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5II发布了,除了关键的自动对焦性能之外,松下还给到了6K、5.9K、4K 60P 4:2:2 10bit、主动散热装置、手动调整双原生ISO、4:2:2 10bit无限时长录制等重要规格和功能 。本期测评,我们对松下S5II进行了全面的理论测试分析,全方位了解S5II的真实表现。
上一期我们已经单独测试了S5II的自动对焦性能,关心这部分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外观方面,S5II基本上继承了S5的外观设计,双SD卡槽、顶部双拨盘、侧翻屏、背面转盘、拨杆以及众多按键都保持一致。 正脸的S5II标识能够让人看出,这是一台新的相机型号。
但由于增加了内部主动散热装置,S5II的尺寸和重量比S5稍稍增加了一点点,宽高厚尺寸为134×102×90mm,含电池和卡的重量为740g ;相比之下,S5则是132.6×97×72mm,含电池和卡的重量为714g。
从数据上能看出,尺寸和重量的增加都是极小幅度的,肉眼看上去能感觉到S5II更大了,最明显的是军舰头部位的加长,但因为外观设计和操作方式都一致,所以在实际使用中感受与S5基本没有区别。
本次S5II新增了6K、5.9K分辨率的视频拍摄,同时也为4K 60P增加了4:2:2 10bit的录制选项,于是在S5II中内置了主动散热装置,从军舰头两侧和下面可以看到明显的进/出风口。
S5II的HDMI换成了A型HDMI接口 ,更加符合视频录制安全的需求。Type-C口支持PD快充,电压可以达到10伏,电流理论值会在1.5安左右,充电效率比较高。基本上可以满足边充边用使用需求,不会亏电导致中断,对于延时摄影或者长时间的直播来说很方便。
肩带挂钩设计换成了简单实用的横杆造型 ,各种肩带都能够很方便地穿过、固定,相比于之前S5的设计要方便很多。
松下S5II使用的是新开发的2400万像素全画幅CMOS传感器以及新的处理器 ,这块新的CMOS加入了PDAF相位检测的自动对焦方式。新的传感器和处理器也让S5II在画质方面得到了提升,能够实现高分辨率、更自然的成像还原以及6K视频拍摄、4:2:2 10bit无线时长录制。
▋ 动态范围测试
使用V-Log拍摄正常曝光、过曝1-5档、欠曝1-5档的灰度条,再后期拉回正常曝光,以测试S5II的视频动态范围与宽容度表现。同时,我们还在欠曝1-5档的测试中使用了原生ISO HIGH档进行测试。
可见,过曝5档只有最左端2个色块细节丢失,而过曝4档~欠曝5档的所有灰度格全部可以拉回;此外,-4ev档时开始出现可见噪点,但颗粒微小而均匀,-5ev档时噪点情况加重。可见S5II的视频动态范围为+4ev到-5ev,而视频宽容度则为+4ev到-4ev。
并且我们在欠曝的测试中,使用了原生HIGH档的ISO 4000,从拍摄的结果来看,动态范围表现在暗部更强一些,而且ISO4000下的欠曝画面明显噪点情况要更少一些 。
▋ 高感测试
视频高感方面,S5II拥有双原生ISO,可以在菜单内切换Auto/Low/High。以V-Log为例,Low 低档时,ISO的范围为扩展L.320到5000;High高档时,ISO的范围为扩展L.2000到51200;而在Auto自动档时,ISO的范围为扩展L.320到51200,会在该范围内自动切换高/低档。
在ISO 320-ISO 1600之间,画面的细节和暗部都非常纯净,ISO 3200时,细节开始出现些许噪点,暗部噪点明显提升。
当开到ISO 4000时,暗部和细节的噪点有所降低,可以恢复到ISO 800左右的水准。继续提升ISO到6400,画面中暗部和细节噪点明显,但比较细腻,仍然可用;继续提升到ISO12800,暗部开始出现彩噪。
▋ 画质测试
同为2400万有效像素,但此次S5II直接内置了6K、5.9K分辨率的视频拍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4:2:2 10bit视频的录制能力,至此S5II可以拍摄4K 60P 4:2:2 10bit的视频了。
下图是6K 29.97p视频片段的静帧,比例为3:2。在6K高像素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4K和1080P的多重二次构图和裁切。6K码流最高也只有200Mbps,算是比较实用,并不高,对存储和后期压力不大。
* 上传图片须压缩 仅作对比参考
4K 59.94P 终于迎来了4:2:2色度采样 10bit的录制规格,过去S5虽然一直都可以录制4K 59.94P,但一直是4:2:0的色度采样,在拍摄大片纯色时,容易出现色彩断带。而4:2:2色度采样精度更高,可以实现更强的色彩还原和画质保留。
* 上传图片须压缩 仅作对比参考
有点遗憾的是4K 60P仍然只能在APS-C模式下开启,也就是仍是裁切的 ,所以4K 60P的锐度较4K 30P稍弱一些。当然,有缺点也有优点,那就是4K 60P的果冻效应明显表现得更好一些,同时,用长焦镜头时有天然的优势。
▋ 果冻效应测试
果冻效应方面,我们测试了三种情况。分别是6K 30P、4K 60P和4K 30P。
可以看出,在6K 30P和4K 30P时,扇叶上的线条两端都有明显的拖尾变形;而4K 60P在对比之下则情况要好很多。也就是说在拍摄运动物体时,使用4K 60P会更适合。
三种情况截图拼图
结合画质测试和果冻效应测试的结果来看,我们有一个猜想,那就是4K 30P可能是超采而来的,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呢?
▋ 防抖测试
S5II机身配备五轴防抖,可以达到5档防抖级别。我们使用24-105mm镜头的长焦端站立拍摄照片,最低在1/20s时,仍然可以拍出清晰的画面。
对比1/20s时,开/关防抖的成片清晰度
视频菜单内防抖级别的设置为图像稳定、电子防抖(视频)、增强图像稳定器(视频)三种模式 ,可以分别开关。开启电子防抖和增强图像稳定器后,画面都会有一定程度裁切。
在视频拍摄方面,我们使用70-300mm镜头的最长焦300mm端手持拍摄,在关闭防抖时,画面肉眼可见地非常抖。
开启图像稳定即五轴防抖后,画面顿时平静了下来,稳定效果明显;但由于是手持,画面会跟随人体的呼吸和动作有一定的自然晃动。
开启视频电子防抖后,画面进一步稳定了,虽然也会有一点自然地摇摆,但幅度相较于只开启图像稳定的模式更轻柔。
开启增强图像稳定器后,防抖级别提高,画面基本上是完全静止不动的,考虑到我们是手持300mm端拍摄,这样的防抖效果可以说是非常强悍了。
▋ 快门压力测试
开启单张拍摄模式,我们使用压力计按压S5II的快门,测试的结果平均值为3.58N 。这样的按压力度适中,单张拍摄的按压行程也不短不长,比较适中,不易误触。
开启高速连拍时,快门压力测试的结果大致为3.58N,按压行程更短 ,适合高速连拍时抓拍突然出现的物体。
视频录制时,按压专属的红色录制键,五次压力计按压的结果平均值为4.03N,
▋ 防抖效果
S5II具备5轴机械防抖,可以达到5级防抖的效果,结合O.I.S.光学防抖可以达到6.5级,效果非常明显,但会对画面有轻微的裁切。
开启电子防抖时的防抖效果不错,而且仍然保留镜头移动时的自然变化,移动镜头不会有一卡一卡的感觉,适合手持拍摄移动的题材。
70-300mm 开启电子防抖手持拍摄移动画面
开启增强图像稳定模式的画面非常稳,但增强模式倾向于将画面固定在一处,更适合拍摄静态的画面。
70-300mm 开启增强模式手持拍摄固定画面
▋ 操控体验
S5II的重量尺寸虽然略有增加,但幅度极小,完全不影响日常携带、使用以及上稳定器使用。 而且它与S5具有一脉相承的操作方式,所以常用S5,甚至是S1、S1H的朋友可以马上上手S5II。
在拍摄高分辨率的6K、5.9K以及4K 60P 4:2:2 10bit等视频素材时,环境较热可能会对拍摄产生影响,S5II增加了主动散热装置来解决这些问题。增加了主动散热后,相机尺寸和重量稍有增加,但完全不影响使用感受。散热模式也可以调整为Auto、快速、正常和关闭等多种状态,可以有的放矢地针对不同发热状态进行散热。
菜单截图
S5II菜单内置了变形宽银幕反挤压显示功能,并且多达5种显示比例,包括2.0×、1.8×、1.5×、1.33×、1.30×。 有了这项功能,使用S5II搭配变形宽银幕镜头时,就可以非常方便地在屏幕上直接观看拉伸后的效果,对于前期拍摄大有裨益。
S5II同样具备像素位移拍摄功能,俗称抖抖乐 ,可以用2400万的物理像素抖出最大9600万像素的高像素图片,适用于一些静态的棚拍、建筑或者风光拍摄。
2400万和9600万同场景放大8倍对比(放大看更清晰)
▋ 高感表现
在光照不足时,有了双原生ISO,无需灯光或更换镜头,就能利用现有设备拍出纯净画面。
实拍感受中最强烈的就是双原生ISO的HIGH档,在夜晚光线不足、镜头光圈又不够大时,调高ISO曾经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但有了第二档原生ISO,我们可以在ISO 4000时拍摄纯净的夜景画面。
对比LOW档ISO下的ISO 4000,画面中的噪点和纯净度有着质的区别。图片上传有一定压缩。
同时,HIGH档原生ISO还可以扩展到ISO 2000和ISO 3200,为不同的光线照度提供更多的高感选择。
▋ 自动对焦
自动对焦的表现大家可以去昨天的文章查看。
作为松下全画幅S系列目前最入门级别的微单相机,S5在2019年来带了在当时令人瞩目的高参数和画质表现。今天的S5II则补充了自动对焦性能、6K高分辨率视频规格以及4:2:2 10bit的录制能力,为了匹配这些新增的性能,在大小重量只轻微增加的情况下,还增加了主动散热装置。
S5II已然是一台各方面性能齐备的、补足了所有短板的水桶机。高分辨率、画质、色彩、高感、防抖、自动对焦、散热性能、录制工具等全面准备充分,我们认为它会是单兵作战或者小型工作室的最佳拍档!
优点:
1、6K 30P视频及4K 60P 4:2:2 10bit视频
2、混合自动对焦系统带来跟好的自动对焦表现
3、防抖性能表现出色
4、双原生ISO
缺点:
1、4K 60P有裁切
2、编码格式选择限制较多
自2019年2月松下正式发布LUMIX S1/S1R后,今年PhotoTrend专访中松下影像事业部总监曾表示松下希望扩大其产品线,并推出价格合理的L卡口全画幅无反相机。通过两段松下官方预告视频,LUMIX S5出现在大众面前。9月2日松下正式发布LUMIX S系列第四款产品LUMIX S5。
按照松下的说法,LUMIX S5是将LUMIX S1系列静态和视频性能凝聚到GH5相近的高便携机身中。如果我们简单将LUMIX S5理解成LUMIX S1的缩小简化版,这种概括并不准确,LUMIX S5拥有比LUMIX S1更高的内录视频规格:4K 60p 4:2:0 10bit、FHD 180fps变速。那么LUMIX S5与LUMIX S1之间有哪些异同,LUMIX S5又有哪些优势?下面笔者将LUMIX S5与LUMIX S1(升级秘钥固件后)的参数进行一番比较:
从参数对比,我们可以看到LUMIX S5与LUMIX S1的影像核心元件应该是相同的,LUMIX S1主要优势是连拍速度、最大连拍张数、取景器规格、屏幕分辨率、防抖性能,而LUMIX S5采用侧开式翻转屏,机身更小更轻,视频功能更强。整体来看,松下LUMIX S5并不是单纯的LUMIX S1低阶版,而是有意强化视频能力,属于便携照片/视频混合相机。
左:GH5 右:S5
松下LUMIX S5的机身设计与LUMIX S1/S1R一脉相承,走硬朗方正路线,机身尺寸更加紧凑,约 132.6 x 97.1 x 81.9mm三围明显比LUMIX S1/S1R(约 148.9 x 110.0 x 96.7mm)小一圈,一改松下此前“巨单”的印象。单就这次“瘦身”结果来看,LUMIX S5无论尺寸还是重量都与自家M4/3系统LUMIX GH5相近,与佳能、尼康全画幅无反主力机型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LUMIX S5机身由镁合金完整的压铸主体组成,并且具有防溅/防尘设计。借助散热组件的最佳布局,热量可以有效地传递到外部,从而长时间稳定,连续地进行视频记录。下面谈谈LUMIX S5相对LUMIX S1/S1R一些细节变化。
相机正面,LUMIX S1/S1R在卡口左侧有三个按键, LUMIX S5取消了一个Fn按钮。而在卡口右下角松下也取消了Fn拨杆(用于切换MODE2)
松下LUMIX S5最大变化在相机顶部,整体布局与LUMIX G95类似,LUMIX S5将LUMIX S1左肩双层拨盘一分为二,左肩设有独立的驱动模式拨盘,但由于右肩膀取消肩屏,将左肩上层的拍摄模式转盘挪到右肩。需要注意的是LUMIX S5的拍摄模式转盘轴心没有锁定按钮。
相机右肩,LUMIX S5有几点设计与LUMIX G95一致:拍摄模式转盘设有电源开关、前拨轮套在快门周围,而红色视频录像按钮与 LUMIX S1H一样,在右肩非常明显的位置,从这一设计我们可以看到这款相机非常重视视频功能,用户可以在更加明显的位置按下该按钮。
LUMIX S5的电子取景器规格相比LUMIX S1/S1R有明显降低,约236万点精度和约0.74倍放大倍率,在一众全画幅无反中算比较低的,如果是屏幕取景为主的视频用户自然无所谓,但对主要用EVF取景拍照的用户,这款相机的取景体验与LUMIX S1系列存在明显差异。
松下LUMIX S5背部按键设计与LUMIX S1/S1R相似,但由于机身尺寸变小做了一些简化。LUMIX S5将“军舰头”侧面LVF切换按钮挪到取景器左侧,取消了操作锁拨杆。像AF模式按钮、对焦模式拨杆、AF ON按钮、摇杆、Q按钮、控制拨盘、MENU/SET按钮等均与LUMIX S1/S1R类似,只是摇杆长度有些短,在AF模式按钮、AF ON按钮两个“高”按钮之间,盲操作不容易摸到。控制拨盘下方松下将取消按钮和删除按钮合二为一,DISP按钮挪到外侧。
LUMIX S5并没有采用LUMIX S1系列的翻折屏设计,而是与LUMIX GH5相同,搭载侧开式翻转屏,不仅可以上下翻转还可以转到前方自拍。这块3.0英寸LCD显示屏,具有184万的分辨率,比LUMIX S1系列略低,可提供触摸控制。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侧轴翻转屏可能会遮挡接口插线或者插线后影响屏幕转动。
接口方面,松下LUMIX S5侧面两个胶皮盖下、从上至下分别是外置麦克风插孔、耳机插孔(返听)、HDMI、USB-C(USB 3.1)。需要注意的是LUMIX S5采用微型HDMI D型而不是 LUMIX S1系列的标准HDMI A型接口,牢固性要差一些。
续航方面,松下LUMIX S5采用新的DMW-BLK22锂电池,这块电池2200mAh容量(7.2V 16Wh)与佳能、尼康最新一代电池容量相近,DMW-BLK22电池容量介于LUMIX S1系列的DMW-BLJ31GK和LUMIX S GH5等机型的DMW-BLF19(1860mAh)之间。需要注意的是LUMIX S5不兼容LUMIX S1系列的电池,而LUMIX S5的DMW-BLK22可以用在LUMIX S GH5、LUMIX S G9等机型上,反过来DMW-BLF19并不支持LUMIX S5(S5的电池有个圆弧斜角,电池仓口也有圆角,方形电池无法塞入)。尽管LUMIX S5的电池容量降低,但考虑到EVF、LCD分辨率降低,五轴防抖性能也有所下降,最终续航上可达约 440 张(LCD取景),与LUMIX S1的420 张(使用SD卡)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另外,LUMIX S5也可通过USB-C充电,但充电速度比LUMIX S1系列慢。
存储方面,LUMIX S1/S1R采用XQD+SD双卡槽设计,其中XQD卡槽兼容CF Express。虽然是双卡槽,但两种存储卡类型,而且无论是XQD还是CF Express,新型存储卡不仅昂贵还需要专用读卡器,增加购买成本。LUMIX S5采用双SD卡槽设计,其中卡槽1支持UHS-II,这一细节改变对用户更为友好。当然没能双卡槽均支持UHS-II还是比较遗憾的。
除了LUMIX S5机身,松下为了满足用户轻便和Vlog需求,推出搭配S 20-60mm F3.5-5.6,这款镜头小巧轻便,拥有20mm超广角,非常适合用户自拍Vlog带上环境背景。
菜单界面和功能设置上LUMIX S5继承了LUMIX S1/S1R绝大多数内容,下面重点谈谈几个功能:
快门类型
LUMIX S5提供自动切换、机械快门、电子前帘快门、电子快门、电子快门+慢速快门降噪几个类型选择。其中机械快门和电子快门最高均能达到1/8000秒,而开启电子前帘快门最高快门速度限制在1/2000秒。
头部侦测
LUMIX S5采用了先进的深度学习技术,可以检测特定的对象-人类和快速移动的动物,包括犬科,猫科和鸟类。尤其对于人而言,除了眼睛,面部,身体之外,实时检测技术还可以单独识别头部,以提供更精确的对焦。另一方面,对DFD技术的改进增强了AFC,该功能还使用户能够始终跟踪小的或快速移动的物体,以便在释放快门时以清晰的焦点捕捉它们。此次LUMIX S5采用最新算法,静态和动态AF均有提升(LUMIX S1/S1R可通过固件更新升级)。
从实拍来看,根据人物远近,当全身时进行身体识别,而走近后脸部比例增大进行面部识别,转身时则进行头部识别。头部识别的加入可以很好衔接人物转身面部消失时的对焦跟踪。
五轴防抖
LUMIX S5集成了机身五轴防抖。松下开发了一种算法,可以精确地计算不仅从陀螺仪传感器而且从图像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的抖动信息。这样可以进行更准确的抖动检测和补偿,从而可以使快门速度降低5档(搭配20-60)。结合身体相机和O.I.S.(5轴) LUMIX S系列镜头中的(2轴光学防抖),5轴Dual I.S. 2校正能力最大化,可以使快门速度降低6.5档(搭配70-200)。相比之下,LUMIX S1双效 I.S.可实现最高7档效果(最新固件),数据上LUMIX S5略弱于LUMIX S1。
为了验证视频防抖性能,笔者手持相机前半段快走后半段跑动来检测录制画面的稳定性。
视频加载中...
视频防抖测试
从实拍来看关闭防抖时,走动时画面上下有明显抖动,而跑动时画面已经“山摇地动”;开启五轴防抖后,走动时上下抖动明显减轻,而跑动时画面晃动也有一定抑制,只是五轴防抖会给画面带来一定左右拉扯感。
高分辨率模式
LUMIX S5和LUMIX S1R/S1一样支持高分辨率模式,利用 机身 I.S.(图像稳定器)机制,在移动传感器的同时自动拍摄 8张连续图像。这 8 张图像由维纳斯引擎合成为一幅图像。LUMIX S5和LUMIX S1一样可合成为9600万像素(12,000 x 8,000像素)的照片。此模式适合使用三脚架来拍摄包含静态对象的风景照或者静物,考虑到场景中包含移动对象的情况,可以使用子选项来抑制运动模糊。
高分辨率模式 画质对比截取位置
左:24M 右:96M 中心
左:24M 右:96M 边缘
从对建筑物实拍来看,9600万像素图片尺寸更大,建筑物100%画面细节比2400万像素图片更多,也更加清晰,即使是在画面边缘,同样能够提供更清晰的画面。当然由于是多张拍摄合成,对于马路上行驶的汽车会变成多个重影,建议用户使用该模式拍一些静态的事物。另外,需要注意的是LUMIX S5相比LUMIX S1新增了4800万像素模式,可以让用户有一个折中的选择。
LUMIX S5与LUMIX S1一样,搭载约2420万有效像素CMOS传感器,实现ISO 100-51200的常用感光度范围(可扩展至相当于ISO 50-204800)。为了验证它的高感画质,笔者将相机搭配S 20-60mm F3.5-5.6镜头,设置为RAW+JPG、矩阵测光、自定义白平衡、焦距50mm、光圈f/8.0。由于目前Adobe Camera RAW不支持LUMIX S5的RAW文件,以下采用SILKYPIX Developer Studio 8 SE(版本8.0.7.1)解RAW关闭降噪进行画质测试。
感光度测试截取位置
左:RAW 右:JPG
ISO100
ISO200
ISO400
ISO800
ISO1600
ISO3200
ISO6400
ISO12800
ISO25600
ISO51200
ISO102400
ISO204800
从测试结果来看,LUMIX S5在ISO800以内,画面清晰干净,没有噪点影响;上升至ISO1600,RAW的画面开始出现噪点,使得画面开始粗糙(参看蓝色塑料元件表面),JPG由于降噪作用,很好的保持画面干净;ISO3200-6400,RAW画面中彩色噪点逐渐增加,JPG则因为降噪,画面依然保持干净,但出现轻微涂抹感;上升至ISO12800-25600,RAW画面彩色噪点明显加重,JPG降噪强度加大使得画面偏肉;ISO102400-204800,RAW的画面红绿噪点密布,ISO204800更是出现变色,而JPG画面降噪涂抹明显,细节损失较多。从测试结果来看,LUMIX S5的高感表现与LUMIX S1相当,拥有较好的弱光画质。
宽容度测试
至于宽容度,LUMIX S1的传感器在原生ISO100下表现不错,而LUMIX S5搭载的传感器与其相同。理论上LUMIX S5能延续LUMIX S1的优势。笔者采用“暴力还原”的测试方法,相机使用ISO 100、F8光圈,在正常曝光基础上分别进行+3、+2、+1、-1、-2、-3曝光补偿,如此得到过曝、欠曝严重的RAW照片,放到SILKYPIX Developer Studio 8 SE解RAW,将曝光向相反的程度进行还原。(SILKYPIX Developer Studio 8 SE仅支持±3)
左:原图 右:调整后
+1EV拉回局部
+2EV拉回局部
+3EV拉回局部
从“暴力”测试来看,+1过曝这种情况下,松下这款相机都能做到很好的“还原”;+2过曝情况下,可以拉回绝大多数细节,白色高光部分比较难拉回;+3过曝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高光部分已经很难拉回,画面出现偏色。
-1EV拉回局部
-2EV拉回局部
-3EV拉回局部
再看欠曝还原,-1、-2档两款相机基本能做到完好的还原,画面非常纯净。将欠曝拉低到-3档时,松下这款相机暗部会变得轻微粗糙,但依然保持的较好。LUMIX S5这一表现与LUMIX S1基本一致。
4K超清视频
4K规格设置
4K 60p视频截图 (APS-C 点对点 视角)
4K 30p视频截图 (全画幅 视角)
LUMIX S5支持最高4K 60p/50p 4:2:0 10bit(APS-C画幅)和4K 30p/25p 4:2:2 10bit(全画幅)内录。它还具有4K 60p/50p 4:2:2 10bit的HDMI输出的能力。对于4K 30p/25p 4:2:0 8bit内录,没有时间限制,而对150Mbps以上的视频规格(如4K 60p/ 50p 4:2:0 10bit、4K 30p/25p 4:2:2 10bit)限制为30分钟。
4K 30p 标准
4K 30p V-Log
LUMIX S5提供了14档以上的动态范围,与电影摄影机一样宽,并且具有V-Log / V-Gamut兼容性,并带有流行的比色法,称为“ VariCam Look”。V-Log呈现非常平坦的图像,同时保留图像内的所有颜色信息。这意味着当图像经过后期制作过程时,可以发挥更大的播放效果。LUMIX S5的CMOS传感器实现了称为V-Gamut的宽色域,这是S5的最佳色彩空间,并实现了比BT.2020更宽的色彩空间。用户可以免费下载用于VariCam电影摄影机的35个转换LUT,以在LUMIX S5中使用。很容易将色调与S1H / S1的V-Log和GH5 / GH5S的V-Log L中记录的素材进行匹配。还提供诸如波形监视器和V-Log View Assist之类的实用工具。
LUMIX S5还提供了多种记录格式和模式,包括4:3变形模式,慢动作和快动作,4K/60p间隔拍摄和4K HDR。
“慢速和快速”模式
在“慢速和快速”模式下,LUMIX S5可提供视频慢动作和快动作4K(1-60fps,从30倍快到2.5x慢)或FHD(1-180fps,60x到7.5x慢)。在此模式下,也可以使用AF 进行对焦,需要注意的是当帧频设置为150 fps或更高时,AF模式将切换为MF,且当帧频设置为180 fps时,视角会减小。连续录制时间超过30分钟时,录制停止。用户也可以使用模式拨盘直接访问S&Q模式。
松下S5慢动作视频_腾讯视频
从实拍来看,(60p/180fps )3x慢速模式下能够很好展现打火机打火瞬间手指按动、火苗冒出的细微变化,如果将拍摄帧率设为24可以获得更慢的效果。
双原生ISO
LUMIX S5具有双原生ISO感光度,这是松下专业电影摄影机VariCam系列中首次引入的技术。通常,使用单个基本ISO图像传感器时,感光度会随着噪声的增加而增加。但是,LUMIX S5中具有Dual Native ISO的图像传感器通过在增益处理之前,根据灵敏度选择最佳电路来最大程度地减少噪声的产生。因此,它可以最大程度地记录ISO 51200高感光度。双原生ISO为电影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艺术选择,以及在场景中使用较少光线的能力,从而节省了时间。LUMIX S5的双原生 ISO 普通模式为100和640,V-Log模式为640和4000,HLG模式为400和2500,Cinelike D2/Cinelike V2模式为200和1250。需要注意的是,LUMIX S5的双原生ISO是自动运行,此前推出的LUMIX S1H可以在自动、Low和High中进行选择。
在视频上,LUMIX S5除了相比LUMIX S1,仅支持MOV和MP4取消了AVCHD、4K 30p 10bit不能无时间限制。其他LUMIX S5都更具优势,LUMIX S1即使付费升级最高也才能支持4K 60p/50p 4:2:0 8bit(APS-C画幅)、V-Log ,更不要提“慢速和快速”模式、双原生ISO、变形模式等。
另外,松下为了进一步提高LUMIX S5性能,计划在2020年底之前对LUMIX S5进行固件更新。除了C4K视频记录外,它还将支持通过HDMI以5.9K(5888x3312)分辨率将RAW视频数据输出到ATOMOS NINJAV。29.97p/25p,4K(4128x2176)59.94p/50p和变形3.5K(3536x2656)/50p。多种视频录制辅助功能,例如矢量示波器显示,主基座调整和SS/增益操作(SEC/ISO,ANGLE/ISO,SEC/dB)也将可用。添加两种新徕卡“照片样式”L.MonochromeS和L.ClassicNeo。LUMIX S5在固件更新后视频规格将进一步接近LUMIX S1H,而LUMIX S1目前暂无此待遇。
下面为笔者用松下LUMIX S5搭配的镜头为S 20-60mm F3.5-5.6。拍摄的样张(以下样片仅缩小至1920宽,保留EXIF信息)
通过前文的评测,我们可以看到松下LUMIX S5是一款全新定位的产品,松下一直以来倡导照片/视频混合应用相机,GH系列和S1H让松下尝到视频机的甜头,由此LUMIX S5加强视频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单就目前松下S系列,LUMIX S5虽然在EVF/屏幕分辨率、连拍速度、防抖性能等方面与LUMIX S1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但购买松下相机偏重视频应用的用户居多,LUMIX S5的侧开翻转屏、高视频规格、更小更轻机身、双SD卡通用性等都更具吸引力。目前松下LUMIX S5机身官方指导价虽然高达13998元,但松下线上线下预售促销价是11998元、搭配适马45mm f/2.8 DG DN促销价更是与指导价相当,这无疑大大提升了这款产品的性价比,是目前L卡口中最具竞争力的产品。
另外,对于LUMIX S1,有消息称松下未来会提供免费固件升级,使其具备LUMIX S5上的视频规格、新功能,此事如果成真,不仅将LUMIX S1与LUMIX S5拉开差距,也能安抚LUMIX S1老用户。
优点
1、与LUMIX S1静态画质保持一致2、支持五轴防抖,视频支持电子防抖3、支持侧开翻转屏,方便自拍4、支持内录4K 60p/50p 4:2:0 10bit、4K 30p / 25p 4:2:2 10bit5、相比S1系列AF性能有改进,支持头部检测功能6、支持S&Q模式,FHD 180fps变速7、机身支持USB-C充电、供电8、双SD卡槽,兼容性好,可备份9、支持双原生ISO、V-Log等10、相比S1系列,机身更紧凑轻便11、150Mbps以下的视频规格无时间限制12、支持5.9K RAW外录(固件升级后)
缺点
1、连拍速度低(AFC下5fps)2、4K 60p/50p视频剪裁明显(APS-C)3、采用新型电池,与S1系列不通用4、EVF和屏幕分辨率不如S1系列5、仅有卡槽1支持UHS-II
作者 | 梁爽
无忌测评 | Vlog用户新福音 索尼Vlog相机ZV-1产品测评
全画幅无反新秀 佳能新一代专微EOS R6全面测评
无忌测评 | Z系列全幅新门槛 尼康Z5详细评测
相关问答
20n60s5是场效应管,一半用于开关电源。场效应晶体管(FieldEffectTransistor缩写(FET))简称场效应管。主要有两种类型(junctionFET—JFET)和金属-氧...
[回答]三星s5状态栏N指的是NFC(近距离传输)。如果需要三星N9002手机的详细的使用说明,可以进入官网下载用户手册进行学习参考:1、可进入三星官网2、在右...
一、手机通知栏界面出现N的图标,是开启了NFC功能。关闭方法:点击手机桌面上的设定--更多--NFC选择关闭即可。二、关闭WIFI的方法:点击手机桌面上的设定--关闭...
20n代表的是电流,后面的60是指的电压也就是600v,全部的理解意思就是20n的电流600v的电压。20A,600V就是20n的电流600v的电压N通道IGBT*集电极-发射极击穿...
对于20n65这个型号的电子元件,要判断好坏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观察外观:检查元件外观是否有明显的损坏、变形或氧化等情况。2.测试电阻:使用万用表或测...
三星s5kgw1和索尼imx598都好,索尼IMX598是近期比较火爆的一款传感器,也是目前2019年旗舰手机的首要选择,是根据华为与索尼联合研发的IMX600改动而来。支持4800...
1.20n60s5是场效应管,一半用于开关电源。2.场效应晶体管(FieldEffectTransistor缩写(FET))简称场效应管。主要有两种类型(junctionFET—JFET)...
与其买m200mk3,还不如买T200B呢到了这个价格再多几百也不在乎了。m200mk3相对于mk2,仅仅是加了个电子分频,换了个低音单元,但是这些提升并不值这么高的价格...
a1+a3=2a2S3=(a1+a3)3/2=3a2=12a2=4a1+a5=2a3S5=(a1+a5)5/2=5a3=35a3=7d=a3-a2=3a1=a2-d=1an=a1+(n...
iwatch序列号代表是属于那类机型。比喻开头字母是:M开头是正常零售机、N开头是官换机、F开头是官翻机、3A开头是演示机。以上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很多的友友...