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专业运动手表,佳明肯定是不能被忽视的品牌之一。作为有着32年历史的技术型公司,佳明在航空、航海和户外等领域都有着非常硬核的科技积累。在此基础上,佳明又进入了面向普通消费者的智能穿戴行业,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佳明在运动爱好者中拥有了不错的口碑。
其中作为面向户外人群的飞耐时系列经过6代的发展,在各方面的功能表现已经十分全面。那么问题来了,在如此的高标准下,飞耐时 7系列该如何再进化?为了探究答案,我对飞耐时 7进行了长时间的实际体验,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01 外观:触摸屏全面提升使用体验
说起fenix 7的外观,最先吸引我注意力的就是这块屏幕了。这块1.3寸圆形表盘采用了恒亮的半透反射式显示方式,外界光线越强越清晰,在阳光下能保证清晰的显示。而且反射显示并不需要腕表自主发光,耗电量非常低。在此之外,飞耐时 7还升级了前代拥有的太阳能充电功能,通过优化内部材质、线路以及充电板表面积等设计实现了100%的效率提升。
在升级的太阳能充电的帮助下,飞耐时 7在时间模式和GPS模式下相比前代分别获得了2.2倍和1.8倍的续航提升。在GPS模式下可以实现122小时的续航,时间模式甚至可以设置最长能在太阳能充电下提供1年续航。
超长的续航表现使得飞耐时 7可以适用于更多运动场景,尤其在面对全程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跑这样动辄需要跑上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的长距离耐力赛中,市面上绝大部分智能表及运动腕表已经很难满足,而飞耐时 7便可以轻松胜任。
在长续航外,佳明还为这块屏幕加入了触控功能,这也是飞耐时系列第一次支持触控。在触控功能的帮助下,飞耐时 7的操作变得更加简单易懂。而触摸屏+经典五键设计的搭配也让飞耐时 7拥有更多的交互方式,方便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
而在屏幕之外,fenix 7的设计也延续了佳明运动手表的家族化设计,我们手上的这一块星耀白旗舰版采用了钛合金表壳搭配白色表身的设计,看起来硬朗大气,与户外运动带给人的印象十分契合。
当然,户外运动所需要的高耐用性飞耐时 7也并未遗忘。其支持10ATM防水,通过MIL-STD 810军用标准认证,面对户外环境也可以保持从容。雨水、溪流,甚至是泥沙,都不是问题。
02 运动体验:硬核健身达人需要的,一项都不少
对于一款专业运动手表来说,坚固机身与超长续航仅仅是基础,丰富的内置功能才是真正的竞争力,在这方面飞耐时 7无疑有着十分出色的表现。飞耐时 7支持超过三十多种各类室内和户外运动(预设+自定义)。其中既包括越野跑、超马、铁人三项、越野滑雪、登山、冲浪和跳伞专业的极限运动;也支持普拉提、游泳、操场跑、骑行、力量训练和室内攀岩等日常运动。其中对于步行与跑步,飞耐时 7更是可以实现自动记录,再也不用担心因为忘记而丢失运动记录了。
Garmin fenix 7运动类别
在运动过程中,fenix 7会持续监测身体状态,帮你了解自己的身体机能,比如最大摄氧量VO2 Max(支持越野跑)、心率等。为了实际体验飞耐时 7的运动检测功能,下面以我自己的运动记录为例,带大家好好看看飞耐时 7是如何通过运动检测帮助我们正确运动的。
运动监测模式
点开活动记录,首先看到的就是运动最重要的时间、距离、热量消耗三个数据,帮助用户快速了解运动情况。而在详细数据中,我们还可以看到配速、心率、训练效果、海拔、营养与水分摄入、最大摄氧量等更加细致的数据,其中与我们当前运动状态关系最为紧密的两个指标就是最大摄氧量与心率。
活动记录
其中,最大摄氧量是做耐力运动时最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是反映人体有氧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对于专注于户外运动、极限运动的运动员和爱好者来说,了解自己的最大摄氧量能帮助我们精进自己的运动能力,也能了解自身健康水平的变化情况,帮助我们在运动过程中及时作出调整或者进行更具有针对性的训练。
心率的测定在运动和训练中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运动时的强度、训练程度以及身体的机能状态等,准确的心率测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参与到运动和训练之中,不断提升运动成绩。飞耐时 7搭载了佳明第四代光学心率传感器,可以全天候持续追踪佩戴者的心率变化情况,而Firstbeat 算法会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方便佩戴者查看运动中身体的各项指标,并及时调整训练强度和训练方法。
心率监测
除去这些专业的数据外,Garmin Connect也提供了详细的帮助功能。在各项数据旁的帮助选项中,佳明提供了详细的介绍,帮助用户了解相关数据,调节自己错误的运动习惯。
详细的帮助内容
对于户外登山、越野跑这样的运动项目来说,在检测自身数据外了解当前所处的位置也同样重要。得益于佳明深耕定位领域的技术背景,飞耐时 7拥有强大的导航和连接功能,其支持双频多星功能,可以接收L1、L5两种GPS频段以及北斗、GLONASS、GPS、GALILEO、QZSS五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相比单一GPS定位,定位速度更快也更精准,在复杂环境中也更可靠。
导航模式
在记录中可以看到,飞耐时 7精确地记录了我的运动轨迹,甚至可以分辨我在道路的哪一侧。经过对比发现有双频加持的F7X表现优异,以GPS为例,信号频段包括L1-L5,L1为最早开放的民用频段,定位精度在5米左右,L5是为提高精度而新启用的民用频段,定位精度为30厘米。在专业的户外运动场景中,这样的高精度定位不仅可以帮助用户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实用价值极高。
运动轨迹记录
除了提供精准定位,fenix 7还能变身导航仪,直接在屏幕上显示路线,实现导航。例如进行户外运动时我们可以选择“航迹返航”,飞耐时 7就会显示刚跑完的这段路线,指导我们原路返回。
在力量训练场景下,存在着一大问题,在训练完成后,我们很难清晰看到自己的训练情况。针对这一问题,飞耐时 7可以通过动作识别系统,为我们模拟出肌肉热力图,一方面能使我们清晰地了解到我们的训练状况,另一方面还能帮助我们在训练后更快放松身体。不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运动爱好者,都可以通过这一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肌肉状态,根据个人水平及时调整合适的训练方案。
肌肉热力图
借助内置传感器,fenix 7在安全与追踪方面也有丰富的功能。首先是事故侦测,可以识别到你在越野跑、跑步、骑行、步行和徒步中遇到的事故。然后在相应界面按住背光键时,还可以激活SOS求救。设置了紧急联系人,并在事故和求助发生时,相应提醒会被通过短信或邮件的形式发送给这些联系人。
从找到自己要做的运动,到各项身体指标的监测,以及环境信息反馈和位置数据记录,飞耐时 7所提供的运动监测体系可以满足大多数人对一块智能腕表的需求。
03 健康监测:让你随时看到身体“电量”
对于智能手表来说,健康监测是必不可少的实用功能。而在这一方面, 飞耐时 7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功能,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自身健康状态,例如血氧和呼吸监测、压力监测、身体年龄追踪、喝水提醒、经期管理等,在配套的Garmin Connect应用中即可快速一览,这里我们挑几个有特点的说一说。
详细的监测数据
首先是血氧检测,当我们前往高海拔地区时,高原缺氧很有可能引起更多身体上的不适,血氧饱和度监测能够帮助我们提前做好预防。除此之外,新冠的主要症状之一就是血氧含量出现明显下降,这也使连续血氧监测变得很有必要。而在睡眠期间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我们睡眠时是否存在缺氧的情况,例如打鼾所造成的呼吸不畅。一般来说,非吸氧状态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100%之间是正常的,过低就要引起重视了。如果监测到血氧饱和度过低,手表将自动发出提醒唤醒用户,这一功能针对睡眠呼吸中止、障碍人群,以及容易出现摄氧不足的老年人群体来说十分实用。
血氧饱和度监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不时感觉精神状态较差,这可能就是睡眠不足或者眠质量差造成的。飞耐时 7可以自动识别睡眠状态,生成睡眠记录,根据睡眠质量给出综合得分,通过全面监测用数据带你全面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不仅如此,飞耐时 7还可以清晰地显示出不同时间的睡眠状态,共分为四项“清醒、浅睡、快速眼动、深睡”,用户可以凭借这一数据来调节自己的睡眠时间、睡眠方式,以此改善睡眠质量,防止因睡眠不足引起身体不适。
睡眠监测功能
而对于现代人的公敌-压力来说,飞耐时 7也提供了直观的呈现方式。其运用心率变异分析(HRV),结合其他生理数据,可以计算出身体电量指数。通过这一数据,我们可以实时了解身体状况,身体电量以0-100的数值显示,电量越低,表示身体压力越大,反之则代表压力相对较小,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根据飞耐时 7的数据分析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判断自己是否需要休息,做到真正的劳逸结合。
身体电量指数
借助内置的多种传感器对数据的实时采集,飞耐时 7实现了对短期和长期内身体健康状态的全面监测,从而帮助用户更好的规划自己的运动、训练和日常生活计划。此外虽然定位专业户外运动市场,但飞耐时 7同样也拥有不少智能功能,让用户在日常使用中也能拥有便捷体验。
NFC支付功能
在日常使用中,接受手机通知、音乐播放控制这些功能都是小儿科。对当下流行的移动支付,飞耐时 7也提供了全面支持。
设置好卡片后,即可直接使用飞耐时 7的NFC功能进行移动支付和公交乘车,无需解锁,直接进站刷表即可,即使隔着衣物也没有影响,十分方便。如果更习惯扫码付款,也可以用飞耐时 7进行支付宝或微信支付。
04 总结
与我之前体验的其他智能手表不同,飞耐时 7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其专注户外运动的“硬核”从高耐用性的外观到丰富的检测功能都有着深刻的表现。而新增加的触控功能以及进一步优化的太阳能充电功能也让其在前代机型的高标准上获得了更加出色的表现。总体来看,飞耐时 7的专业性让它成为专业户外运动爱好者的神器,同时,它拥有的智能功能又十分贴合普通消费者的需求,使其可以覆盖更广的人群。
(7851625)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dinowong
跑步爱好者,路跑为主偶尔去野一下;目前大概每周三跑每次一到两小时,跑量在100-200km/月;偶尔骑行(但是当爸之后基本就荒废了),夏天游泳;健身房厌恶者,偶尔在家做一些简单的有氧和力量练习。
把跑步作为日常一个生活习惯后有数个品牌运动手表使用经验,最早可追溯至已经不再做运动手表的百锐腾,到松拓ambit2,再到苹果一代,再到佳明;
garmin产品这是第三个(fenix3HR-5-7),也是最近使用的三个运动手表,也就是说进garmin家门之后各方面都挺满意,没有转出去了。苹果表用过一个一代,实在是受不了出差忘带充电线就废的日充频率,几个月就出掉了再无尝试;
产品为自购使用,无产品利益相关;
非专业评测媒体,仅普通个人用户;
最近看到亚马逊海外的fenix7在张大妈上还挺火,不小的差价也让人心动,因此这篇主要从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出发说一下主要的使用感受,给各位纠结于国行还是海淘的各位看看值不值得花将近一倍差价的购买国行版,也给各位有升级或者入坑Garmin想法的作为一个参考。
如果处于购买前纠结于以下几点,基于我自己的使用体验,结论先说:
在海外版的fenix已经支持中文后,肉眼可见的国行版优势,目前只有双频多星和蓝宝石面(好奇老外不考虑表面的磕碰的吗)、和专供的NFC与二维码支付功能;双频多星的定位系统确实能带来定位精度的提升,但是在遮挡环境还是不能避免有误差。如果不是在追求那一点点极致的轨迹精度提升,不建议为了这个升级手中的设备;以我自己的使用体验,蓝宝石能做到在户外和日常使用场景表圈多次磕碰而表面完全没有痕迹,还是有一定价值的,不过好像也没有好到要多花上千的程度;以目前开放的使用场景,NFC和支付二维码仅能算是聊胜于无吧。fenix7一月发布之后内心其实波澜不大,因为好像升级都没有戳中我的痛点,fenix5一直正常使用,稳定靠谱没有出过什么妖儿子。后来看测评博主贴出来的7特有的双频多星定位获得的跑步路线图,被精度稍微震撼了一下(其实就是找个借口烧一下装备),想了两天还是没忍住下单了。从二月初到现在使用两个月。
使用5年的fenix5
前一块fenix5选的是不锈钢蓝宝石版,因为DLC的卡表用过,觉得DLC就是不耐刮更不耐撞,且金属本色看起来也比较斯文,上班不会特别突兀。fenix5的不锈钢圈有痕迹了拿抛光棒打磨几下,这么多年下来就没有重大痕迹。本来是想继续选金属本色的,没想到到了这一代在中国就变成了只有黑色圈可选,要体验双频多星系统的更加只有钛镀膜的旗舰版,根本没得选(其实我还是羡慕亚马逊上的不锈钢版)。
插句题外话,用了一段时间才发现国内队精英版和旗舰版配色上是有一点点不同的,精英版的那个确认键的护甲是红色的,旗舰版却是浑身黑不溜秋通体黑色。用我老婆的话说“一个中年男人运动的时候不知道发什么神经,衣服鞋子是不骚不买,平常衣服巴不得全身黑色灰色,运动服运动鞋一堆亮黄骚粉的”,没错,运动装备一定要骚。没想到在这一代fenix上没办法只能选个最最最低调的全黑配色,连那仅有的一点点骚都得不到。
表圈螺丝的位置改变,fenix变得不那么fenix了
这一代的fenix外观上的最大改变是从3开始表圈上那几个螺丝改到表耳的位置上去了。好不好见仁见智吧,我自己其实觉得没有以前的那种西装暴徒的味道,那种以前只有在fenix上才有的精致中粗暴的加入几个螺丝钉的粗犷的感觉,好喜欢那种冲突感(个人感觉fenix5/5plus两代的外观是最好看的,基本都是直面有棱有角,几个大螺丝非常特别。6加入了一点弧线,还柔和了一点)。fenix7的表圈设计真的有种泯然众人的感觉。只有表圈上面阴刻的字母和图案还能显示出一丝丝聊胜于无的精致吧。
手腕周长16cm的佩戴效果
我手腕不粗,腕关节最粗位置绕圈才16cm,用fenix3的时候其实觉得hold不住了。感觉47mm的还是略略大了一点点。
飞5上没怎么用的岩石蓝硅胶带vs飞7多黑色硅胶带
黑色vs不锈钢本色金属带
表带22mm,quickfit接口,和garmin其他的通用。fenix5用了几年表带倒是剩下了几条。当时想选银色圈还有一个原因,这条不锈钢色的表带大概世上只有我这一条,因为当时garmin的金属表带就只有不锈钢镀膜灰黑色一种,用了一段时间觉得跟fenix5的本体实在是不搭,自己花了几天时间慢慢把正面的镀层用砂纸磨掉了(相当耗时间,背面懒得完善了还保留着黑色镀膜,是条双色带)。
钢色表带和黑色表盘,那是相当有冲突感
没想到后面的一个又用不上了。这条不锈钢的我决定保留着,万一下一次再换的时候又回去了呢……不过不得不说garmin在配件上的定价是真的狠,为了配这个黑色又入了一条黑色钛DLC的金属带,轻是轻了那么一点点,不过价格是真的让我纠结了好久。而且表带是真的容易划到,现在都已经有明显的划痕了。
几种不同材质表带的重量对比
题外话,如果需要轻便的话,推荐马家找这种编织魔术贴带,我这条十几块钱,轻便好用,随意调节长度跑步带不晃。就是每次更换比较麻烦和最好每次清洗一下。不过在价格面前这些都不是缺点。
简洁明了,基本信息齐备。能获取手机上最新的通知消息减少拿起手机多次数。
fenix7系列还是使用了一向以来的mip屏幕。之所以丝毫没有对其他硬件基本相同的EPIX的amoled屏动心是因为在我大部分的使用场景里面,对于我来说白天看得清楚和续航能力我更看重。我对花哨的屏幕特别不在乎,甚至一直以来我都用这种时间看得清、基本数据有就好的系统自带表盘,都没有用过那些满屏都是数据的第三方表盘。
屏幕明显偏黄,对比度也低。拍摄环境非自然光,照片有一点点的白平衡不准。实际肉眼效果跟图片还是比较接近的。
但是,覆盖屏幕的太阳能面板造成了明显的屏幕对比度降低,肉眼可见明显的屏幕偏黄。 日间影响不太大,但是旁边或者晚上在不亮灯的情况下,较低的对比度造成屏幕的可视性是明显低于fenix5,跟朋友的fenix6非太阳能版对比过有相同的结论。屏幕的清晰度这算是非太阳能版的一个明显的优点。
还有就是屏幕外沿那一圈的太阳能板,在特定角度会呈现明显的红色,有人说特别难看,我觉得还行,但是为了不显太突兀我把表盘上字都调红色了。红加黑个人感觉还行。
近乎残废的nfc功能,目前发现除了交通卡之外没有其他用途,甚至小区的门禁卡都不能模拟。而这个北京互通卡在其他城市的使用情况未知。
nfc功能可能是使用方法不对至今没使用成功,在手机app绑定界面只能绑定北京什么通的公交卡,然后在列表的城市的公交系统使用。 我绑定了一张,并且特意在广州的地铁闸机试过,但是日常的伸手过机是没有反应的,后来发现好像每次使用前要在手表上通过长按左上角按键调出快捷方式,先打开钱包,输入设定好的支付密码,才能在一段时间内靠近nfc设备使用(这一点不是太确定,因为没有再试验第二次)。而且习惯手表带左手,一般的收费机都靠右,还不如直接刷手机方便,没再尝试了(差点都忘记了上面还有余额可以退回来)。
garmin的nfc功能也很迷惑,之前我记得还有几个银行的卡是支持添加到nfc支付的,现在不知道为什么nfc就只开放给公交卡了。门禁卡之类的同样是不支持的。
支付界面可以使用触屏输入密码,还挺方便。
也能像其他手环那样绑定支付宝和微信,当天使用第一次需要密码,之后当天只要连续佩带就可以不输密码。使用时可以脱离手机。 这个只要商家能扫码就能正常使用。打开支付界面的时候手表会自动激发高亮度。在户外运动这个功能还是有方便的时候的。例如跑山的时候习惯把手机收到背包里,就不用另外掏手机。但是好多小店都需要你扫他的二维码,那就没办法。
手表的本体净重49g,附带的硅胶带20g,主观感受不重。作为参考我记得945的本体重量是39g,fenix7精英版的重量是59g。不过我感受不能作准,毕竟我是也带着150g跑表完成过全马的人,对手腕上的重量我不敏感。
这一次升级比较重点的一个是增加了触屏。说实话体验了几天之后我把触屏功能关掉了。第一是因为garmin的系统和五个按键的逻辑足够清晰,长时间使用养成的习惯之后并不觉得需要通过另外的交互方式提高使用效率。另外一个是因为表盘尺寸大小在上下滑动的过程中反而有点不好控制,经常出现想向上下滑一两行但是超过了,又要反方向多滑几下的情况,效率反而低了 。个人认为在智能腕表上的交互“效率”是很重要的体验,除了按钮(包括苹果表上的旋转表冠),三星的那种旋转表圈的方式也是效率挺高的一种,但是受限屏幕大小触屏反而不是很好的解决方案。
所以虽然系统的界面在滑动的时候是足够流畅的,并且特意尝试了一下屏幕沾水的时候也是能正常使用,运动时候的汗水和户外的小雨应该不影响使用 ,我还是关掉了这个功能。
另外不知道是不是首批量产品的品控问题,我这一块的五个按键手感只能说很一般,而且是那种按键之间手感还有差异的那种 ,有一两个是按下去会有清晰的嗒的声音的,有几个是比较软的到底也没有声音反馈和力度变化的。更神的是不同的时间或者多按几下之后手感还可能会有变化,有点随机。有朋友说在大批量供货之后会改善这个问题,供参考。
日常使用最多的界面,迅速瞄一下手机上的通知简要内容,确定要不要打开手机操作(话说张大妈的推送频率也是真高,随便截个图首位就是张大妈的)。
其他的好像也就这样了,好像一直被吐槽的不是智能表但是一直号称智能表、跟手机的交互仅限显示通知、没有其他真正意义上的app可装(garmin自家的IQ平台上所谓的app可真是一言难尽),等等的这些都还是原来的garmin。想在这一代上面看到更智能的进化的消费者要失望了。不过我对腕表提醒的期待本来就没有超过告诉我有新的消息或者电话以减少打开手机的次数、或者加上日常闹铃之类比较低频的应用,因此在fenix上能实现基本已经能满足我的需求,想想在新鲜感还在的时候也没有真正在苹果表上回复过微信,没有必要创造需求。当然手环类产品也是能满足这部分需求的,不在这里讨论。
地图的内容还是挺丰富的,但是受限于屏幕就那么大,要看清楚城市地图的道路和其他信息其实非常不容易。
地图的使用场景其实真的不多。 城市跑吧,在熟悉的地方根本用不到,在陌生城市吧,手机看地图无论是操作便利性或者需要导航的操作都比手表强太多。如果是越野,其实一般的城市地图用处不大,等高线图的实用价值更大。但是咨询过garmin的客服,受法规限制,官方目前是不提供等高线地图的。(补充:看到高驰是可以提供等高线地图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garmin是国外企业的缘故,反正这一点不如高驰)
下载过网上的非官方等高线图,反正在广州山、帽峰山这些已经算是高点的地方,都没有等高线信息。
在越野跑或者长距离徒步这种需要进行导航的场景下,fenix可以在garmin connect平台上先规划路线,然后导入手表,就可以在大部分的户外活动中使用导航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就算手表是不支持地图的,例如飞3飞5,也是可以正常使用路线导航的,只是导航的界面没有地图内容只能显示规划的路径和目前的定位点。
更专注(局限)的功能带来的是更好的续航能力。
因为原来的fenix5的续航能力一直都挺满意,就算已经使用了四五年了电池有损耗,按照我的使用强度,每周户外运动三到四小时(GPS+北斗)加日常连续佩带,一周充一次电量少有低于20%的。至今fenix5运动模式下开GPS大概每小时耗电8-9%,如果用长续航的ultratrack模式每小时大概3-4%的耗电。就算是三四天的出差,也能很放心的在不满电的情况下不带充电线出发,并且在出差过程中保持室内或者室外的运动记录。这是我一直使用garmin的很重要一个原因。
因此在购买前没有特别留意fenix7的续航能力,不过实际使用下来fenix7的续航能力算是给了个小惊喜。
我觉得除非是苹果表(举例并非特指)那种不得不一两天一充的频率,不然使用这种运动手表纯粹的说待机多少天或者连续户外运动多少时间意义都不太大,因为在两个充电周期之间肯定会横跨了日常使用和运动使用。因此我无法说这块表实际待机或者连续运动可以达到多少时间,加上这一次官方还挺用力宣传的太阳能充电能力,每天在户外的时间有长有短,只能说说主观一点的续航感受。
我的使用习惯设置,全天开心率(如果要睡眠监测数据之类的在fenix7上必须开心率)、血氧关、连接手机接收通知(每天各种消息百来条吧)、日常通知震动提醒运动过程震动加声音提醒、日常和运动中在日落之后抬腕亮屏4秒。作为一个办公室社畜,周一到周五日常状态极少在户外,除周末户外运动之外太阳能对续航的帮助几乎等于零。使用这两个月下来一般一天耗电在2-3%左右,感觉只是日常使用(不进行需要定位系统工作的运动记录)的话月充是完全可以的。
为了看看满电一次可以在综合的状态下使用多长时间,3月17日充电到99%。这些天来一直挂手上没有脱下,到4月7日剩余1%,提示电量极低,系统不能进行常规的操作了。在这整整21天全天心率和蓝牙打开,晚上进入睡眠模式心率蓝牙连手机之类的不会断开。这一段时间里通过手表记录的所有活动如下:
这一段完整一个续航周期记录的所有运动,包括户外和室内运动。
其中室内运动因为不需要定位工作,所以单独把户外运动的记录拿出来统计一下:
期间户外跑步的记录统计。
清明节前后期间广州天气很糟,因此有连续的几段时间没有外出运动。在这样的前提下满电得到了三周的使用时间,并且记录了超过十个小时、近百公里的户外运动轨迹。对这样的续航能力是很满意了。
因为最后两天的时候估计剩余的电量不足以支持两个小时左右的户外运动记录,所以为了榨干那最后的一点电量还特意尝试了一下号称能大幅度提高续航能力的ultratrac定位模式。从相对的电量消耗来说确实是强,综合估计在这个模式下实际续航可以达到50小时左右(其实最后的一次记录数字显示只使用了1%的电量,因为还跟手机同步了一下运动记录又掉了那1%的电),百公里是可以爬到终点无忧了
。(定位精度放后面一起说)
通过有限的几次不严谨的活动对比,总体来看,太阳能对于续航能力的提升看似有点,但是在原来就很不错的基础上感觉又不是那么的明显。因此并不建议在选择不同版本的时候纠结于是否带有太阳能这一点。
而一直在其他测评中看到被评价为“大幅增加耗电”多双频多星定位,在我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耗电情况似乎也没有特别高。
在这次的测试最后的一次回家,同步完数据,就出现了这个界面。
给各位看看这个界面。估计很多佳明多用户都没见过这个界面吧。在电量使用至1%时候会出现“电量极低”提示,并且正常操作已经无效。如果不是要进行这样的极限操作,我也是从来没有见过。(瞧了一眼旁边的apple watch用户
)
为了测试一下太阳能到底能不能,曾经放阳台晒了半天。
插播一个,曾经测试了一下太阳能是否真正起到了直接充电的效果,晒了半天,结果发现没有充进去1%的电 。garmin你可以说这个新面板很强,但是我不太相信
双频多星是这次升级fenix7我的主要推动力,之前也看过站内光年大神的EPIX的评测也有详细说过双频多星定位下的表现。站内也有其他大神有过详细的轨迹对比,都可以找来看一下。
我也简单总结一下使用体验:如果要追求高精度的轨迹记录,十分值得入手。但是不要提升效果想象得神乎其技。
一般我的户外运动起始位置环境是这样的。供参考。
使用双频定位之后与使用GPS模式相比开始运动前的定位成功时间没有明显的提升,大概都可以在从到一楼户外开始的大概10-20秒以内,出了小区基本都可以显示已经定位成功,也有可能是因为我家都是那种周边高楼比较多的环境,对于初始定位不算是一个很理想的环境。
典型户外运动场景1:有树木遮蔽,半边天被遮挡
典型户外运动场景2:大部分天空有树木遮蔽
典型户外运动场景3:几乎没有遮蔽,天空直接可见范围大,露天条件好
我常跑的路线,大概有60%的路段都有树木遮蔽相当一部分的天空。之前在使用fenix5的时候,虽然不常见,但是这些路段会出现随机的定位漂移,有时候能有定位点飘到几百米之外,导致分段配速相当异常。截取不同设备不同模式下相同一段的路程对比一下,实际环境是上面第一张照片,头顶树木茂盛,半边天空基本不可见(广州的滨江路中大北门至广州大桥一段,理想还原轨迹形状应该是几段长距离顺滑的弧线):
fenix5,gps+北斗
fenix7,多星定位
fenix7,双频多星定位
fenix7,ultratrac定位
明显的,在常用的定位模式(除ultratrac)下,与前两代的产品相比fenix7的定位稳定性要好了不止一点半点。不但是记录路径的精度高了,而且在两个月的使用中,记录过程中明显的随机漂移也“几乎”没有出现。如果手握前带产品对轨迹的精度不满意而考虑升级,是可以考虑入手了。
但是如果对比fenix7自身的几种模式,特别是国行版本的双频定位模式,可以说这是记录精度最好的gps运动腕表不为过,但是,如果用双频多星定位跟与国际版本相同的多星定位系统相比,之间的差距并不大,至少在我对比了几段经常会跑到路段之后觉得,相差快一倍多价格换来的精度提升是性价比极低的 (我被收智商税了吗)。
至于ultratrac定位模式,从轨迹图上就可以看到是通过大幅度减少了定位采样的频率,再连接为轨迹,因此避免不了双点时间间隔之内的细节信息丢失。对于精度和区间配速之类数据要求不高但是续航时间要求长的话是一个不错的选项。
好像这个也是fenix7新增的功能?如果全天佩带的话,初步感觉这个估算还是靠谱的 。在今年没有拉过特长距离(30+)的情况下,一般给出我的体力能维持的距离大概在35km左右,实时的体力消耗与我自己的感知相当。并且在平均配速高低不同的时候,给出的距离预估是会动态调整的。这个功能可以用于练LSD作为参考。
包括每天的身体电量这些数据,手表给出的数值和自身的感觉还是挺一致的。有时候起床的时候感觉就挺疲惫,手表上的身体电量显示也相对较低,应该是跟前一天晚上睡眠质量有点关系。
这个功能作为一个参考还是挺有趣的。长距离运动的时候,应该可以更好避免体力撞墙了。
手头没有心率带了,不能做对比。但是稍微提一下,这一代的心率传感器的灵敏度非常高,从手上取下大概一秒绿光就停止闪动,放在其他材质表面好像也不会闪灯测量心率 。不会出现记录空气心跳的情况。
也顺带说说除了自行车和游泳(可用水下心率,但是因为附近游泳池未开放没办法测试一下)之外我经常用的其他运动吧。
通过connect编辑并存在手表上的运动,可以更规范记录常做的运动。每天几组不信做不死。
garmin connect上可以找到很多力量和有氧训练的课程,发送到手表之后可以在对应的运动模式的“课程”里面找到,通过可以看到动作示范、跟随训练等等功能都挺完善。如果connect上的课程自己觉得不合适,还能自己创建或者编辑,平台上的规范动作我相信已经超出了大部分人对于训练动作的认知了,足够用。
随便滑了几下随机定了一个位置……对于从来不接受教练安排的我就像看到杂技团的练习时间表一样。不过在connect或者手表上,都可以看到动画的动作示范。
例如我一般每天会做几组的5分钟HIIT,波比跳-深蹲-开合跳-俯卧撑-仰卧起坐-波比跳,在模式下会记录每个动作的完成次数。而且有点意外的是像俯卧撑这种手部动作幅度不大的运动,记录的次数还挺准的。但是像仰卧起坐这种动作,最好可以在开始计时就按照示范动作直到计时完成,中途不要比较明显的改动手部的动作例如甩手或者从放头旁边变化到放其他位置,不然计数很可能会停止。
我不爱上健身房,这些小功能对于日常的锻炼还是挺有用的。
至于更多的运动模式,实在是超出了我的认知,甚至连列表我都没有看完。 有一些什么球,真的连名字都没听过
网上无数人有同样的疑问,除了品牌溢价,garmin为什么卖这么贵 。苹果的心率好像更准(其实到底是不是有哪个品牌“更准”这里不展开了),好像现在国产手表的功能也挺全续航也不会差太远,garmin凭什么?
虽然现在已经很少骑行,甚至现在的自行车上连功率计都没有了,还是在这里补充一点点我的理解。
首先品牌和做工的溢价是肯定在的,并且占比不低,看看garmin的产品线设计都能明白对于功能有重合的产品garmin划了多少个不同定位的产品。
其次最重要的是生态。
如果你是纯跑者——这个应该是目前大部分运动爱好者的身份,毕竟门槛相对低装备要求低——想要一个运动手表作为记录仪器,所以市面上的产品应该都能满足你的要求。
不过当你有一天发现还需要路线规划、训练计划、科学一点的最大耗氧量之类的数据作为参考的话,一大部分市面上的产品就被排除了;再进一步发现原来还有设备能记录什么触地时间、离地时间、左右脚平衡这些数据时,目前好像就只有garmin和高驰的产品可以通过增加额外的配件做到(国产牛x);再进阶要求质感各方面都好一点让你高兴的时候搭配一下正装也可以的话,范围又再小了。而garmin是目前个人认为在这一个个圈子里面都有产品分布并且分布还挺科学的一个品牌(这里的分布既包含不同产品线之间功能的划分,当然也包括不同产品的定价,例如945-fenix-tactix-marq这几个系列从功能上真正的区别有多大?)。你的选择很可能是品牌营销人群细分的导向结果。
如果你是多重运动爱好者,特别是自行车,garmin有运动表,苹果华为松拓高驰polar都有运动表,都能通过手表做记录;garmin有码表,百锐腾wahoo也有码表,还有功能和外观更酷炫的其他品牌。
但是一旦寻找一个交叉点,你会发现硬件的重合点就是它(当然数据记录之类的也能通过不同品牌的产品进行记录然后上传到不同平台进行互通和分析)。能在一家生态下完成你的记录的只有它。而且更重要的一点,也是进阶的爱好者避不开的,当想通过功率分析、踏频分析更好的练习,garmin对ant+设备的支持基本就是地表最强的梯队了。
当然,如果没有这些需要的话,或者你根本就不知道这些是什么功能的话,其他看似在功能上相同的产品我相信已经能很好完成你想要的功能,性价比无疑是更高的。
我对运动腕表的定位就是日常愿意佩带(包括符合审美的取向。像曾经有两个机械表,分别被太阳能电波卡表和运动表打败了,现在都基本不用),该它上的时候可靠,记录功能相对完善,符合自己的使用习惯。一直以来fenix都满足以上几点,每次买的时候都觉得这个小东西实在谈不上性价比,但是每次更换跟它说拜拜的时候都觉得这几年下来没有让我期待落空的时候。
来都来了,如果还赏面竟然看到了最后,给各位放个小彩蛋。
收到fenix7的时候手表的背面充电口旁边是贴了一张小透明胶的,上面标注了“5V,xxA”。不过这么随性的标注方式实在是太丑了所以到手我就撕掉了……
所以其实是我忘记了上面标注的输入电流是多少安培……只是给我留下了这家伙至少是一个充电速度有提升的印象,因为虽然没有特别留意,但是fenix5的充电速度还挺慢的,感觉完整充一次至少要两个小时。
正好这一次完完整整把电耗尽了,就顺手记录一下完整充电一次的时间吧。使用的是小米标注A口最大输出5V3A的30W一A一C双口充电头,fenix7自带A口线。结果你猜怎么着?
2小时33分从1%到100%,感觉一点都没有变快啊混蛋
希望以上对您的选择有帮助。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相关问答
1fenix是一种吉他品牌。2Fenix是由YamanoGakkiCo.,Ltd.生产和销售的吉他品牌。该公司成立于1995年,总部位于日本东京。3Fenix吉他是一种比较新的品牌,其.....
FENIX是ArpaIndustriale于2013年面向室内设计市场推出的创新材料。从色彩选择,到室内整体美学效果,产品本身完美传承了悠久的意大利设计,成为各种项目的时尚之...
这个品牌是德国菲尼克斯。这个品牌是德国菲尼克斯。
20世纪90年代,以全新的FENIX(菲尼莎)品牌形象进入中国高级珠宝领域,以FancyColoredDiamond及RoseGold多彩的视觉盛宴融入艺术珠宝的设计灵魂。至今,倍受爱...
fenix珠宝属于奢侈品。法国FENIX菲尼莎珠宝,素以“印象派艺术与珠宝完美碰撞产生的永恒火花”为欧洲珠宝界人士钟爱,历经时光淬炼,设计出一系列经典作品,呈...
[回答]Fenix5S和Fenix5之间的区别,除了大小、屏幕分辨率和电池容量之外,都是一致的。比图白色的是Fenix5S,而黑色的就是Fenix5。Fenix5S由于尺寸变小...
佳明是美国的品牌,正品行货是在台湾生产,在大陆销售佳明是美国的品牌,正品行货是在台湾生产,在大陆销售
作为一款智能手表,GarminFenix5在功能和性能方面仍然非常出色。它具有全天候心率监测、GPS导航、多项运动模式、智能通知等功能,非常适合运动爱好者和户外探...
功能不同、适用人群不同、电池续航不同。一、功能不同:1、佳明fenix5:佳明fenix5没有天气趋势预测/警报功能。2、佳明fenix3hr:佳明fenix3hr有天气趋势预...
这个韩援Fenix没有听过,去搜了一下才知道是北美TL液体战队的中单,季中邀请赛时也没有怎么关注。他说:世界赛代表其他赛区时不会想拿S赛冠军,这个话题一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