.82亿美元相比增长6.5%;来自于持续运营业务的净利润为24.6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1.90亿美元,同比增长107%。
TD SYNNEX公布截至2021年11月30日的2021财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第四季度营收156.1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61.19亿美元。季度净利润1.19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15亿美元。2021财年营收316.14亿美元,2020财年为199.77亿美元。2021年净利润3.95亿美元,2020年为5.29亿美元。
富士通(Fujitsu Limited)公布财年前三季度业绩(2021年4月-12月)。当期营收25435.37亿日元(约220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5262亿日元。当期营业利润1466.68亿日元,上年同期为1557.4亿日元。当期净利润1242.83亿日元,上年同期为1143.98亿日元。
慧与(HPE)公布2022财年第一财季财报。财季净营收为69.6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68.33亿美元相比增长2%;净利润为5.1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33亿美元相比增长130%;不计入某些一次性项目,慧与第一财季的调整后净利润为6.97亿美元,去年同期为6.79亿美元。
埃森哲(Accenture)2022财年第一季度(截至2021年11月30日)全球营业收入达到150亿美元,同比增长27%。季度营业利润达24.3亿美元,同比增长29%。第一季度,埃森哲咨询相关业务贡献了83.9亿美元的收入,外包服务相关业务的收入为65.7亿美元。以区域市场划分,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成长型市场贡献了29.6亿美元的收入,北美区域市场和欧洲区域市场的收入分别为69.1亿美元和51亿美元。
日电(NEC)公布财年前三季度业绩(2021年4月-12月)。当期营收20963.56亿日元(约18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0444.36亿日元。当期营业利润472.62亿日元,上年同期为823.75亿日元。当期净利润249.33亿日元,上年同期为545.36亿日元。
高知特(Cognizant Technology Solutions)公布2021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第四季度营收47.77亿美元,上年同期为41.84亿美元。季度净利润5.7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16亿美元。2021年营收185.07亿美元,2020年为166.52亿美元。2021年净利润21.37亿美元,2020年为13.92亿美元。
印孚瑟斯(Infosys)公布2021财年第三季度(截至2021年12月31日)财报。季度营收42.5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5.16亿美元;净利润7.7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7.07亿美元。
DXC Technology公布2021财年第三季度(截至2021年12月31日)财报。季度营收40.89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3.33亿美元;净利润980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10.98亿美元。
影像设备
佳能集团(Canon)发布2021年度财报。2021年集团营业额同比增长11.2%,为35133.57亿日元(约303亿美元),纯利润增长157.7%。打印业务营业额增长7.4%,为19388亿日元。影像业务营业额增长20.7%,达到6535亿日元。产业设备及其他产品业务营业额增长18.2%,为5457亿日元。医疗业务营业额增长10.2%,为4804亿日元。
理光(Ricoh Company Ltd.)公布财年前三季度业绩(2021年4月-12月)。当期销售额12761亿日元(约110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1930亿日元。当期营业利润257亿日元,上年同期营业亏损297亿日元。当期净利润231亿日元,上年同期为净亏损224亿日元。
富士胶片控股(Fujifilm Holdings)发布2021财年前三季度财务报告。本期(2021年4月1日-12月31日)实现销售收入18609亿日元(约161亿美元),同比增长18.3%;营业利润为1,865亿日元,同比增长54.8%。旗下医疗健康事业领域,销售收入为5767亿日元,同比增长48.6%)。高性能材料事业领域,销售收入为4649亿日元,同比增长11.4%)。影像事业领域,销售收入为2602亿日元,同比增长19.0%。商业创新事业领域的销售收入为5591亿日元,同比增长1.8%。
尼康(Nikon)公布财年前三季度业绩(2021年4月-12月)。当期营收4063.45亿日元(约35.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262.58亿日元。当期营业利润469.51亿日元,上年同期营业亏损367.62亿日元。当期净利润390.73亿日元,上年同期为净亏损234.34亿日元。
推荐一个全球TMT产业资讯账号
相关问答
4条回答:如果你需要为你这款机器升级的话建议你最好是联系当地的惠普维修中心看看是否可以升级的。
拆装笔记本,需要专业的设备和经验才行,自己没经验动手拆装机器时的风险太大,建议您找专业人士帮您处理。拆装笔记本,需要专业的设备和经验才行,自...
普V3906TX采用了英特尔酷睿2双核T5750处理器,拥有2.0GHz的主频,保证了性能发挥。配以迅驰四平台的PM965芯片组,可以满足日常办公的各种需要...配以...
你的笔记本散热不好,电脑为了自我保护所以才会重启的!如果出厂时都没装风扇基本是不可能的,你可以去买个风扇,再去买个笔记本散热垫子!你的笔记本...
惠普笔记本型号命名规则目前,市面上的惠普笔记本主要可分为三大系列——惠普CompaqPresarioCQ系列(以低廉的价格为卖点,主攻个人消费类市场)、惠普Pavilion...
FN+F几,是F几呢?自己看键盘上的图标,类似显示器的模样。每台笔记本标示的位置不一样。驱动BUG,要么就是你操作有问题,建议更新驱动。HP的笔记本电...
[最佳回答]那是大写锁定及数字锁定的指示灯看来你的机器出的问题不小估计你的机器应该不在保了吧现在这状态要从是否可以进入BIOS能否非硬盘启动等一路试...
我的情况和你一样也是HP6535S在淘宝买个板子大约在600块钱左右有用(0)回复dsjkwrilhfzb很贵.如果在保修期的话,是免费换的.如果过了保修期,建议先联系维修...
你主板上感温器故障了,恢复下主板bios,或关闭cpu温度保护。主板设置问题请查阅主板说明书CPU200多度早就报废了你这个原因应该是散热问题去看看...
硬件问题,请返厂维修,不过价格有点贵,但是返厂维修的好处是有原配材料,外面维修固然便宜,但是没原材料,都是用替代材料给修!硬件问题,请返厂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