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在11月2日正式发布了HTC U11+,可以理解为是加入经过本地化和全面屏的U11。在几个月后,U11+从4999元降到了4599元,比同配的U11贵了600元。官方售价上,算是比较良心的国际品牌了,但售价还是比小米、华为/荣耀、一加、努比亚等大陆国产旗舰贵不少,HTC U11+的表现是否值自己的售价呢?
参数与原件
原件查询显示屏幕为5.99英寸
屏幕:JDI的TD4353,command mode,5.99英寸
触控:新思synaptics 4353
指纹传:FPC的FPC1272+欧菲光
闪存:SK hynix海力士128G的UFS,系统文件系统为EXT 4
外观
官方3色图(还有一个红色未展示)
U11+是U11的全面屏小改版,最大特色是颜色和后盖工艺。其提供红、黑、皎月银(其实是蓝色)和透视黑,共4种配色,当中透视黑有渐变的透明效果,能看到里面的NFC线圈(对的,不是无线充电的线圈,U11+不支持无线充电),很是炫酷。
外观和设计注意点: 机身所有的开孔都很深,正/反/顶/底,摄像头边,各有一个扬声器开孔,听筒也较深,由织物网覆盖,这些都很容易积尘。机身4条边各有2条天线槽,左侧的天线槽还集中在顶部,天线槽有8条的手机现在已经很少见了。金属工艺处理要比其他大厂旗舰稍微差一些,设计和做工都属于硬朗粗狂的风格。
HTC U11+正面屏占比一般(毕竟HTC的黑历史是多下巴,HTC U11+能有接近正常的屏占比,这已经很感激了),屏幕略高于金属边框,边缘的2.5D弧度非常小,贴膜不会出现问题。虚拟按键异常“广阔”,“应用适配”的问题可以不必担心了,因为18:9屏幕中多出来的面积几乎都被这个虚拟按键条吃掉了……
机身背面和U11一样有上部厚,下部薄的过渡,但没有U11明显。8.5mm的厚度,在这个年代是明显偏厚了,加之机身很长,手机拿着容易有向外翻的倾向,但手感还OK,是正常5.5寸屏手机的宽度。
配件中有Type-C转3.5mm转接口、Type-C口的耳机、以及一条口碑很好的Type-C数据线。实测它可以直接插在小米6上,但索尼XZ Premium是用不了的。HTC U11+标配支持“5V/2.5A、9V/1.7A、12V/1.25A(标称最高15.3W)”三个输出规格的高通QC 3.0快充头,型号是P5000-CN,赛尔康代工。
屏幕
U11+采用Super LCD 6屏幕,2880*1440,PPI 537,是这个年头很少有的2K级别IPS屏幕了。面板是JDI的TD4353,5.99英寸,command mode。基础素质摆在那里,同等情况会比现在很多video mode的全面屏更好更省电,只是毕竟是2K+分辨率,耗电上就不要有太高期待了。另外,JDI祖传的斜纹也在,浅色/纯色下斜纹比较明显,但细腻度牛逼。
亮度: 实测最高亮度389尼特,屏幕不同部分的差值在15尼特以下,均匀度较好;全白最低亮度2.67尼特,亮度压制不错。
可视角度/反光: 可视角度一般,屏幕面板反光率偏高,角度偏大会有偏红且亮度下降比较明显。
对比度/色温: 在接近日常使用的100尼特亮度下,U11+对比度2204:1,表现不错。机器提供DCI-P3和sRGB两个色域模式可选,每个模式都可以独立无级调节冷暖色温。两个模式色温都是7000K左右,稍微偏暖偏黄。
色域/色准: P3模式的色域覆盖不是很准,P3模式在P3色域下的色准还OK,但在更加常用的sRGB色域下就注定跪下来了。sRGB模式的色域覆盖较好,色准也不错。作为对比,sRGB下,iPhone 7是1.6,Note5是1.8,S6 edge+是2.6,S7 edge是2.9。
系统默认的DCI-P3模式,其sRGB色准
人话翻译: U11+的屏幕精细度牛逼,但最高亮度吃力(大太阳下要挡一下才能看清),最低亮度压得不错(适合晚上黑灯玩手机)。平时用DCI-P3模式颜色艳丽讨好眼球,但色彩准度一般,喜欢淡雅或需要色彩还原的话,选sRGB模式。
系统
虽然问题不大,但笔者对HTC U11+最不满意的就是系统的UI部分。HTC U11+系统为Android 8.0,这个系统UI和原生Android分别巨大,但本地化还没做好。界面和功能侧重,都和国内用户的习惯有明显分别。
系统特色是HTC的侧边压感 ,这次经过了高度强化。加入了长短按区分,功能可以自定义,甚至在不同app中都能自定义压力感应的作用,里面还有Geek味浓重的“屏幕点按模拟”功能(但模拟屏幕固定位置的点击或双击,界面按钮变换之后这个功能就没用了,也不能滑动和多步操作),这个功能有很多想象空间,交给xposed框架的开发者和其他厂商,可能会做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侧边压感唯一要注意的是,单次短按很容易误触,千万不要设成开相机或闪光灯之类的耗电功能,否则可能会不经意中把电量烧光。HTC首创的负一屏feed流,以及其他的手机助手、语音助手,功能,对比其他同行都偏弱。另外,国行版U11+没有人脸识别,也没有Google服务 ,所以没办法用smartlock来开人脸解锁。
但平心而论,不嫌弃UI的审美的话,其实这个系统的功能还挺齐全的,很多意想不到的地方有很多设定项可供选择,有自启控制、应用多开、动作亮屏、AOD(息屏显示)、侧边压感、三指手势、老人/简易模式、自定义虚拟按键条等大部分高级功能都有,流畅度也挺好。集中和个人化的吐槽都集中在文末附录,这里就不赘述了。
性能
PS:详细性能对比见文末附录,详情可以查看爱搞机跑分库
HTC U11+搭载骁龙835,只有6G+128一个版本。CPU性能属于中等偏上,调教比较积极,但内存延迟较高;GPU表现还不错,和努比亚Z17S和一加5T互有胜负,比较特殊的是它在3DMark中的成绩特别高。
存储性能上,HTC U11+这块SK hynix海力士128G的UFS,硬件速度是几台对比机器中最弱的,基础性能还在64G闪存的Z17S之下。但这个“变种”的EXT 4文件格式,有接近F2FS文件系统的随机写入速度,稍有找补,但在旗舰中还是明显偏弱。
拍照
PS:更多样张放在文末附录,该部分为节选,若在爱搞机PC版官网浏览,点击图片可以查看大图。
白天室外
白天室外中央100%放大
室内灯光
室内灯光中央100%放大
弱光场景
弱光场景中央100%放大
U11+主摄为IMX362,1200W万像素,单位像素1.4μm(1/2.55'),光学+电子防抖,激光与相位对焦,光圈F1.7。没有副摄,前置800W像素,F2.0光圈,85度广角。国行版HTC U11+相机界面老旧,不太好用,没有双摄也没有虚化功能,稍显落伍,但其实际成像功力还在,毕竟U11曾经也是DxOMark的手机榜的第一。
拍照体验上,对焦速度、成功率,成片率都比较高,成像速度一般,有自动HDR。实际成片,测光和白平衡表现稳定,HDR/宽容度属于正常的国际大厂水准,对比度和饱和度稍高于肉眼所见,第一观感讨喜。辨析力无论,照度高低(光线强弱)都属于1200W像素方案的顶尖级别,但噪点控制“狂放不羁”,弱光样张不放大都能看出噪点,拖低了整体评价。
续航&充电
U11+搭载3930mAh电池,经过了30分钟大型游戏(NBA 2K15),各30分钟的wifi和4G上网和30分钟本地视频播放,共2个小时的续航测试后,剩余电量77%,表现一般。虽然电池比竞品大,但续航还是被拉回来,这锅得这块2K+的IPS屏幕来背了。
U11+支持QC 3.0快充,但功率比大家常见的18W要低,支持“5V/2.5A、9V/1.7A、12V/1.25A”三个输出规格,标称最高只有15.3W。亮屏和灭屏的实际充电功率都在14.7W上下,表现同样一般。
实际实际5%-100%充电,15分钟充到23%,30分钟充到41%,充饱共耗时1小时50分,充电速度和异常保守的Note 8接近(毕竟电池大,功率又不高)。与电池容量进行换算后,实际充电速度接近魅族PRO 7,表现不过不失。
指纹: 录入需要6次按压,指纹模块的凹陷很小,速度偏慢,不同角度的识别率一般,和小米、华为等大陆国产旗舰速度有差距。
总结
HTC U11+的表现,就像它现在在手机领域的地位一样,对比三星S/Note系列有差距,但综合绝对表现,比索尼和一众大陆国产品牌要好一些。外观设计不错,手感OK,稍微偏重,没有无线充电,但支持TF卡拓展。屏幕精细度这个年代难有敌手(索尼和雷蛇除外),但最高亮度和可视角度一般。性能表现正常,拍照实力强劲,续航和充电速度一般,正在本地化过程中的系统,算是喜忧参半吧。
它给笔者的整体感觉,就是国际大厂中比较优秀的“差不多先生”,屏幕精细度和拍照突出,其他部分中规中矩,但远未落到短板的级别。再考虑价格,其比同配大陆旗舰贵了1000左右,竞争力同样是可圈可点的级别,算是个差异化的选择吧……
附录
对比机型
CPU运算性能
内存性能
GPU图形性能
闪存读写性能
拍照样张
若在爱搞机官网浏览,点击图片可以查看大图
系统
侧边压感自动动作设定
简易模式
系统部分个人吐槽,主要和个人习惯有关,好坏需要根据个人情况确定,仅供参考:
审美和原生Android差距巨大,UI古老,Android2.3的台湾味,闹钟倒计时,甚至都不会在通知栏显示……
无比大的默认字体,停留在Android 4.0时代的系统UI,连系统刷新提示音都是4.0时代的,注意,是4.0,不是4.4……
系统不成熟的地方太多,甚至自己的区域时钟服务,还会被提示系统后台耗电……
日历、时钟、天气、接近原生,但细腻度还不如Android原生
浏览器是QQ的,输入法和自带搜索是搜狗的,语音助手是百度的,音乐是网易云音乐、没便签(WPS将就能算是便签吧)
不过有一些可能台湾市场特有的东西,电话搜索自带手写,还挺有意思
通话记录在二级菜单……系统重复入口很多很多,永远有三颗点的设置/更多按钮
不同界面会有不同高度的下巴,切的时下巴还要弹一下
所谓的手套模式,居然就是只是显示触控点位置而已
动作感应亮屏、侧边压力、AOD,很多都有深入细致设定。短信有自动提取信息、虚拟按键位置和按键都能自定义、转动机身切换摄像头等体感,语音可以用户识别,有滚动截屏
国内常见的三指手势(上划)变成了呼出投屏功能
连自己的HTC手机助手(提供清理、权限管理、流量监控、应用锁、双开等众多功能)都能卸载
feed流下面还有dock图标常驻,是不是很惊喜?
自带VR商店,可以下载移动和vive上的内容,但后者手机上玩不了……只是在HTC账号下购买而已,内容数量不多,大概几十款。当然如果U11+能像荣耀V8/V9,那样把包装做成简易VR眼镜的话,那就更好了。
外观细节
有人说它是HTC打的一张翻身牌,有人说它是HTC又一款经典。
跌跌撞撞又一年,5月,HTC正式宣布新旗舰HTC U11(下文简称:U11)正式面向大陆地区发售。你们还记得大明湖畔的HTC U Ultra吗?U11其实就是「U」系列在大陆地区卖的第二款手机。有趣的是,虽然名为U11,但满打满算HTC也就出过不到五款U系机型。至于为什么这样命名,我也不知道,可能是想听上去阵容大点吧。
本来HTC早在HTC 10就已经开始不走M9的那条“旗舰用联发科”路子,但产品实在是赶不上市场变化。
好不容易在2016年出了个用骁龙820的手机(HTC 10),没想到骁龙821来了;2017年在 U Ultra用上了骁龙821,没想到产品一面世全世界的旗舰都准备上骁龙835。
雪姨:MMP(哭笑不得)
不过,这次的U11终于不“火星”了。不单上了骁龙835,还追加了6+128的「皇帝版」。屏幕直上2K分辨率,并配上了连DxO都给出90分的相机,这阵容可不输三星、索尼之流的旗舰呀。
外观·依然摸不透HTC的设计
HTC已经不是第一次“玩”这种超炫的弧面玻璃机身了,早在U Ultra就已经用上了类似的设计方案,“后头丑”也早不是HTC的代名词。只不过,那款手机在大陆市场实在不多见(买办法,实在卖得不咋滴),加上厂家本身对这款产品在大陆地区的推广力度并不大,所以HTC的这款U系新机面世不久就被一众新旗舰抢过风头了。
外观上,本届HTC U11延续了U Ultra的3D曲面水漾玻璃技术(Liquid Surface)。看上这块玻璃好像和普通的并没多大区别,但仔细观察能发现这块玻璃背板在不同光线环境、角度下,镜面玻璃会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还是挺有意思的。
譬如,上图与下图的对比,不同角度下,会呈现出类似「湖水蓝」和「薰衣草紫」的两种色彩。
既然这个背部都是一个张力十足的大弧面,而且手机正面也有着相对较厚的前面板,所以U11的机身并不算薄。同时,整个机身都有着十足圆润的设计,无论四个R角、前面板的边缘过渡、包边中框、玻璃背板都拥有相当大幅度的弧形过渡。
讲真,将U11拿在手上感觉就像拿着一块会反光的肥皂,手感挺好。
本届的U11配备一块 5.5英寸屏幕,提供2K显示分辨率,外覆五代康宁大猩猩玻璃。5.5英寸+2K的阵容,不用我说想想都知道精细度够厉害了。
不过相比三星大佬那种牛逼震撼的“全视曲面屏”不同,U11主打的是实用的——“Edge Sense”(智感一握)技术。通俗点讲,也就是通过用户握压手机两侧,从而激发手机内部两边的压力传感器对手机进行操作,而实现这个功能的前提就是要占据屏幕两边的空间。
So,想在U11上找窄边框?是tan90°(不存在)的。
说说槽点,屏幕下的下巴虽然没有以前那么多层,但依然很厚,同样上部的听筒位置也并不窄。
有一个比较让我这个强迫症受不了的是,下巴的HOME键及两旁的功能键均位于水平偏下的地方,并非是在水平居中的位置,而且HOME键的接触面积并不宽。两枚按键的布局固定不可切换,当我右手横置使用时容易出现误触情况。
反正我也不知道HTC的设计师在想什么,上下边框的厚度可能是为了做到上下平衡,但这个按键布局个人认为是时候要微调一下了。
既然是用上玻璃机身,自然玻璃上的指纹、刮痕也是大家所关注一个问题,这也是玻璃机身难以避免的“通病”。
不过这次HTC做得很接地气,在包装盒中附赠了一个透明的PE手机壳,在避免镜面机身被刮擦之余也解决了指纹问题。赞一个。
按照文俊我这段时间“不戴壳”的使用习惯,玻璃背板虽然老粘指纹,但我却没有找到有明显的刮痕。尽管官方并没有明确介绍这块玻璃到底是蓝宝石还是康宁,但这种耐刮强度个人推测应该并不亚于第五代康宁大猩猩玻璃。
需要一提的是,本届U11取消了3.5mm耳机孔,但带来了IP67防水。音频传输整合进了Type-C接口,并且HTC也在包装内附赠了一条Type-C接口的耳机,以及一根Type-C to 3.5 mm的转接线,可以说是相当良心了。另外在细节方面,U11支持BoomSound HiFi、3D音频录制等功能,吹逼时间有限,我就不一一介绍,留着后续在微博和大家再分享。
“与或”卡槽为塑料质地,支持两张nano-SIM卡插入,或一张最大2T容量的TF卡+nano SIM卡。
性能·这个835来得太及时了
文俊手上的这台U11为标配版,配置为骁龙835移动平台+4GB RAM+64GB ROM,支持最高2T存储卡扩展。虽然没上到传闻中的皇帝版(6+128GB),但冲着骁龙835,这个配置也够用了。
分享个小插曲,其实在年初的U Ultra发布当天,就有一位网友在我微博上说出了他的看法:
按照以往推出新品的节奏和HTC的现状,他们可能只用U Ultra一款手机作为背水一战旗舰。但是,2017年早已经是骁龙835旗舰的世界,在U Ultra上用的骁龙821未免有点过时了,所以HTC在今年可能还是输在性价比上。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就在年中到来之前,HTC带来了配置足够牛逼的U11。除了为“旗舰”一词正名外,还为HTC的脸面扳回了一城。所以说,骁龙835实在是来得太及时了。
随着出货量逐渐增多,越来越多旗舰都用上了高通骁龙835,这款移动平台也算是我们的一个“老朋友”了。其Kryo 280 CPU为自主架构,并应用得非常广泛也是骁龙移动平台中最新最强的一款。10nm FinFET制程工艺、集成的Adreno 540图形处理器、Spectra 180 ISP以及Hexagon 682 DSP等。
此外,在网络方面,骁龙835移动平台支持2x2 MIMO双天线阵容。其所实现的就是能容纳2根天线同时实现收发数据包,手机的传输吞吐量相比单天线技术有着翻倍的提升。同时,在信号接收能力方面也有着多倍增幅,并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网络接收的质量。
机狠话不多,跑分走一个:
安兔兔/Geek Bench 4/3D Mark/AndroBench
从实测成绩看,HTC U11的性能已经能达到同级竞品的水平,性能也不再是HTC的短板。
可有点遗憾的是,该机仅配备一块3000mAh容量电池,这多少都会让人有点感觉尴尬。毕竟目前连5.2英寸的小身板手机都上到3200mAh以上了。
不过让人比较欣慰的是,从以往的实测数据看,骁龙835的10nm制程工艺在功耗控制和发热方面的控制都是相当给力。同时手机标配Quick Charge 3.0快速充电的9V/2A充电器,,容量不够快充来凑也是没问题的。(由于篇幅有限,关于U11的充电、续航情况我会在后续的续航单评中送上。)
系统·重点还是Edge Sense
当年,我第一次接触安卓手机,被“Increadible ”的Sense 2.1所震撼到,从此爱上Sense。
今天,当U11在进入主页的一瞬间我也被Sense UI给震撼到了,不过此震撼非彼震撼。这默认的主题让我感觉好像在用几年前还在摸索系统设计的国产手机嘛——简单粗暴,带点不那么成熟的设计。
不过审美这东西,见仁见智了,其实换个壁纸和主题咱们还是能做朋友的。系统底层为Android 7.1,流畅性和稳定性在目前都已经能保障到。
不过本届U11在系统方面能说的并不多,主要还是说说招牌的“Edge Sense”压力触控功能。
尽管HTC在系统设计上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多惊喜,但在Edge Sense上所花的功夫还是蛮多的。作为一个通过压力触控来实现快捷操作的功能来讲,系统支持定义握压动作:启动相机、启动程序、截图、打开/关闭手电筒、录音、打开/关闭移动热点等等。
也就是说,U11本身是防水的,通过压力感应,你可以摆脱电容屏在水下触摸失灵的囧样,从而实现水下拍照。试用了几项功能,用习惯后,感觉是真的挺方便的。
握压打开指定应用(微博)
在手机的任何状态下,通过掌握激活HTC与百度合作的DuerOS语音交互系统,激活后自动为语音识别功能。DuerOS能做的事很多,比方说能通过它来查询各种东西,让她讲个笑话、查个天气、找找地图还是挺方便的,实用性挺高。
当然,除了用握压激活,也可以通过长按HOME键激活交互系统。
每个人的手掌用力都不同,针对不同人群,系统支持用户对握压力度进行设置,测试力度越低,Edge Sense越灵敏。反之,测试力度越大,Edge Sense越不容易被激活。而在习惯这项功能后,用户可通过设置“短握压”、“长握压”,通过两种不同的握压时长进行对应操作。
相机·DxOMark的90分出品是怎样的?
尽管在官方口径中,HTC U11并非以“拍照手机”之类的口号进行宣传,但著名相机评测机构DxOMark却给出了目前最高的90分成绩。除了超越老冠军谷歌Pixel外(89分),还一连把近期的三星S8(88分)等一众大佬级旗舰抛在后面,这让U11还没开卖就有不少人想一睹它的牛逼风采。
当然了,评测机构的得分成绩也仅仅只能作为参考。正如文俊写的这篇文章,参考一下可以,切勿太过认真,毕竟测试环境和结果都是因人而异的,并非绝对值。
硬件配置方面,HTC U11前置1600万像素摄像头,支持Ultra Pixel、150°广角自拍;后置为1200万像素UltraPixel3镜头(据说被钦定为索尼IMX 362 CMOS),配备F/1.7光圈、OIS光学防抖、双LED闪光灯。
对于HTC U11的样张,这次我就不做评语了,放上几张随手拍样张给大家品鉴一下。顺便附上HTC U11对比三星S8+、Pixel、索尼XZP的相机对比评测:《三星、索尼、HTC、谷歌, 四大安卓旗舰拍照对比》
总结·U11能否成为HTC的“咸鱼”翻身之作?
为什么我要用这个来作为体验的结尾,因为这是我这段时间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每个见到我用U11的朋友、网友都问这个问题。
其实在我看来,U11无可否认是HTC近期的一款相当不错的手机,销量也比之前高出很多。但U11目前还只能说是一款「卖得比较好」的HTC手机而已,它虽然诚意十足,但它并非是一个「爆款」手机。要看翻身及爆款的例子,我们可以参考任天堂和Switch。
真正的爆款,是「我都不知道那是什么,我听大家说牛逼,就会想有买的冲动」。
我用键盘和大家说产品,难免会有点键盘吹牛的感觉,不如我来举个实际点的例子吧。产品营销其实正如攻占山头,U11虽出师不久便屡获战果。但他并非是王牌之师,因为它缺乏了支持,单靠自己牛逼,身边的队友不给力,拖都能拖死你。攻占一个山头,并非只靠一支队伍去扭转局势,同样地单靠U11一款机器也并非能让HTC彻底翻身。
回到正题,真正要做到翻身的,还要看HTC在后续产品上能否「积极」地推广、后续的产品策略大局、领导决策层的大局观是否牛逼等等方面。这些都比产品本身要重要很多很多,给力的营销能将一个次品卖出去,但不给力的营销也能毁了一个好产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即使从上面的体验上看,我认为HTC U11是款85分的手机,但如果碰上了“咸鱼”般的营销策略,最终也是浪费。所以,这款产品的前景我也不敢妄自钦定,只能是阐述目前的现状。至于下一步棋怎么走,我猜HTC的营销团队应该比我们这种吃瓜群众更加清楚。
相关问答
港版的手机,尤其不是大陆产的,格外受懂手机的国人喜爱,首先价格比国行的便宜,其次刷一个国行版的系统用起来也是美美的,但是港版很多不支持电信卡,也是让人...
牛逼,用过HTC的人都会念念不忘,HTC是智能机及金属后盖的鼻祖,苹果都或多戓多抄袭它,可惜不重视营销及对国内市场的不重视,,国人不买帐,这几年业务下滑历害...
最近各大品牌的旗舰机已经逐渐发布上市,HTC也紧跟脚步发布了自家最新旗舰手机HTCU11。而相比三星S8、索尼XZ、iPhone7等其他品牌的旗舰机而言,小编认为HTCU11...
HTCU11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双清:1.打开手机的设置菜单,可以通过滑动屏幕并点击设置图标来访问。2.在设置菜单中,向下滚动并找到“备份和重置”选项。点...
我用的就是u11,我觉得u11的拍照对的起这个评分,我一直用htc,最早的g11到现在,感觉m10到u11实现了htc拍照的质的飞跃,u11的对焦,hdr都做到了iPhone的水平,...我用...
LGG7是18年主流的配置和屏幕骁龙845,放在现在也不算过时563ppi,superLCD确数顶级但是,后置指纹和安卓系统,还需慎重考虑价格方面,算小贵5399HTCU......
其实HTC能不能力挽狂澜真心和三星没啥关系,想想安卓刚刚出现滴年代HTC就一路绝尘,那个时候三星,诺基亚,摩托罗拉这些还在玩自己滴系统。遥想当年HTC要不是自...
先恢复原厂在按关机键和声音键同时按先恢复原厂在按关机键和声音键同时按
HTCU11加入了一种新的交互方式,叫做EdgeSense。它可以利用人单手持握手机时的“握感”来控制手机,用户只需轻轻一握就可以实现某些手机上的功能,支持自定义...
公认续航最吊的就是骁龙625的手机CPU确定了,然后你在对比下电池远电池最大的牌子手机就可以了。据说红米Note4x6254000电池看视频玩游戏续航少说要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